APP下载

高中物理创新教育研究

2020-12-30孙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孙飞

摘要: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物理教学也同样有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有方向,教学才有效果,学生才有收获。在此,略谈一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的方法。当今科学的生长趋向,一方面学科分别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日益趋向专业化;而另一方面,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渗、相互依存,综合化趋向越来越显著。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75

在高中教育中,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所在。为此,我们物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教学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切合时宜地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指导教学活动,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现状综合、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

一、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情感策略

非智力性因素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古今中外,一些物理学家的新发现和新发明都离不开创新性。他们之所以彪炳史册,除了他们学富五车以外,还和他们的创新性息息相关。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热爱和追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要充分注重积极性、探索欲、情感和意志等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创新欲望产生的适宜氛围,在情感教学中推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智力的提高。

比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发展史,进一步挖掘那些优秀物理学家身上具有的严谨和科学的态度,促使学生在熏陶中养成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质,促使他们养成迎难而上的勇气和为物理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一生的信念,充分吸取历史智慧进而实现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

二、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氛围策略

创新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本的适宜氛围,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物理教师要充分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构建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的氛围,进而促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进行质疑发问、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述。当学生以积极性和开放性置身于课堂学习中时,物理教师也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进行激励和赞扬。因此,创新教育离不开一种适宜氛围的构建。

问题性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为此,物理教师要充分运用他们迫切寻求答案的心理状态进行创新教育。物理教师步步引导促使学生细致观察、善于思考和交流合作,以全新视角看待遇到的问题,深层次触及问题本质,全方位和立体化探究问题解决策略。探究性也是创新教育的特征之一,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物理教师习惯于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只能原封不动地接受和机械记忆教师的传授。创新教育则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经验交流、智慧碰撞和灵感迸发,对于共同的问题进行深层次交流和分享彼此观点,在一种民主和平等的氛围中阐述自身观点,学生在一种探究氛围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个性化也是创新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一般而言,创造和特色的前提和基础便是革新。为此,创新教育需要适宜个性发展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最大限度促使优等生取得更大进步,那些后进生也不会因为自身基础水平薄弱而受到师生的嘲笑。物理教师还要尽最大努力消除后进生的畏惧心理和厌学心理,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体验到学习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不能脱离物理知识的教学,我们要寓科学方法教育于物理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科学方法论的素材,以物理知识为背景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内容,往往是以隐性的方式出现在教材中,所以科学方法必须与物理知识教学相结合。

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让学生作探索性试验,由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来判断暗箱中连接的电学元件的种类和接法,并由此引发一个系列实验,讨论、回答一组学生辅导题,再让学生自己来表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进一步加以实际应用。又如,在用实验得到单摆公式的时候,可以提示学生在得到牛顿第二定律时所用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从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总结得到单摆的周期公式,这样,在讲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物理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告诉学生,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创造性地从事其他工作。再如在原子物理教学中,通过介紹原子模型的演变、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假说→新实验→新假说”这样一种科学假说方法;例如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中,只需要适当地说一句,这个力与哪几个力作用效果相同,从作用效果上看,这个力的作用相当于哪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就像电阻串并联的总电阻一样,这种利用效果相同的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学生自然会从这种这段话中体会出等效方法的内涵,也会从一次次的具体应用中认识到所学的科学方法。诸如上述的例子在物理学中非常多,只要我们仔细去挖掘并与物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另外,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一样,科学方法的掌握也必须通过学生积极的努力、尝试和体验才能得到,为此我们必须设计一些实验或习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掌握物理科学方法,进而培养其创新性能力。在教学中,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的一种内在动力。物理学史的大量事实证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

四、结语

进行物理创新教育,不能脱离物理知识的教学,我们要寓科学方法教育于物理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论的素材,以物理知识为背景进行新型方法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内容,往往是以隐性的方式出现在教材中的,所以科学方法必须与物理知识教学相结合,以知识传授作为方法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创新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中学231600)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