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社团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2020-12-30范志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民办高校

范志远

(安徽外国语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 安徽 合肥 231201)

1、前言

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活跃力量,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点便在于立德树人。体育社团是社团发展中占据多数的社团类型,其核心内涵和社团建设和校园文化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社团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社团建设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挑战。文章以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针对体育社团文化因素衰减,校园内资源亟待整合、体育社团文化元素亟需挖掘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因此,站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下,以体育社团为抓手,是助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着手点,是亟待去研究的课题。

2、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2.1、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校园文化的实践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体育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体育社团的发展依附校园文化建设—体育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体育社团发展互相促进发展”的发展过程。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通过除正常教学活动以达到立德树人目的之外,还以体育社团建设为抓手,通过社团活动形式日益丰富、文化体现日益鲜明、参与人数日益增多,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内要素之间文化碰撞,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提供了多方面可借鉴经验,也逐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2.2、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者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在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局面。新时代,紧紧把握立德树人的中心方向,坚持将校园文化建设推向更高的站位,加快体育社团发展成为集约型、文化型社团,特别需要加快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的完善和变革,其中涉及内容众多,各部门之间调整难度大,需要在高校校园内进行试点推行和实践探索。体育社团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媒介,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者,一方面连接校园;一方面连接文化,具有将文化带进校园,利用校园展现文化建设成果的多重身份和多重功能。因此,探索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行新时代立德树人实践,体育社团将成为校园文化更新变革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3、安徽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体育社团发展现状

(1)建设现状。

近年来,安徽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无论是从规模、质量还是成绩上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省民办高校已创建了100多个体育社团,校级优秀体育社团73个,省级优秀体育社团36个,其中最为活跃的体育社团达到97个,参加过校际间交流的有68个,校园内重点打造体育社团有24个,安徽省内民办高校的体育社团都参加过校内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都为立德树人在民办高校中的高站位打下了坚定基础。

2018-2019年,针对我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状况的调研来看,安徽外国语学院、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整体发展势头较好;其次以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新增设3类,10个体育社团根据上面的调研过程中发现,新增社团主要以学生组织,教师辅导为主,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在社团成立文件资料上,也多次出现立德树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内容体现,说明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相应作用,也对立德树人这一理念的贯彻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2)发展倾向。

首要任务便是要明确划清所属的空间地位,特别是现在普遍存在着体育社团内部出现多种类型的活动形式,活动实践和方式不能实现统一管理,还要充分发挥社团内部文化的建设,用文化来提升社团内部凝聚力,立足立德树人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主要的目标,在校园内彰显青春活力,运用创新思维挖掘体育社团活动形式,通过体育社团特有的凝聚力和集聚性以充分挖掘文化符号、展现文化形态来塑造体育社团文化形象。我省民办高校现有体育社团发展状况和文化体现形式大多以传统的校园、校际间的组织活动为载体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引导作用,规划新的活动形式,发掘新的文化符号,新的体育社团组织形式特别要注重精细化、个性化突出,兼顾体育活动之间的差异性,同时,学校还要将人力、物力和管理资源等众多要素做好配置保障工作,在政策支持上赋予体育社团更大发挥空间。并因地制宜拟定政策。

3.2、体育社团现存在的问题

(1)文化挖掘不深入。

安徽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对于文化元素的挖掘不深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较小。近年来,安徽省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省民办高校已创建校级优秀体育社团73个,省级优秀体育社团36个,但是现有的体育社团在组织活动时,针对相关运动项目的项目文化的挖掘不深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力度不大。同时,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过程中的总体量较小,也是限制其文化深入挖掘的一方面阻碍因素,缺乏大的文化观念、站位不高、代表性文化符号不够明显,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集聚效应不强,个性化文化不够明显,立德树人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得到深入贯彻。

(2)平台小、资源要素聚集能力弱。

当前,安徽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不准确,一度陷入百团一面的状况,相互模仿,没有彰显出校园的特色和地域特色,体育社团本身的优势不够突出,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文化聚集效应,致使自身发展平台受限,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活动,没有将自身的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互融合在一起。在体育社团的发展长远规划上面,多局限于对体育技能的学习和展示,对校内资源的运用上不足,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因素考虑不够周全,在活动组织方面一定程度上与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之间的衔接不紧密。由于体育社团展示平台小、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不强、优势不突出、文化特色不能很好的凸显,导致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凝聚人才、资金、更新的运动技能、管理理念、信息渠道等资源要素凝聚力不强。

4、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完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体育社团文化融合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上的事务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因此,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体育社团规划的基本性和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引导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站位、快速发展。在校内出台适合自身发展地实施意见,为体育社团的发展做出指导、规划和引领。其中实施意见的编制应该着重突出学校相关部门组织的主导性作用,将资金的来源及用途做出明确规划,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融合体育社团内各项体育活动的文化元素,社团内体育项目文化相融合、体育文化与其他非体育社团文化相融合、体育社团与教学之间互通等多方面融会贯通,学校主导单位、社团管理部门、主管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提升体育社团建设规划的可实施性和规划内容的时代性,实现通过体育社团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和立德树人理念的顺利推行。

4.2、多方调适性动员实现多元参与

通过上述对安徽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的调研发现,体育社团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但参与社团活动的一般也是体育社团内的学生,与其他形式的参与方式并没有特别凸显,这并不利于体育社团新鲜血液的输入,学校主导部门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校园内以体育社团为载体,积极发动校园内的活跃因素,但也并不是发动学生全员参与体育社团的建设,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适,让学生主体参与更加适应体育社团的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调适性动员方案,将方案下发到社团管理部门,由体育社团管理部门为平台,学校组织部门为主导,展开动员。这一调适性动员不仅可以促进体育社团与时俱进,还能保持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就需要,还可以为立德树人理念的推进加入新的活动方式。

4.3、以党建为引导丰富体育社团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是保持社团活跃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培养业余爱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依现状看,安徽省民办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中活动节点基本上都是已经固定了,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表演性体育活动为主,所以体育社团活动形式,不仅可以促进社团的活跃性,也有助于发挥体育的特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落实党政,大学生是党政建设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实践过程中,全面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体育社团组织活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党领导的现代化治理体制和社团工作机制,继续强化学校党组织对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观念的深入,不断引导学生的政治觉悟。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民办高校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