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改革的守望与深耕

2020-12-30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李军梅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课堂教学

■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 李军梅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和着力点。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转型,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实现国家育人目标,开平区积极摸索“教”与“学”关系转变的课堂教学改革,取得过令人欣喜的成果。但如何使课改从形式进一步走向内涵,如何运用新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使课堂凸显学科特色,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开平区在课堂教学中继续探索实践,在课改这片“实验田”中进行了守望和深耕。

立足理念,探索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即育人,成就完全的自由的人的生长。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生本”课堂以育人为主导,重视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重视综合实践能力提升,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生本”课堂就需要进行生本化教学设计。以初中语文自读课《回忆鲁迅先生》为例,老师往往会将第一个自读问题设计为:自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并旁注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根据学生阅读文本的规律可知,人物形象是结果,梳理事件、描写、细读关键词句是过程。教学应该是引领学生从过程走向结果,而不是直指结果。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规律,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设计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要坚定“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按规律设计和组织教学。

立足模型,寻找教学意义的突破关键,实现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领、帮助、管理、评价。如何让学生能够开始主动自觉的学习而不是在教师支配下的跟从甚至盲从,任务驱动就成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即将学习目标(意义)集合生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方法,感受过程体验,形成核心能力。以往课堂开始多是创设情景,主要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导入教学。而新型课堂应转变为情景导思,从情景中引发思考、生成问题、形成学习任务,从而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论证等学习过程。如我区教师讲《变色龙》一课时,找到了这样一句话:“赫留金是一个受害者。”全文围绕“赫留金是一个受害者。”“赫留金是一个受害者?”“赫留金是一个受害者!”三个标点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体会到了沙皇时期底层人民的卑微和困苦。

立足学科,走向学科教学的深层建构。学科教学的深层是什么?是学科体系的建构,是学科特点的遵从,是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初中物理课《液体压强》、生物课《生物的性状》,教师设计了实验的观察、周围世界中人和生物的观察,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运用了科学学科主要的学习方法,体现科学类学科的特点。利用“学科知识树”“思维导图”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不断梳理所学,由断点到形成思维网络,建构学科体系模型。教师重视对课程标准的自我解读,以课标为标尺,把握课堂教学意义及内容的量与度,培养学生用学科的语言表达,用学科的方式思考,用学科的方法实践。

立足方法变革,研究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组织与管理。自主与合作、探究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统一倡导的教学方式。但是如何实施,我们也在不断摸索。

我们和山东思维碰撞研究院崔成林教授研究小组合作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两人组、四人组、六人组等形式的利与弊,因校而异酌情确定学生身份名称,如以“大师、大将、得分王”代表组内学生的学习差异,避免直白称呼或ABCD 划档给学生带来的隐性伤害;以“天使、沙漏”等名称代表组长和时间管理员等,充满趣味。

我们和河南大学郑富教授共同研究开发了卡牌式游戏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卡赢分,激发学生合作欲望、培养合作能力,促成合作、展示、表达等素养提升。教师依据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开展了座位摆放实验,如环形座位、U型座位、田字座位、梯形座位等,摸索最适合多边互动的教室布局,积累了宝贵经验。

立足技术,走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新技术为学科教学带来便利,但如何使用好新技术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分析不同技术产品的优势,摸索应用新技术的有效途径。以教学平板为例,平板电脑为个性化学习和课堂中及时反馈信息提供支撑,那么,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维度、多形式的学习资料,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撑;及时收集统计学生学习信息,因问题而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利用空间开展教学、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设备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实践,扬长避短,找到适合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路径。

立足课程,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但不是唯一阵地。校园处处都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从课堂走向课程,建立系统育人课程体系,是对课堂改革更宽视角、更高站位的实践。以往学校在课堂之外开展校园活动或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存在散点式、短效、随意的问题。而课程建设主旨在于系列化增加阅历体验,提升综合能力,启迪生活智慧,磨炼道德情操。

开平区开展三环式课程建设,即以国家课程为中心环、以国家课程延展开发的校本课程为第二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特色课程为第三环。如开平小学阅历教育课程,开设绘本阅读课、梦想课堂、历史主题活动日课程、假期实践课程等,引领学生亲历、经历、阅历;大丰谷小学创建乐淘淘财富市场、道德银行、小科学家课程,开展本真教育;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投入建设机器人教室、VR 虚拟实验室、比特实验室等,大力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校本土化、系列化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成长经历,促进了学生个性化成长。

立足协作,走向片区联合的共享共生共赢。区域内教育存在地域、文化、师资、资源等诸多差异,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不可能同一步调,齐头并进。推进改革的深化必然要先进带后进,从点联线到全面提升。我区课堂改革采用了以实验校为中心的片区联动方式推进。在现阶段校长领导思路不同、优秀师资和教育设备都不够均衡的情况下,增加校际间交流,恰恰是最便捷实际的有效路径。课堂中学生要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校际间更应广泛深度开展合作与交流,采各家之长补一己之短,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共生共长。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课堂教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