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问题串”活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分析

2020-12-30滕燕玲江西省横峰县横峰中学江西上饶3343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问题串教学方式知识点

◎滕燕玲 (江西省横峰县横峰中学,江西 上饶 334300)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往往比较低.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串”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其发散思维能力,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有效提问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够起到激发和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一个或一连串有效问题的提出,能够在各个方面帮助教学和启发学生.有效提问能够使学生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帮助教师在梳理教材脉络的同时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培养其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在创新与融洽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不断的有效提问中,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得到稳固的建立,在相互学习、共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视野得到开阔,学习效果也是成倍提高.有效提问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意义重大.[1]

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巧用“问题串”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巧用“问题串”,是高中数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体现,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问题串”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就是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有效的数学问题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串联,从而让整个课堂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在“问题串”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以发现数学问题的形式作为进行课堂学习的导入起点,然后通过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分析学习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在“问题串”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交流和分析.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与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探究下,学生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决数学问题,从而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发散和拓展有效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串”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随时对“问题串”的设置进行调整,灵活地增加或减少问题的数量,在“问题—探究”和“问题—自学”的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由此可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串”是十分必要的.

三、应用“问题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模式传统单一

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界对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数学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中.但是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有些数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还在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能够达成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所以在课堂上并没有主动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也没有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分析.但从整体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对教学方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虽然很多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发散性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促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并且把整节课的教学重心都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上,但是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并没有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而是在课堂上直接公布正确答案,然后为学生讲解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机会,而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就不能养成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思考问题的角度会变得狭窄,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还会影响学生的解题效率.

2.没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认识到了数学课堂提问对学生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最大作用,取得的课堂教学效果很不尽人意.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问题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并不高,实际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和交流中的学生少之又少.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完成交流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积极参与问题的交流讨论,虽然相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发挥“问题串”在课堂上的最大教学作用,并不是随意设计几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就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掌握巧用“问题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问题串”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才能够开展高效的“问题串”数学课堂教学.

四、“问题串”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串”教学模式下,对教师提出的考验就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需要提出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所设计的“问题串”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基于教学知识点的同时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具有连贯性的同时要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使学生在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课堂知识点,同时形成正确对待问题的思考方式.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不管遇到怎样的知识难点,都能很好地进行思考和解决.

例如,在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过△ABC 的顶点A 将三角形进行折叠,得到直线AD.问题一:要使AD 与底边BC 垂直,应该怎样折叠? 问题二:根据这个方法能找出线与面的垂直定理么? 问题三:线与面的垂直定理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问题四:这个实验中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通过这样四个问题的递进式总结,学生将明确掌握本节的知识要点,同时培养发散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2.利用“问题串”化解数学难题

高中数学中有很多较难的知识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难啃的硬骨头.“问题串”数学教学方式的提出,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化繁为简,通过层层递进的思考方式将难点知识不断化解,从而全面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函数的学习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其作为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影响着学生的成绩.下面将通过具体例题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化解难点知识.[2]

例如,教师给出题目:有甲、乙两个水桶,甲桶中的水可以通过水管流入乙桶.甲桶中有a 升水,t 分钟后甲桶中的水量符合函数y =a-kt,若3 分钟后甲、乙水桶中的水量相等,求经过多少分钟乙桶中的水量达到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一:3 分钟后甲桶中还剩多少水? 问题二:k 值为多少?问题三:多少分钟后乙桶中的水量达到升? 教师通过不断地将问题进行分解,降低难度系数,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点评,多多鼓励学生.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只有“对”和“错”两种点评方式,根本不在乎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方式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问题串”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果,在点评过程中融入对教学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纠正和完善,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发散思维,让学生明白问题的解决从来都不是只有一种方法.在提问和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多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问题串”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串”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将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表现得具有趣味性,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勾股定理背后的故事,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如介绍毕达哥拉斯是怎样发现勾股定理的,引导学生通过这个趣味故事来理解勾股定理的含义,学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故事背景,为学生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和相关数学知识深入学习和掌握勾股定理,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问题教学情境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4.遵循“问题串”设计原则,设计合理科学的“问题串”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遵循一定的“问题串”设计原则,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深度的“问题串”,才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对一系列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从而达到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设计“问题串”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遵循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为学生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串”,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和鼓励每一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见解,要引导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引入这样的生活事例:“2016 年2 月,‘勇士’对战‘雷霆’,库里超远三分绝杀,将比分定格为121 ∶118”,“2016 年奥运会上,张梦雪在射击比赛中夺得金牌”.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串:同学们能够确定库里在下一场NBA 比赛中的超远三分一定能进吗? 为什么射击比赛中的每一枪都如此扣人心弦呢? 从结果能够预知的角度来看,上述两个生活事例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一节的知识点.

结 语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先向学生简述知识点,然后根据具体的题型加以讲解,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知识的累积也相对缓慢.在“问题串”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的提出,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扩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总而言之,“问题串”这种创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猜你喜欢

问题串教学方式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