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20-12-30沈玲玲
沈玲玲
摘要:我国根据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将企业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民营企业具有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特点,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积极践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民企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调动了民营企业的活力。近年來,随着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也使民营企业的竞争更加严峻,行业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给民营企业行业竞争增加了压力。本文结合我国民营软件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强化企业内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策略;探究
一、民营软件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实现民营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
在现代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企业制定阶段性的生产目标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这是决定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1]。民营企业通过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并且及时发现内部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及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提升民营企业风险规避能力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多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主要有管理因素、资金因素、人员因素等,外部风险主要有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等。民营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一方面可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能够及时规避企业的不利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优化内部管理体系,提升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民营软件企业特点
软件企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而言,软件企业具有如下特点:其一,资产运营受周期影响相对较小,软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增加销量;其二,软件企业的行业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较强;其三,客户的转换成本高,服务购买比例高。客户对于软件产品和服务有依赖性,且通常转换软件需要学习成本,因此除非新软件功能相差大到足以吸引客户转换,否则客户对同一类型的产品倾向不轻易更换;其四;软件企业的研发成本高,市场个性化需求较高。
三、民营软件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内控意识不强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是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内控意识不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外部市场因素,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认为求生存第一,内控第二,对于企业内控的重视度不够;其二,缺乏对于内控体系的系统性理解,对于企业生产、经营、采购、销售、财务等内控循环控制点的理解不足,不懂对内控循环控制点的识别;其三,企业内控工作难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民营企业建立内控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企业不愿建立内控体系,除此之外,部分内控工作在业务紧急时不能做到灵活变动,这大大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内控执行效率。民营企业不重视培养企业员工的内控意识,使企业缺乏内控管理的宏观环境。
(二)企业组织架构有待完善,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的组织机构建设是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关键,当前部分民营企业不注重建立科学的内部组织机构,企业机构设立不全面,对于应进行岗位分离的职务没有进行分离,使岗位职责缺乏明确性,使内控管理难以有效推进,不能责任到人。民营企业专业人才不足也是制约其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由于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所涉及的业务种类也大大增加,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民营软件企业缺乏内控风险防范机制
就民营软件行业而言,普遍存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的现象,软件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大的不同,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造成民营企业风险增加。软件企业比较常见的风险有合同真空期风险、决策失误风险以及资金风险等,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规避此类风险,就会给民营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四)民营软件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软件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需要以完善的内控制度为前提,通过制度机制可以约束软件企业员工的行为。当前部分民营软件企业缺乏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各部门员工的工作职责细化不够,这使得内控管理的效果难以真正发挥,如L软件企业,企业没有针对IT工程师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部分IT工程师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存在私下接活赚转包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民营软件企业的业绩,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优化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
加强民营企业的内控管理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民营企业应重视转变管理理念,从而适应新的经济形态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强化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企业应注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3]。首先,应完善民营企业的组织架构,对于不相容的岗位要进行分离,实施不相容岗位分离的目的在于相互牵制,避免企业某些工作由一人担任产生徇私行为,或者工作失误自行掩盖。不相容岗位分离要求民营企业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应由两个或多个工作人员或部门完成,可以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系,能够保证在开展经济业务时有监督制约,民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必然需要对企业不相容岗位进行分离。
(二)重视对内控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民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内控人员是直接执行者,因此内控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重视对内控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是当前民营企业工作的重点,鉴于此,民营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控制人员进行职业培训,通过培训提升其业务素养和工作技能,提升内控人员内控管理意识;另外,还应重视对内控人员职业素养的培训,通过专业化的培训组建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内控管理队伍,提升民营企业的内控水平。
(三)重视加强企业的内控信息化建设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应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近年来,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等被广泛应用,企业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可以促使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内控关键点转变,实现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民营企业可以在内部控制管理中采用信息化系统,以此为企业的内控提供更精准的评估方法。
(四)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强化内部控制
审计监督在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企业應完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从而达到强化内部控制的目的。企业可以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审计部门的员工不能由财务人员兼任,应保证审计的公平性。审计单位要定期对民营企业的财务情况、资金流向等进行核查,对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从而有效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五)完善企业绩效考核机制
民营软件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健全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将员工的业绩与薪酬挂钩,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L民营软件企业为例,企业可以针对IT工程师岗位制定绩效考核方案,为每位IT工程师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达到指标以后,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可以是加薪、晋升等,对于没有达到绩效指标的TT人员,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民营软件企业通过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约束员工的行为,促使IT人员积极完成绩效指标,提升企业整体业绩。
五、结束语
内控管理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软件企业加强内控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能够规范企业的资金运行,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对软件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民营软件企业应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的内控建设,完善内控管理机制,从而为企业更好的发展服务。在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财
参考文献:
[1]许湖湘.探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 (7):182-184.
[2]向勇.探讨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 (23):246-247.
[3]李怀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 (2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