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体能训练中的“紧”、“松”整合

2020-12-30袁群发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身体素质比赛

袁群发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内江 642150)

众所周知的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我国许多教师在进行幼儿体能训练的时候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么过于紧,要么过于松,不能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紧”、“松”整合训练,这样一味盲目的训练不仅仅不会取得很好地效果,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其次,许多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许多幼儿就会渐渐地失去了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因此,为了尽快的改变这一现状,激发幼儿的体能训练兴趣,各个教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紧”、“松”整合教学原则,并且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改革并且创新方法,进而可以让幼儿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训练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幼儿体能训练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体能训练方法过于单一

众所周知的是在整个幼儿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环节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幼儿体能训练质量的高低。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影响幼儿体能训练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无法取得大幅度进步的就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比较少。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人物,而幼儿则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和幼儿之间基本没有任何的交流。而在整个幼儿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必须要通过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而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约束,我国许多幼儿教师无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而直接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幼儿体能训练教学过程中,这就使得许多幼儿渐渐的失去了训练兴趣,认为体能训练不仅仅无趣,还特别消耗体力,因此,他们在进行训练方式设计的时候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甚至直接沿用传统的一些训练方式。

1.2、幼儿对于体能训练不感兴趣

对于任何人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条件之一,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大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幼儿体能训练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许多幼儿对于体能训练不感兴趣。与其他的课程相比较,体能训练对于幼儿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较大的要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现阶段许多幼儿缺少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因此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其次,许多幼儿在接触体能训练的初期,觉得很有趣,但是在后期的训练过程中由于训练难度比较大,许多幼儿就会渐渐地失去训练的兴趣。再加上许多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一味地向幼儿施加学习压力,让许多幼儿觉得力不从心,最终甚至对体能训练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

1.3、教师的训练目的性太强

在整个幼儿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的目的性,他们认为训练过程中就应该一味地训练,想要在短时间之内取得成效,以便于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是,与青少年相比较,许多幼儿自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差,并且他们的自控力比较差,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许多幼儿会因为觉得累而不愿意继续进行训练;其次,在训练过程中,许多教师不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定训练强度,甚至有的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训练强度来要求幼儿,殊不知幼儿根据无法完成这些训练量;最后,为了更快的取得教学成果,让幼儿体能增强,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训练方式,从上课到下课持续不断的进行训练,这样长此以往的下去,不仅仅不会提高训练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甚至让许多幼儿渐渐地失去了体能训练的兴趣。

2、幼儿体能训练中的“紧”、“松”整合的具体对策

2.1、在训练中应该确保“身紧心松”

与成年人相比较,幼儿的身体素质整体比较差,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确保“身紧心松”,尽可能的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但是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应该确保运动量设计的度,不能过于松懈。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训练的时候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训练状态,根据他们实际训练情况不断地调整训练方法,妥善的处理好“身紧”与“心松”,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训练兴趣,并且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训练过程中。例如,在进行队列训练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所有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自主进行训练,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播放。在幼儿训练结束之后,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对于比赛获胜的一组,教师可以给予他们对应的奖励,通过组织比赛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胜心,让他们愿意更加努力地进行训练。或者在进行单一动作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所有动作连贯起来设计成为一个游戏,这时候幼儿就会自主的参与到整个游戏环节中,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出汗了,而且可以更加准确的掌握所有动作要领,最终让幼儿通过玩游戏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

2.2、合理把握心理环境创设中“松”与“紧”的关系

(1)心理环境创设中的“松”。

在整个幼儿体能训练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训练的效率,就必须要合理的把握好“松”与“紧”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创设一个活跃宽松的训练环境。例如,首先教师应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如,教师可以在课后定期的举办一些户外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幼儿游戏中,让他们将自己作为朋友,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更好地与教师和同伴交流,进而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次,教师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让幼儿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放松心情。另外,为了更好地激发所有幼儿的体能训练兴趣,在进行活动环境布置与器材摆设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给幼儿提供几种选择,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根据大部分幼儿的选择进行环境设计与布置。最后,在训练的时候尽可能在空间比较大的地方进行训练,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2)心理环境创设中的“紧”。

在幼儿体能训练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做好 “松”,还应该注重“紧”。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幼儿的心情愉悦,还应该加强对于幼儿注意力、判断力、自控力以及团结能力的训练。例如,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扔豆豆的游戏,首先准备两个大的红色和绿色的盆子,然后让幼儿两两比赛,同时起跑,然后将盆子旁边的红豆和绿豆捡起来并且扔到对应颜色的盆子里边,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幼儿的注意力以及判断力。或者,在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由训练、一对一训练或者小组训练等方式,这些训练方法不仅仅可以激发幼儿的训练激情,还可以更好地提高训练的效果,进而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2.3、合理把握身体训练中的“松”与“紧”关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所有幼儿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把握身体训练中的“松”与“紧”关系,掌握好训练的力度。例如,在进行活动密度设定的时候,教师应该在课前提前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进行一个调查和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设定运动量的大小以及运动的密度。在设定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不损伤幼儿身体为准则,不能让幼儿超负荷的运动过于频繁,但是与此同时还需要达到训练的效果。如果在体能训练结束之后,幼儿的身体没有任何的反应,说明训练过于“松”,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其次,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应该符合“三峰”或者“五峰”的规律,也就是说幼儿的运动量高峰应该在“三峰”中的第三峰或者“五峰”中的第三四峰。

2.4、定期的组织班级内部运动比赛

在课堂上如果一味地进行体能训练,幼儿的体力会大大的下降,这时候为了让幼儿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组织一次简单的比赛。例如,这时候教师可以组织所有幼儿组织跳绳比赛或者踢毽子比赛,在比赛之前,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然后参加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比赛更加公平可以选择几名学生和自己一起作为评委进行评选,根据幼儿比赛中的情况给他们进行评分,而最终的成绩则是根据几名评委的平均分来决定。在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宣布比赛的成绩,并且根据他们的比赛成绩为他们颁发对应的奖品。其次,在整个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可以放松心情,然后更好地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在幼儿训练的过程中播放一些音乐,以便于更好地刺激幼儿。

3、结束语

众所周知的是,幼儿体能训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后续教育的主要基础,幼儿体能训练不仅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潜能,将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幼儿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紧”“松”整合原则,结合不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训练对策。其次,还应该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尽快的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所有幼儿的身体情况,根据他们说的身体情况不断地调整训练的内容以及方法。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身体素质比赛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选美比赛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