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善于从灾难中汲取资源
2020-12-30娄延果
■娄延果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事件。而从教育管理看,又属于学校发展的关键事件。跳动的数字,滚动的新闻,历历在目的抗疫行动,成为了师生头脑中丰富的人生经验。
从突发事件的发展和应对中提取资源,并转化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彰显了一位校长的领导力。
管理制度建设资源
面对疫情,学校在超长假期中的应对水平和运转状况,反映了学校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特别是在疫情中学校网课的管理、人力物力的调用、开学准备工作等,成为检验学校管理水平的“试金石”。
疫情把师生健康维护的重要性提到了新高度。学校医务室的配置、餐具的日常消毒、教室的消毒开窗通风制度、每日晨检的实效、教工的体检等等,所有这些项目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水平,都可藉此契机得到全面提升。
滥食野生动物这一陋习备受谴责,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治。同样,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治理,早晚会爆发,甚至招致大祸,这就是学校发展中的“灰犀牛”或“黑天鹅”。我们需要认真检视学校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食材进货、建筑安全、管制刀具、人车混行、饮用水源等各种可能的管理漏洞,坚决排除潜在风险。
上述这些由抗疫事件衍生的制度建设资源,务必用足、用好。
信息化建设资源
网课是防控疫情期间的主要教学形式。这既是一次对学校已有信息化建设、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检验,也是一次教学方式与软硬件、学生管理相匹配适切的推进。迫切的需求,催升了教师、干部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网课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产生了自下而上的解决需求。这都是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机遇和资源。
网课大体分为直播、录播和网考三种。直播能实现师生的现场互动,需要师生共用的软件平台,配有摄像头、话筒等硬件设备。若每位同学再有一台平板电脑,就能实现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提交答案、推送资料等。录播具有可随时、重复观看的便利,但不能实现现场互动、监管、评价。网考是提前发给家长试卷电子版,打印后发给学生开考,结束时学生直接网上提交客观题的作答,主观题则按统一编码,拍照上传,教师就可网上阅卷。
特殊时期的这些探索都是学校可以借鉴推动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资源,特别是全校师生对信息化教与学需求和认识的提升,是提升学校信息化的源动力。
学校文化建设资源
疫情爆发、消亡的过程,抗“疫”的行动,一定触动了师生心灵,由此产生的思考和理性认识,无疑是优化学校文化的鲜活资源。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有自己的校训、育人目标等。抗“疫”中的人和事、是与非,一定能用来解读、例证这些文化元素,有助于强化师生对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认同。
医务人员在全力救治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中,所彰显出的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精神,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脆弱和弥足珍贵;病毒的检测、消毒杀菌、防护服的隔毒原理等可以成为科技特色学校鲜活的教学素材。
疫情中,学校干部坚守岗位,教师创造性地上好网课,师生慷慨解囊捐赠湖北,校友不惧危险冲锋陷阵。所有这一切,都彰显了人间大爱、责任担当。管理者在校内大力弘扬,就是让抗“疫”成为教风、校风建设的活资源。
校园环境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远离病毒和疾病,需要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高标准的校园卫生常态。借助这一共识,让学校的环境卫生提档、饮食卫生升级,师生的行为习惯优化,让墙壁、雕像和花草树木更能教化。
课程建设资源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教科书、师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是课程实施的三大支撑资源。而其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当下的事件、生活中的案例则是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各科教师能抓住抗“疫”过程中的人和事,经筛选、改造,就能进入课程,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国难到来,无数人逆行冲上前线,甚至还有医务工作者为国捐躯。学生自己居住的社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联防联查,保证着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这由远及近的人和事,所彰显出的民族精神、制度优势等,都是立德树人的好素材。
抗疫中,在前线冲锋陷阵,与学生居家隔离,做好家庭防护,都是对国家的贡献,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这是“家国情怀”;全民共同遵守隔离制度,舍去了个人的一时自由,这是“规则意识”的内涵硬核;疫情暴涨时,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的论断,让每一个人心里踏实,因为他们是传染病防治科学的“行业领袖”,这才是青少年应追的“星”。这些都能成为班会的好主题。
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正压防护服,消毒剂的使用和灭杀原理,病毒侵袭人体的致病机理等都可进入理化生课程;国家诊疗方案的版本不断更新,基因测序的快速完成,对病毒来源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一时还难以找到治毒的特效药等现实,无不反映着科学的本质、发展与局限;科学家夜以继日,努力揭示病毒结构、致毒原理,为防疫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彰显了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课的好素材。
人类历次与瘟疫的斗争,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对科学、卫生、检疫事业的贡献等,是思政、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的好选题。
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在疫情发展中,得到了再度审视。人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生态环境教育的好时机。
总之,新中国七十年的建设成就早已证明,历次灾难不仅能被战胜,反过来都强劲推动了社会治理和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的道理,一所学校要善于从关键事件中,汲取经验和资源,推动自身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