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学前教育管理新思考
2020-12-30徐步金
文 徐步金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教育的本质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幼儿园的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势在必行。可是,如何才能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提高学前教育管理水平呢?
一、幼儿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内涵
幼儿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幼儿园在管理过程中,将幼儿和教师作为管理的中心,遵循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以幼儿的发展为工作目标,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以尊重教师的人格、工作和合理需求为基点,关注每个教师的价值和奉献,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创设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依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让更多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与幸福人生的完美统一。幼儿园的管理者在致力于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过程中,要做到三点,即了解人、信任人和培养人。
二、当前形势下幼儿园人本管理的缺陷
(一)幼儿园管理中缺乏民主参与
幼儿园管理的关键在于给予每一位教师民主参与的权利。然而在当前形势下,层级管理模式根深蒂固,更多的教师都处于被管理的地位。教师们大多缺乏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不能在其职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职能,这必将导致教师在管理上缺乏自信心和归属感,做不到将幼儿园管理放在第一位,更谈不上形成团队凝聚力。
(二)幼儿园管理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幼儿园的有效管理应该是从幼儿园的整体目标出发,充分协调管理中人、财、物、事、信息、时空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实现最佳的整体效益。但我们幼儿园往往不能正确地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过分强调局部利益,常以局部代替整体。
(三)幼儿园管理中教师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育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在以后教学过程中的绩效。但是,目前幼儿园的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它采用的方式是以奖惩方式为主体的评价制度,没有将科学和人性完美结合,导致了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评价,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慢慢地,他们对本职工作也就懈怠了。
三、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以人本化的民主参与为核心
首先,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学习和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和意义,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首要条件,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其次,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点,建立一个全体教师民主参与的管理制度,让教师找回主人翁意识,这样会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使管理工作进行起来更加方便、高效。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人事制度
“人在其位,要尽其才”是科学的人事制度。在幼儿园建立科学的人事制度迫在眉睫。幼儿园管理者要知人善用,因岗择人,为员工创造发挥自己才干和特长的条件。
(三)幼儿园管理者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合理的评价制度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延伸。在所有的评价过程中,都需要将“以人为本”放在第一位,不然所有的评价都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评价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日后管理工作的成效。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它不能与任何人事管理决策挂钩,否则就失去了其合理性。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不是纯粹的评价结果,管理者要注重教师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切勿盲目随从大众化的结果式评价。
现阶段,幼儿园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导致管理质量严重下降,还会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为幼儿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是当下管理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