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20-12-30郭新梅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733000
◎郭新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九年制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我国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活动的一个全新背景.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大的家长、学生及教师非常关注这一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能够决定学生的数学掌握程度.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容易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内容难以联系生活实际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提升数学能力以及各项素质,从而也难以达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生活实际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更具生活化.这样,学生会更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以达成素质教育这一目的.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展开分析,分析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意义,提出现阶段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落实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解决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意义
学生只有在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在学生的生活中存在很多数学元素,以及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例如,买东西时的金钱交易,学生身高的增长等.因此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际,学生将会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作为数学元素来教学,学生会将学到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当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关于数学的问题时,就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将其相关生活能力提升,并能引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将生活实际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也会因此学会站在其他角度来看待生活中的知识与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学到很多知识,提升学习效率.在实际生活中,关于数学的元素以及知识有很多,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的元素有效结合教材内容,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出生活中所包括的数学元素,同时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落实,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意识,将其创新能力提升,实现其全方位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生活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生活化,加上受教学习惯的影响,没有认识到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或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导致学生感觉学习无聊,很难理解数学知识,难以开展教学改革,也不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阻碍教学生活化的推广.总体来说,生活化教学比其他常用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优势,教学生活化重视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学生日常,重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实现教学生活化,带领学生逐渐探索周围的数学知识,并不断创新,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我国目前存在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较落后单一,部分教师只是把数学公式和概念读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在课堂中也只是举一些简单的数学生活实例,而这会与小学生比较好动这一特点产生一定冲突.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而独特的教学方式与简单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不能使学生真正地深入理解数学,学生也难以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消散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难以提高学生实实在在接受抽象事物的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数学中出现的问题,阻碍和影响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比较模糊
从当今中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小学教师数学教学主要是以理论为主,缺乏对数学理论与生活数学融合的敏感性,这将使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相关数学内容相对空白.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这将严重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小学生长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将不利于提升其数学兴趣和培养其数学思维,且难以牢固地建立数学基础.
(四)教师与家长缺乏联系
小学阶段是学生探索生活的基础时期,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渠道不应只是学校,为将其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提升,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实际,小学生的家庭也应该为此做出一定的努力.然而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中,主要是学校课堂教学,家庭的教育占比较少,教师与家长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因此无法达成合理的合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脱节.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最重要阶段,如果学生的家庭教育无法与教师课堂教育的内容相符合,那么会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将会形成一定的阻碍.
三、 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一)数学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
为了将生活实际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先从教材内容入手,有机结合生活教学资源和数学教材内容,以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教材内容.在优化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仔细筛选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资源,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进行生活化的讲解,在课堂中应该重视生活化的内容;教师备课时,应将数学概念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使用生活中的实例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此类方法可以使学生和数学间的距离更近,对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也会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学生生活中存在很多数学元素,例如,学生所处的教室里有多少学生、几扇窗户等,每个人有几根手指等,这些都可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生活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更加注重生活,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为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建设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可逐渐将小学数学教学向生活化转变,首先应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在备课时,教师应将数学概念转换为现实问题,小学生有着较强的记忆能力,短时间内能记住很多东西,例如,数学公式和概念,但是不具备应用能力.因此在转变概念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重新认识数学知识,也能够将所把握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找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元素,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方式不完善,教师应协助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这样学生可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和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思维有效拓展,不应将学生限制在数学概念和公式中,要让学生具备相应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完有关数字、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后,就指导学生去超市学习买东西,学会认识人民币,通过一系列的买东西、结算、找钱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将它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及时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又如,在学习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计算一下自己家的餐厅、客厅、卫生间的占地面积,以及计算要在这些地方铺设地砖需要多少钱.有效利用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去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其计算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按照学生兴趣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为实现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出更加符合学生兴趣与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创设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的情境,规定学生买的文具数量以及文具价格,让学生在这些设定中计算出所花费的钱数,学生因此会更有兴趣学习数学知识,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使教师的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生活中怎样应用数学知识的案例,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灵活.除此之外,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学生合理消化知识点,并且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为激发学生兴趣,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探究本班最多有几个同学的生日同月份,这个问题很贴近生活,让学生运用枚举式的思维方式,可安排12 个人在不同月份,结果发现第13 个人一定会与这12个人中的一个人同月出生.这样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切身体会到数学的奥妙,从而结合生活背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开展探究性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生活化的内容为基础,使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来进行探究性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课内的学习内容,同时重视利用课外的学习时间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师所开展的探究性活动,应按照学生学习情况来制订,其形式有单独探究以及小组探究,教师不应在学生探究时进行全程指导,而应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对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自身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师应该转变自身教学观念,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将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并优化教学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有效融入生活实际,应注重数学教学之中存在的生活元素,并在教学中有效融合这一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以此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以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完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