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

2020-12-30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扬州225002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

◎吴 琪 (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2)

一、前 言

在教改持续推动背景之下,核心素养这一词汇逐渐成为教育当中的热点,也是教师在课程实践中不断达成目的的方向,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非常大的效用.核心素养能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明确方向,即在教学中,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课程价值.至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使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不断推动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无法对日常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是急需改善和更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模式都应该改朝换代,更加注重“人”的培养和发展,这样才可以满足现代教育背景的要求.而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视域下产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背景下对数学课堂的要求,并且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助力学生全面且综合性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由于目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核心素养在实际培养中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如结合数学学科紧密性、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的特点,可以把数学学科进行六个维度的分化,即运算、抽象、逻辑推算、直观想象、数据收集和分析、建模.这些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满足数学学习的需求,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在这其中得到发展及锻炼.至此,在课程背景之下,教师也应该深化自己的关注度及重视度,借助多元的策略、方法、手段等,共同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发展.从而使得教育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最大化地展现教育的本质和价值等,在核心素养的带动下,使数学课程的价值和本质得到更好的展现.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的推进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本身全面、综合发展的推进有着非常大的效用.[1]在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大力推进,并已逐渐成为教学的主流,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不再拘泥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性及全面性发展的推进.至此,教师在日常课程中,一定要发挥好核心素养的导向性,使教学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和提升.第一,核心素养的渗透可以满足新课标的需求,更好地实现以生为本.在核心素养的带动下,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会积极转变和突破原本的教育思维禁锢,推动教学朝着创新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和延伸,使教育走向创新之路,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数学课程教育的需求.第二,核心素养的渗透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等,促使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如数据分析能力、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的形成,促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在思维和能力上得到锻炼,并获得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四、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解析

(一)思维缺乏发散性

数学学习在实际的开展中,需要学生的思维从简单逐渐过渡到复杂和抽象,这也是学生思维锻炼和提升的一个过程.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学习环境和氛围相同的背景下,思维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效率会更高,思维不够完善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却是非常吃力的,再加上教师在课程中所选用的教育模式比较固定和单一,导致学生在机械化的学习中很难实现思维的锻炼和发展等.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比较单一和僵化,严重缺少开放性、灵活性和发散性.

(二)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在数学学习实际的开展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要促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因此,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加大方法方面的传授,使得学生可以实现独立性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运用及实践.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高中生由于需要面临高考,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任务也非常繁重,导致学生在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上比较欠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非常不利.

(三)合作意识薄弱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只有合作学习才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但是在当前的数学学习中,大部分的学生在合作意识和互助能力方面都比较缺失,使得核心素养在实际的培养中遇到阻碍,对于学生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数学教育对策解析

(一)构建文化氛围,生成核心素养

从以往的教学情况看,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忽视的一项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生成的都是知识,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被动化、系统化,很难理解数学精神、数学内涵,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对于学生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数学文化教育的渗透,不断地改善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使教学中的缺失得到弥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比如,在讲解“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时,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探究产生更多的兴趣,教师就可以成功地借助多媒体进行导入,让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此其中,教师可以将现代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展现出来,呈现出几何体有关知识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使浓郁的文化氛围得到创设,带动学生的想象力更加具备直观性,从而生成核心素养.

(二)引入翻转课堂,生成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是新课改推动下生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来说是一次比较大胆的尝试,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算能力等,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理想选择.[2]在翻转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一定的转变.通常的学习方式是课前预习、课中解疑、课后深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现更多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教师在渗透核心素养中的优质方法.比如,在开展有关“圆的方程”这一内容的实际讲解中,教师可以进行翻转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新鲜体验.再如,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率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加以明确,对讲解过程录制微课,形成资源并上传微信当中,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起到带动作用.后续课程开展则先引导学生合作式探究,教师在结合当前真实现状予以指导.促使学生在自学和合作探究能力上得到锻炼,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拓展实践活动,生成核心素养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在实际的开展中应该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借助理论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借助实践使得学生实现知识运用.[3]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明确,开展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对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设置,让学生实现自我的表现和展现,使得学生探秘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在开展有关“圆锥曲线及方程”相关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先设置空间及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为何截口曲线会是椭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并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找寻最终的答案.促使学生在此模式下不断地锻炼思维的抽象性,积极在课程中全面参与,从而生成核心素养.

(四)设置开放作业,生成核心素养

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能使学生自我检验、自我巩固等,并且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为学生设置开放空间,促使核心素养得以生成.比如,在呈现“概率”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空间的设定,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选统计主题,在课后对所需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整理,并进行表格绘制、概率计算等,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此模式下,能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使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实现.

(五)加强专题探讨,生成核心素养

在数学核心素养中,数学建模也在核心素养中占据一定位置,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需要教师不断加大培养.[4]所以,在课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加强课程中的专题探讨,借助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升.比如,在讲解“函数建模应用”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举出实例:“假如某一天,你成了××公司的生产总监,在即将到来的×月份新型手机决定投产,前几月产量分别是1 万、1.2 万、1.3 万、1.37 万,你觉得在第五个月中可以产多少呢? 你可以预测两年之内的产量整体变化趋势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刚刚开始时会比较迷茫,不知道怎样下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函数模型的构建来解决吗?”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抽象,构建模型进行预估,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深化.

(六)注重逻辑推理,生成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5],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和逻辑性.比如,在呈现“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知识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其中涉及的两个公式进行掌握.在这其中,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公式的演变历史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这样的带动下不断地推理和思考,从而使核心素养得以实现.

六、结束语

总之,从当前的教育视域之下,高中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积极地进行核心素养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科价值得到真正的彰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构建、翻转课堂的引入、实践活动的拓展、开放作业的设置,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生成、锻炼,为学生的学习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