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020-12-30宋俊瑶

财会学习 2020年3期
关键词: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宋俊瑶

摘要: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事业单位的效率、效能,近些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特点、内涵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加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

近些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成效初现,但是事业单位的改革步伐依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和健康运行的时代,事业单位要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加快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当前事业单位要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务管理模式,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事业单位资金效益的最大优化。

一、事业单位的性质、内涵和特点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这三种事业单位的分类依据主要是依据经费来源渠道的不同,全额事业单位是完全由财政拨款,它主要行使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服务,有的全额事业单位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差额事业单位的财政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和单位收入两种渠道,其也主要是公益服务为主,但是会产生一定的收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是自收自支,能够创收利润,其实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各种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预算、支出及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核算、监督工作。

二、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水平低

首先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编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预算编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更没有深入分析本单位的每一个经济活动。其次,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对于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不能够清晰界定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这显然违背了国家“专款专用”的政策方针。最后,预算部门在进行预算计划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经济效益情况,这种“重拨款、轻管理”的预算规划理念使得单位经济效益低,资金不能实现最大回报。

(二)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有的财务制度不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当前一些全额事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不是很规范,财政拨款使用混乱,费用的支出无定额、无计划,计划定额制度显然成为了形式。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没有对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规划,很多时候事业单位都是对资金的管理进行事后管理。事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没有前期的预测,也没有使用中的监管控制,这就导致了资金使用效率非常的低。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

事业单位行政性质偏重,领导负责制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拥有较强的经验性和主观性。这种财务决策形式很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从而给本单位产生财务风险。例如: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经验型、主观型的决策方式不能够对将要投资的项目进行可行性预判和周密的分析、研究。另外,领导决策的过程中所依据的相关经济信息缺乏真实性并且准确度不高,这些都会使得投资决策失误,出现了盲目投资的现象,导致资产浪费、闲置,从而浪费了国家财政资金,也给单位带来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研究

(一)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没有完成之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是非常缓慢的。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受体制限制较多,面对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难完全适应新经济的发展,例如:理财意识淡薄、资金流动性不强、效益低下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想减少体制的影响,就必须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增强财务科学管理的意识。在体制管理较强的事业单位,单位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的去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的知识,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领导,一定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这样才能够激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管理知识的热情,从而为财务管理模式的转换夯实基础。另外,单位也要积极的向先进单位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财务管理改革经验、管理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在学习经验中转变工作人员陈旧管理思路,吸收消化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经过这两方面的强化,财务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记账、出纳、报账工作,还要实时掌握单位财务收支平衡情况和支出结构配比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先进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转变。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

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加强事业单位整体上的综合性管理条例和单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这样不仅使财务管理整体上有一个总的管理指导和管理方向,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会更加的细致、精确,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单位资金流动、支出、收入都能够受到良好的规范。其次,要强化财务资金开支、审批和报销制度的制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把需要的开支项目统一归档,防止开支重复,强化对资金的监管。各项资金支出要经过事前预算和申请,严格审批制度,防止资金支出混乱现象的发生。例如:财务支出费用需要有相关数据证明,使用人员、经办人员和财务人员都需要层层审核并签字,确保每一笔支出的清晰、正常。最后,要强化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员要严格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清点,对于办公用品要妥善保管,并做到定时清点维护。单位的公共资产要合理利用,防止资产闲置、损坏现象的产生。

(三)严格落实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财务管理中拥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是保障单位资金正常支出、投资和流动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强化财务部门的财务监督审核职能,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的承担起财务责任,主动的进行财务监督审核,做一个财务制度的坚守者、执行者。在工作中,认真审查报销单据,认真核算资金使用情况,坚决抵制财务违法违纪行为。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规划。财务制度能够顺利落实,是对相关人员最强的监管机制。在日常工作中,要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学习财务管理制度,对于那些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及人员严惩不贷。要严格执行单位财务预算,这样才能够把握事业单位资金收支情况,防止资金浪费和风险情况的发生。做到以上两点,财务工作才能够顺利进行,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才能够取得较大进步。

(四)加强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素养

首先,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守住财务制度红线的基础。例如:在工作中,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学习财务管理工作行为准则等。其次,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要落实考核制度,对于那些业务素质能力强的财会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财务管理部门可以组织业务技能大赛活动,在活动中既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能强化员工团结、竞争意识。最后,要落实培训制度。事业单位要给予财务管理部门相应的培训经费,保障人员的培训机制,让财务管理人員掌握最先进、科学的财务管理技能。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府职能也在逐渐的转变,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其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财

参考文献:

[1]洪艳丽.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国市场,2017 (1):192-192.

[2]李茗.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中国商论,2017 (2):86-87.

[3]杨帆.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及发展[J].中国市场,2017 (21):214-215.

猜你喜欢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