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偿性教学切勿“走偏”

2020-12-30于钦金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补偿性教育引导督导

■于钦金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地已延迟开学时间。近日有媒体报道,有些地方准备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假假期等方式来进行补偿性教学,以此降低疫情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

延期开学,对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向学校扩散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周末调课或压缩暑假等方式进行补偿性教学,既可补齐一学期所需的教学总课时数,又能保证教与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停课不停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的。

对中小学而言,补偿性教学与常规性上课有着明显不同,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依据教育部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地疫情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决定,因而让周末或假日上课在一段时间内合法化。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在部分学校或教师追求教学成绩心切,一些家长想让孩子多学点儿、不被落下的特有心理支配下,执行过程中很容易让这一特殊情况下的补偿性教学行为“走偏”,即不顾及学生的正常休息、娱乐和教育规律,而重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老路,或出现只教主科不上副科的应试教育现象。

如此这般,既违背了此次补偿性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各地在组织此次“补课”工作中,首先应该考虑并及早做出应对突出环节的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首先,对补偿性教学需要有一个正确性认识。这种正确的认识来自于对此项工作正确的教育引导,即学校可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家委会对相关工作加强教育引导,让教师及家长充分认识此次补偿性教学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补充教学行为,这与借星期天或节假日加班加点突击教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全面育人过程中,德智体美劳不可偏废,从而为做好相关“补课”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补偿性教学需要突出“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补偿性教学或者说防止“补课走偏”的根本性措施,即要求在“补课”过程中,坚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即不能只补语、数、外等所谓的主要学科,而放弃或忽略音、体、美等所谓的次要学科。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作出“明文规定”指导学校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有具体的课程计划安排做到“自纠自律”,以保证此次补偿性教学依法依规组织进行。

再次,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督查机制。补偿性教学补的是因疫情影响没时间上的空缺课程,“教学能否按规定去执行”“工作中是否存有违规现象”等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从实际工作中掌握了解。因此,实施并完善督导检查机制必不可少。因为,只有通过督导检查才能从中发现存有的问题或不足,从而进行及时弥补纠偏,以促进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补偿性教育引导督导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影响消费者补偿性消费的因素研究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
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补偿性体能”的探索——以水平五“跨栏跑”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