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2020-12-30吴志洪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姿态课程体系院校

吴志洪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

引言

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能够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并能够构建更加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最大化满足职业体能需求。而这里所强调的职业体能需求,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训练,能够在身体承受力、肌肉群能、身体耐力等方面获得提升。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与人体机能,确保他们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未来能够更自如的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1、社会相关岗位对职业体能方面的需求

1.1、静坐姿态类的职业对体能方面的需求

信息化背景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人们工作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同时,多元文化致使社会职业类别不断增多。而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与超高的专业技能,还需保证自身体能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针对静坐姿态类职业,在人们的认知中可能不会消耗过多的体力,但长期从事行政、编程等方面工作人员,他们四肢活动的机会较小,但却对颈椎、脊椎、腕部肌肉力量方面的体能需求较高。从这个方面可看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员若想自身获得健康发展,必须能够对自身的肢体加强运动与训练。但受时间要素等方面影响,已经进入相关领域工作的人员,无法调度充分时间去对他们的职业体能进行训练。因此,高校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够基于职业体能需求,构建更具有时代性与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1.2、流动变换姿态类职业对体能方面的需求

相对于久坐人群,流动变换姿势类职业对体能的需求更大。这一类别的从业者,更多情况下会参与室外工作,以及服务性岗位。例如,商场业务员、门店内销售员、导游等从业人员。这部分群体需长期保持行走状态,并能与工作相关的合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这一姿态类型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要时刻保持行走姿态,还会根据工作需求长时间的搭乘交通工具。导致他们无论在体能上,还是在精神方面都需消耗较大的能量。大部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繁忙的工作业务导致他们饮食极其不规律,又缺乏适当的运动训练,引发心脏病等疾病。由此,这部分群体在职业技能需求更加强烈,尤其他们下肢力量,需保证可承受长时间运动的耐力。与此同时,流动变换姿态类职业对体能方面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四肢方面的运动,还需在心理层面加强建设。从而,确保他们能够支撑长期高压的工作状态。

1.3、操作姿态类及其他特殊职业对体能方面的需求

操作姿态类职业对体能方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全身性的运动。例如,从事制造领域、生产加工等方面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周期比较大,对身体健康方面要求很高。这一姿态类型从业者,对体能动作要求更加复杂。更多情况下,从事这类工作岗位的人员,不仅要久站,还要保持上肢能够做到协调运动。确保能够顺利开展生产流水线,并能够长期负荷较大的工作压力。因此这一姿态类型的职业体能需求,更多体现在四肢力量方面与持久肢体忍耐力等。甚至在四肢灵敏度等方面都需加强训练,确保他们能够进行安全生产与加工。与此同时,针对特殊类岗位职业体能的需求,他们的运动强度更大。例如,军人、警察、消防员、煤矿工等工作人员,他们需长时间保持高强度全身运动。同时,特殊姿态类从业者,在身体素质方面需具备持久性的耐力与速度,且在四肢力量等方面都需进行进一步的强化训练。确保他们能够更自如的处理突发性事件,并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此支撑他们安全的完成工作任务。

2、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2.1、依托于职业体能需求标准,制定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从职业体能需求角度出发,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与优化过程中,应能够按照实际职业体能需求标准,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高职院校需根据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对职业体能的需求标准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共性等方面进行分类与归纳。从而,总结更具有代表性和职业体能需求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构建体育课程切入点,建设具备一定系统性、层次性、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同时,高职院校应对自身教育目标、办学宗旨进行重新确立。通过不断明确最终的育人目标,能够结合体育课程特征,设计更加具有指向性的教学计划。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能对不同类别的职业体能需求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从而根据学生知识层次与体能状况,对他们进行科学分组。同时,高职院校还需结合自身的专业设计,能够增设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职业体能需求,为学生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从学生学习需求、职业规划方面着手,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引导与体能训练。并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对教学重点进行灵活调整与优化。例如,体育教育工作者需根据专业设置情况,以及社会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等方面,选择最佳、最适合的体育课程。即面向静坐姿态类职业从业者,体育教师应注重对他们颈椎、腕部等方面进行训练。可帮助这部分学生选择手指手腕操、太极拳当体育课程,使他们的四肢能够获得有锻炼。对于操作姿态类职业,体育教师去拾到眼镜机械体操、平衡木等方面教学内容。而体育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计划时,需充分考虑到职业体能需求标准。选择的体育课程不仅要与学生身体素质保持高度的契合性,还需经过教学实践的论证与检验。确保教师所设计的课程计划,能够真正满足不同类别岗位对职业体能的需求。

2.2、巧妙引进新媒体教学工具,进一步拓展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职业体能需求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过程中,不仅要真正实现学生体魄的增强目标,还需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对体育课程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并能够从学生学习感受出发,对枯燥的理论课程进行优化。通过巧妙引进新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确保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并促使他们产生长期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应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丰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真正发挥新媒体教学工具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教师需结合专业特征,以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从教材中提炼更具有教育价值与实用性的信息。并将枯燥、抽象的文字进行可视化转化,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与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应将目前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的职业病相关理论知识,科学的融入到体育课程中。进而,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教育,确保学生对职业体能需求的建立正确的认知。而教师在实际开展理论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可利用微信公共账号、微信群组、微博等新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建更具有视觉冲击与创新性的体育课堂。例如,教师将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行整理后,可将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并利用微信群组等手段推送给学生,引导他们提前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同时,教师通过搭建“空中课堂”,与学生在线上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效果,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与反馈。这样,通过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有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能够引导学生对体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接下来体能训练做好铺垫,确保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更高效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2.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形式优势,为强化学生体能提供实训平台

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创新研究,应能够真正落实与贯彻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的过程中,必须能够将教学核心要点落实到实处。避免出现形式主义,只是在体育课程内容上进行完善与更新,而没有对其进行实践渗透。高职院校须明确职业体能需求下,在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科学利用体育学科,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因此,必须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多的技能实训平台。在此诉求下,高校应能够与对口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形式,安排学生进入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与大型的体育健身房进行合作。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与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相关体能训练器材,对他们的体能进行强化训练。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职业体能需求。当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他们在心理与身体层面,都能更直接的感受到拥有健康体质的重要意义。即无论是自身健康成长方面,还是工作对体能的需要,都需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促使他们回归校园时能够重视体育学科,并能够积极参与与配合教师的课程安排;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过程中,可结合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安排他们参与实习工作。这样,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直观化了解。同时,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对职业体能需求建立更深刻的了解。由此,教师通过帮助学生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使他们能够在边工作边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的双提升。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不仅可有效拓展与丰富体育学科实践教学模式,还可帮助学生建立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做到学中做、做中思,灵活掌握学习行为。而不再是机械式的学习与记忆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对自身基本的身体素质、力量、耐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结语

总之,职业体能需求下,高职院校要能够科学调整教学模式。并通过精准定位育人目标,构建更具有教育价值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基于与时俱进的改革理念,对体育学科教学形式与课程设计方式进行大胆创新。为学生安排更具有指向性与实效性的体育实训项目,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猜你喜欢

姿态课程体系院校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攀爬的姿态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全新一代宋的新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