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怎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20-12-30王艳

晚晴 2020年3期
关键词:李光耀邓小平受众

王艳

针对不同受众,传递不同信息

国际传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细分受众市场,针对不同的受众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出访之前,邓小平针对不同国家所要传递的信息早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对于尼泊尔、缅甸、朝鲜等周边国家而言,讲故事的重点在于解释中国尊重别国独立自主和绝不称霸的信念。邓小平在尼泊尔指出:“霸權主义者在南亚的激烈争夺,使这一地区长期不得安宁,严重威胁着这一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遭到南亚人民的谴责和反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深切同情并坚决支持这种正义的立场。”

对于美国和日本,除了要寻求它们对中国外交的支持外,还要向它们寻求实现现代化的经验和帮助。因此,讲故事的重点就在于中国推进和平的决心和中国未来发展稳定的预期,以及愿意成为一个负责任合作国家的态度。邓小平在白宫同卡特进行会谈时指出:“我们的看法是,整个世界局势是不安宁的。如果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和平、安全、稳定的世界,就应该认真对待国际局势。就中国来说,我们不希望打仗。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和平环境。”

尊重当地文化,充分释放善意

在访问新加坡时,李光耀事先简单了解了邓小平的习惯,专门为他准备好痰盂和烟灰缸。但是邓小平事先也了解了李光耀的习惯和过敏症,与他在一起会谈时既不抽烟也不吐痰。当李光耀解释为何新加坡会在印尼之后同中国建交时,邓小平表示完全理解,并一语双关风趣地说:“我能忍耐,如同在这里我尊重主人的意愿,会谈中忍着没有抽一支烟。”邓小平对新加坡的访问赢得了李光耀极大的信任和好感,随后,中新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展开了深度合作。

在泰国,邓小平参加了王储哇集拉隆功亲王剃度仪式,这在泰国广大公众中引起了强烈而良好的反响,泰国人民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这一情景都甚为感动。当地媒体评论到:“邓小平对泰全国头等大事的理解与重视,使他抓住了泰人民的心,成为最重要的历史性来访者”。

追寻共同之处,引发情感共鸣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民间流传着很多为两国人民所熟知的故事。邓小平访日期间借用历史上徐福奉秦始皇之命东渡日本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道出了此次出访主题。他说,日本早有蓬莱国之称,听说有长生不老药。这次访问的目的是:第一交换批准书;第二对日本的老朋友表示感谢;第三寻找长生不老药。邓小平的话音一落,现场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接着,邓小平又补充说,“或许没有长生不老药,但是我想把日本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经验作为礼物带回去。”邓小平的话一下子就拉近了中日两国的距离,让人回想起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使双方可以忘却短暂的不快,携手走向未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之间交往很少,美国人对于中共领导人往往留下刻板的印象。但是当邓小平在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热情拥抱并俯身亲吻了唱歌的孩子,在场的不少美国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那一刻,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和他们有着一样真情实感的邻家爷爷。一直强烈反对同中国建交的参议员拉克泽尔特在看了这场演出后说:“我们被他们打败了——谁也没法投票反对孩子们唱中国歌曲。邓和他的夫人看来真的爱人民;他确实令在场的观众和电视观众倾倒。”

在美国休斯敦马术竞技场表演开始前,两名骑白马的妇女把邓小平请到观众面前,向他赠送了一顶崭新的、边沿翘起的白色牛仔帽,他当即高兴地戴上了。美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傅高义后来回忆此事时说:“美国普通民众看到这样的邓小平,当时就觉得,这个人虽然是个共产党,但好像也是跟我们一样的人,他会笑,也许我们可以和他接触和他谈判。”(来源:《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李光耀邓小平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新加坡呼吁正确纪念李光耀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李光耀生病住院
李光耀:新加坡资政访沪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