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教多学,学案导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高效性教学研究

2020-12-30朱志超广州市从化区神岗中学广东广州5100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效性导学学案

◎朱志超 (广州市从化区神岗中学,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引 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此来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细化.教师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理念,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和提升.现今,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的主要形式,而要想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积极应用“学案导学”这一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实现“少教多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最终促进其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概述

“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少教多学”就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少花费时间教学,多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学案导学”中的“学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案,而是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从学生的角度编写教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内驱力,从而有效改善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少教多学,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强调教师的引导,即教师要少教,并应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灵活设置教案,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能够尽快融入学习当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三、新课程改革下实施“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提升初中数学高效性

“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教学理念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其功效,真正提升初中数学高效性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按照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学案进行自主预习,通过这一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初步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合理安排预习任务,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与思考,从而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为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高效性教学,使学生在预习阶段得以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学能力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学生发放学案,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就能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并且在预习过程中能够有效锻炼自己的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设置问题引出教学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实现“学案导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问题,以此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真正实现重点内容的推进.“少教多学,学案导学”的目的就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意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抓住学习重点,认清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能结合自己预习的知识对问题形成全新的看法与理解,教师也能按照学生的答案来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之后的教学活动也就能因此而变得更加合理.例如,教师在进行“一次函数”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作为导学案:某一天,萧红以30 m/min的速度去学校,请问萧红离家的距离s(m)与出发的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学生回答:s= 30t.教师继续提问:A,B 两地的铁路长度是520 km,火车从A 地出发,平均速度为50 km/h,火车离B 地的距离s(km)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s= 520-50t.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差异进行分析与思考,及时引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这样就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由此可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问题,并以此为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提升教学的高效性.

(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深入探究

在“少教多学,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讨论与交流可谓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毕竟它提倡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但初中生的能力有限,其思维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于问题的思考也不够全面.这个时候开展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在探究与合作中得以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对教师学案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同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题.如对于102×104这道题目,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做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升意义显著.除此之外,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适时地进行精讲点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取得进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少教多学,学案导学”的重要性,积极展开合作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在“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练习与巩固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提升的关键.这一环节的作用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案导学”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在练习与巩固环节,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对知识实现由未知到已知的有效过渡,学生也才能在层层递进中得到提升与发展.

例如,教师在完成“同底数幂相乘”这一内容的教学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应用“aman=am+n”这一法则来解决以下问题:假设am= 2,an= 3,请问am+n等于多少.在进行教学拓展时,教师可以设置下面的练习题:

(1)已知am=2,an=3,求a4m+3n的值;

(2)已知x+y=7,2x+3y=18,求ax+2y的值.

教师对“同底数幂相乘”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扩展.上述例题能够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新的知识点,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如果学生在进行拓展学习时,练习题做错了,他们就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练习题对原有法则进行了拓展,通过做题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宽和发展,学生也能够在探究中更好地掌握这一法则,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拓宽与延伸,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五)课堂整合及布置作业

在“学案导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做好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工作.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最后的5—10 分钟,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总结和系统讲解,对重点知识进行强调,对难点知识做好点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课堂的所有知识点.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尤其是学困生,要针对他们做好知识点的说明和解释工作.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就学习的知识点及自己的学习感受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采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以便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掌握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做好课堂整合工作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不能采用统一的布置方式,而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A、B、C 三层,做好差异化作业布置.对于学困生(A 层),可以布置基础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对于中等生(B 层),可以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优生(C 层),可以进行强化训练,布置与新知识点相关的作业,始终保持其学习新鲜度.面向全体学生布置分层作业,能够实现因材施教,既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压力,又保证了学优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显著提升了导学的效果及质量.

(六)科学激励和评价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高,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例如,当学生独立完成了学习任务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当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提出好的方法、新颖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自主探究,独立完成“学案”习题.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在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过程中做好学生反馈统计工作,还要对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统计和总结.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专门的补充性习题,以便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差异化评价措施,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模式,寻找适合每名学生的评价模式;也可以采用过程评价模式,消除传统的“期末考试定一切”的弊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考量,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教多学,学案导学”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动态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少教,多利用学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就能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最终真正提升初中数学教学高效性.

猜你喜欢

高效性导学学案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浅谈水质检测的高效性发展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再思考
如何实现小组学习的有效性、高效性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