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擦亮小城镇 绘就新图景仙桃市住建局擦亮特色小城镇走笔

2020-12-30周玉萍通讯员袁军

中华建设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仙桃市仙桃小城镇

本刊记者 周玉萍 通讯员 袁军

仙桃,从上古走来,一路风尘,以她独特的人文风貌告诉世人,这是一个神秘的水乡和多情的田园。

仙桃市曾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擦亮小城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化,让全市小城镇“洁、绿、亮、序、美”,全力赋能仙桃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住建事业同城乡发展息息相关,小城镇发展究竟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系统谋划 一盘棋统筹布局

最近,行走在仙桃的街道上,会发现垃圾桶焕然一新、刷黑的斑马线、停车位线清晰可见,破损的花坛、地砖已然更换,广告牌、宣传栏被擦拭一新……

2019年12月31日,万勇副省长到仙桃调研,在考察“擦亮小城镇”行动试点镇胡场镇建设现场时强调,要统筹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

彼时,仙桃市住建局已出台《仙桃市“擦亮小城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铆定“一加强三整治三提升”七条路径,明确组织体系、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市级主导、乡镇主责、部门主管、专班主攻、群众主体工作机制,面上推进、点上示范、质上提升,用3年时间实现15个美丽城镇扩容提质。

美丽小城镇究竟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在仙桃,他们立足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打造了产城融合、各美其美的特色小镇。彭场镇规划建设14.7平方公里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重点布局国家级“四基地两中心”,打造区域性特色经济板块;毛嘴镇坚持“简欧小镇、女裤之都”发展定位,聚集服装企业230多家,吸纳产业工人近3万名;张沟、西流河、郭河镇做强黄鳝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擦亮了中国黄鳝之都名片;环排湖区域组团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仙西、沔东旅游带两翼协同,全市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完善硬件设备上,仙桃市合理布局学校医院、托幼中心、老年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今年完成镇级公路刷黑95.7公里,管线入地120公里,新改扩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7座,街心游园、口袋公园50个,学校幼儿园8个、养老院6所。

如何夯实共建共享,不唱独角戏?仙桃市遵循“共同缔造”的理念,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事前向群众征求意见,结合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谋划和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事中让群众全程参与,尊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成立事务协调理事会、居民议事会、建管监事会,引导群众自建自管“家门口”、共建共治“小城镇”;事后请群众评判成效,探索建立“群众说事”制度,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

郭河镇凤凰湖公园

胡场镇森林公园

党建引领是主心骨,不能丢失。为此,仙桃市组织动员2735名在职党员干部落实“双报到”制度、常态化下沉包联村(社区),落实“10+X”工作清单,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镇治理效能。

一镇一特色 绘就新图景

——胡场镇:内外兼修

“这公园太漂亮了!”日前,走在焕然一新的胡场镇麻港街道上,返乡探亲的张铁斌很兴奋,“前几年搬进城区时,幸亏没卖掉镇上的房子,以后回来养老多滋润啊!”

开窗见景,放眼皆绿。眼下,如火如荼推进的擦亮小城镇行动,正让越来越多仙桃小镇居民幸福指数攀升。

从“一处美”向“一带美”,再到绘就“全域美”画卷。仙桃市瞄准打造高质量发展版的小城镇,从环境整治起步,完善城镇功能,推进产业升级,彰显人文底蕴,实现了内外兼修、内外皆美。

一湾碧水绕村欢歌,两岸黛瓦白墙古朴雅致,站在胡场镇八一大桥上眺望,秀美水乡清韵尽收眼底,“头枕欸乃听桨声,眼观杂花盈原野”的乡愁变成了真实的美境。

变化始于“擦亮小城镇”工程落地。胡场镇根据发展布局和群众诉求,依托纵贯全境的通顺河,打造流水淙淙、杨柳依依的“一河两岸”休闲风光带,集中改造污水管网、拆除旱厕、修砌护坡、硬化路面、净化水体,一系列惠民举措推进城镇容貌功能有机更新。

——三伏潭镇:注重细节

绿色清爽是小城镇的应有底色,也是综合整治效果的直观体现。再将目光聚焦到三伏潭镇,随处可见点滴细节带来的嬗变。主干道两旁500栋房屋按照荆楚风格整体改造,350家商铺店招统一风格更新换代,300盏LED节能路灯沿街而立,整齐规范的树池及绿化带现身街头,入眼尽显“清新范”的舒适感。

“我们以‘打通城镇脉络’为主题,重点实施破损道路维修、地下管网改造、沿街立面整治、亮化绿化美化、公共服务配套、镇区街道扩容六大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镇党委副书记刘正传介绍。

——毛嘴镇:产业兴旺

一个镇想要产业兴旺发展好,必须有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毛嘴镇就是典型的例子。

40岁的朱镇浩是土生土长毛嘴人,多年来一直在武汉市开烧烤摊。今年,他没有外出,利用自家一楼做起了生意,干了小半年,净赚2万多元。

曾仲堂的鞋店,紧挨朱镇浩的牛肉面馆。早在4年前,曾家一家人就从武汉回到了毛嘴镇开店,他们直言,咱们小镇上的买卖更好做!

踏访毛嘴镇,会遇到不少像朱镇浩、曾仲堂这样选择搬回来、留下来的居民。人气足源于当地蓬勃发展的女裤产业,230多家服装企业年产女裤近1亿条,滋养着当地8万居民的日子,还吸引了3万多名工人。

如何让11万人在小镇生活得更好?毛嘴镇瞄准“打造服装特色小镇、全国女裤之都”,将服装产业作为产城融合、富民活镇的核心支撑,坚持集镇基础设施与服装产业园建设一体联动。

产业兴,人气旺,活力足。每当夜幕降临,当地建设大道、红旗路就从产业通道变身夜市街,近1000个摊位,绵延近3公里,成为江汉平原上规模最大的夜市。

各美其美 赋予文化灵魂

郑场镇

在抗疫保卫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彭场镇,拥有非织造及其关联企业346家,出口量占全国的1/3,是全国非织造产业链条最完整、出口量最大的生产基地。按照“产城一体、城镇一体、城湖一体”的思路,正高标准打造14.7平方公里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重点建设“四基地两中心”,大力实施老镇区改造提升,力争建成仙桃乃至全省产城融合示范区。

全国网箱养鳝发源地张沟镇,黄鳝养殖面积达5万亩,网箱100万口,年产值近30亿元,正在谋划推动黄鳝产业全力链融合升级,擦亮“中国黄鳝之都”品牌。

人居环境整治只是美丽城镇第一仗。仙桃在擦亮小城镇过程中,既整治看得见、摸得着的外部硬件环境,又赋予文化灵魂,让小城镇更具品质和内涵,提升居民生活习惯、文明素养、乡风民风。

闲置的胡场镇原镇政府大院,“变废为宝”成了集镇文化站、镇史馆、演艺厅、文化广场等“三室两厅一场”于一体的休闲文娱综合体,村民可前往免费学习民歌、皮影戏、广场舞等。

当小镇被文化唤醒,每一帧都是真实可触摸、真心可感受的小桥流水、农舍庭院。

漫步三伏潭镇集镇,道路标识牌、宣传栏、手绘墙画上,随处可见的硒文化元素,昭示着硒镇的立镇之本。仙桃硒馆内,修旧如旧的农舍边,稻谷结穗,果蔬攀藤,葡萄挂果,家鸡觅食,人们或纱网捕鱼,或俯身收割,亦或是举篙打枣,再现了一幅水乡田园美景图。

在擦亮小城镇建设中,各地既保留江汉平原水乡的共性,又因“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凸显独特个性。

沙湖镇传承历史文化,以“小汉口”码头文化为切入点,加速推动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沙湖魁星阁文化产业园、沙湖公园、沙湖水上乐园等,以产业为依托的湿地旅游名镇逐步呈现。

沔城镇打响 “桥文化”品牌,让古桥有历史、新桥有特色,连接古城墙、广长律院等文化景点,促进城乡、文旅、农旅融合,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往“打卡”。

西流河镇、陈场镇依托本土革命先烈英雄事迹,升级改造李之龙故居、胡幼松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场馆,激活了红色基因,打造了红色旅游栖息地。

远眺是田园,庭前是花园,屋后有菜园,中间有果园,到处是游园。更多的公共空间还建于民,为居民精神需求提供心灵栖息地。“看得见河,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在仙桃的小镇正悄然实现。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值得欣喜的是,目光所及之处,全市15个乡镇同时发力,你争我赶,以“洁、绿、亮、序、美”五字为标尺,围绕“环境之美、产业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功能之美”五美为内涵,加速小城镇的美丽进程,着眼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既整治外部硬环境,又提升内部软环境,推动小城镇功能迭代升级、实现美丽城镇内外兼修。

猜你喜欢

仙桃市仙桃小城镇
榜样
仙桃市1958—2020年高温天气变化趋势分析
仙桃市生态农业发展初探
忆峥嵘岁月 扬帆阔步启新程 仙桃市住建委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仙桃归谁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植物帮之仙桃
仙桃
植物帮之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