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学校要找准“发力点”

2020-12-30徐吉志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办学教学质量

徐吉志

六年前,笔者来到现在的农村乡镇驻地中心小学任校长,这些年来,亲身感受到了农村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也切身体会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但农村学校的窘况也依然存在:譬如学生人数在逐年减少;骨干教师留不住;师资老化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精准发力,切实促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的发展和提升呢?

一、面对学生人数减少,农村学校如何办出特色

我们学校属于一所乡镇驻地学校,收生范围辖周边23个自然村,六年前我来到本校之时有学生970余名,现有学生650余名,减少300多人,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班级。通过我们调研发现,学生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生源流转到城区学校。事实也是如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镇化学校因为随迁子女增多,出现“大班额”现象,城区学校的学生人满为患,不得不扩建或者新建学校。但近年来又不倡导合班并校,因而有个别农村学校几乎成为“空壳学校”。

不把农村学校办好,不符合当地群众的意愿,也会加剧农村学生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但要一味把资源投到农村也不可能,因为现实是有很多孩子们已经转移到城镇就学了。笔者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发展,不是让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同质化发展,而是要扎根于农村本土、着眼于城镇化发展实际,凸显农村教育的本土特色,在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中,实现农村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因此,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提升,作为农村学校本身就要把自己置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位置,立足“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办出自己学校的独有特色,让乡村教育真正成为能“记得住乡愁”的教育!如上海市嘉定区曹王小学就立足农村学校的实际,开发出了“新田园课程”,通过小神农课程、河流课程、风筝课程、武术课程等丰富的新农村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新农村儿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新农村教育散发出了崭新的泥土芬芳,曹王小学如今已经成为嘉定北部教育的新标杆!

二、面对骨干教师流失,农村教学如何提升质量

城乡差异造成的不仅是学生的流转,更重要的是骨干教师的流失。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由于教师考录政策原因,新考录的在编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教师占八成),当女教师分配到农村之后,很多人就会到城里找对象结婚生子。当农村教师服务期满之后,为了照顾家庭方便,她们就会想方设法往城里调动。而这个时候调走的往往是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教师。面对骨干教师的流失,管理者又该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呢?

首先,我们要改变当前教师考录存在的弊端,注意考录的男女教师比例要大体相当。这些教师在工作中,一旦组合成家庭,在农村工作就会比较稳定了。

其次,要大力推进“大学区制”或者“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开展的“城区名校与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发展”行动,让县区域内的优质名校同3—5所农村小规模学校组成联盟,实施城乡一体化办学。一是互派管理干部交流学习,从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师培养、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特色培育等方面对小规模学校进行帮扶,促进学校管理一体化;二是在办学设施、教师队伍、网络平台、校园文化等方面,推动优势互补,优化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资源一体化;三是在教师交流、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方面互帮互助,促进教师发展一体化;四是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和反馈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研究,对联盟学校进行捆绑奖励考评,促进考核评价一体化。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有效地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面对师资老化现象,农村教师如何专业发展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六年前来到本校时,教师的平均年龄49.6岁。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目前处于超编状态。因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多数是农转非的民办教师多,他们多数居住在农村,基本上处于不流动状态。老教师不退出,新教师分配不进来。虽然近年来老教师不断退休,也有部分新教师填充到学校,但现在教师的平均年龄还是43岁多。这种“青黄不接”的现状,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老教师跟不上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求,新教师缺少工作经验,这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提升。那么,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该如何精准发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通过调研发现,笔者所在学校75%的教师是当年的民转公教师,他们虽然理论不足,但却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他们虽然说不出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理论。这就是中老年教师的自身优势,也恰恰符合了“行动研究”的规律。因为“行动研究法”的指向就是以实践行动改进教育行为,使农村教师觉得教育科研不再是专家的事,行动就是研究,课题研究就在身边。于是,我们决定用“行动研究法”来引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实践证明,这种付诸于行动的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学术修养和教学质量。我校有一位40多岁的中年教师,自己虽然到了职称晋升的阶段,却苦于没有文章发表无法满足条件。但自从加入课题研究之后,他就开始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研究反思,并把自己的反思写下来投到一些专业教育期刊,目前已经先后有六七篇文章发表。现在在他带领下的班主任工作室也搞得风生水起。同样一位50多岁的老教师还把“办公室教研文化”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投稿到相关期刊也得到了发表。在中老年教师的带动下,刚参加工作二三年的年轻教师也都参与进来,发表了自己的“豆腐块”。仅2013年至今,我校就有20多名教师的40余篇研究成果论文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这也让老师们找回了专业自信。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管理者,面对问题不能为难发愁,要认真分析本校的特点,发挥本校的优势,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想办法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改变学校的现状,学校就一定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办学教学质量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