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佩青教授辨证论治不寐经验举隅

2020-12-30李诗妍张佩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方药舌质龙骨

李诗妍,张佩青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0 引言

不寐是以顽固性不眠缠绵反复为临床症状的一种神志病,即一般所谓的“失眠”,中医学上又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临床常见难以入睡、时醒时寐、寐后易醒等,严重时将危害现代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3]。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增大,导致思虑过多, 并且常见饮食肥甘厚味。同时快节奏的生活容易出现情绪焦躁等情绪变化,以上各种因素交织,导致出现不寐的症状[4]。吾师张佩青教授是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黑龙江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在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第一线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5]。随师学习侍诊,深感张佩青教授治疗不寐效果显著,获益匪浅,兹将吾师治疗不寐病案总结一二,供同道分享名医诊病辨证用药之魅力。

1 病案举例

1.1 病案1

牛某,女,55岁,哈尔滨市人,2018年12月21日初诊。主诉:反复夜不能寐1年,加重1个月。既往无其他病史。现患者自述入睡困难,睡时多梦,醒后疲倦。平素精神紧张,伴焦虑,且情绪不佳,时常胸闷不解伴口苦口干,并见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时有膝关节酸痛及左足跟疼痛。夜尿3次,大便1日1行。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心肝火旺。治宜通阳泻热、重镇安神。方药:柴胡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 麦冬20g、半夏15g、黄芩15g、白芍20g、枳壳20g、川楝子15g、川芎15g、夜交藤30g、五味子20g、骨碎补20g、枸杞20g、远志15g、杜仲20g。上7付,日2次,水煎服。

2018年12月28 日二诊:服药7日,症状好转,入睡困难改善,情绪渐佳,口苦口干稍好,仍时有多梦易醒。夜尿1-2次,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方药:续服前方14剂。

2019年1月11 日三诊:服药14日,现入睡较快,睡眠质量较好,无多梦易醒,口苦口干好转,情绪较佳,无胸闷烦躁。夜尿1次,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患者症状基本好转,嘱其平素控制情绪,停服中药汤剂,观察后续,不适随诊。

1.2 病案2

张某,男,81岁,哈尔滨市人,2019年1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夜不能寐1年,加重1周。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7年前曾因夜不能寐于本院门诊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后好转,未复发。近1年劳累后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多梦盗汗,后背发热,手足心热。近1周不寐加重,常见心烦焦躁,腰膝酸软,乏力。夜尿3-4次,大便1日1次,便干。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为心肾不交。治宜调补心肾。方药:柴胡20 g、生龙牡各30g、麦冬20g、半夏15g、生地20g、白芍20g、当归20g、柏子仁20g、天冬15g、夜交藤30g、五味子20g、黄芩15g、川芎15g、熟地20g、地骨皮15g、珍珠母30g。上14付,日2次,水煎服。

2019年1月18 日二诊。服药14日,不寐症状减轻,睡眠治疗好转,时有多梦盗汗,发热渐好,仍有腰膝酸软,乏力。夜尿2次,大便恢复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方药:续服前方14剂。该患者服该14付汤药后自愈,未复诊。

1.3 病案3

葛某,女,53岁,哈尔滨市人,2019年1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夜寐不安3个月余。既往无其他病史。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夜间口干唇燥,目干涩,胃部不适,时有反酸,腰痛乏力,平素情绪不佳,心烦易怒,夜尿1次,大便1日1次,便干。舌质淡紫,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辨证为肝郁化火,心肝火旺。治宜通阳泻热、重镇安神。方药:柴胡20g、生龙牡各30g、麦冬20g、半夏15g、黄芩15g、白芍20g、川楝子20g、生地20g、姜黄15g、郁金20g、夜交藤30g、五味子20g、桃仁20g、茯神20g、代赭石30g、党参20g。上7付,日2次,水煎服。

2019年1月11 日二诊。服药7日,现睡眠稍有好转,服药后胃胀,反酸,嗳气频,情绪渐佳,夜尿1次,大便正常。目干涩好转。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方药:前方去郁金、五味子、茯神、党参。加陈皮20g、干姜10g、白蔻仁10g、厚朴20g、枳实20g、柏子仁20g。上7付,日2次,水煎服。

2019年1月18 日三诊。服药7日,现睡眠略有好转,胃胀,反酸减轻,饱食后嗳气,打嗝,睡眠差,时有目干涩不适,夜尿1次,大便正常。舌质红,苔滑,脉弦细。方药:前方去黄芩、川楝子、生地、姜黄、厚朴、枳实、桃仁。加枳壳20g、竹茹15g、党参20g、枸杞20g、菊花20g、柏子仁15g、远志15g。上7付,日2次,水煎服。

2019年1月25 日四诊。服药7日,现睡眠好转,睡眠质量好,无多梦易醒,胃胀反酸好转,时有嗳气,偶见右胁肋胀痛,或有口苦,心烦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方药:患者不寐症状好转,精神状况可,停服中药汤剂,改服宁神灵颗粒1袋,日2次冲服。

该患者1周后复诊,状态良好,嘱其平素保持良好心态,饮食节制,作息规律,停服宁神灵颗粒。

2 按语

吾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为本病临床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证多属心肾两虚、心脾两虚;实证则多属阳亢实热、血瘀及痰浊内扰。《灵枢·邪客》中提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阴阳已通,其卧立至。”为本病的治疗准则,阳盛浊阴而阳不入阴者,泻火以滋水,即所谓《灵枢》中的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不寐的病因不外乎情志失调,或过思劳倦,或心虚胆怯,或暴受惊恐,又可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久病年迈等因素所致[6]。其病机多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致使心神失养或扰动心神而不得安卧。肝藏血,主疏泄,若情志失调,肝气郁而化火,扰动心神而不得眠。胆附于肝,主决断,若心虚胆怯或突受惊恐,则夜寐不安。若肾精耗损不能上奉于心,致使心火亢盛;或五志过极,心火过盛不得下交于肾;或肝肾阴虚,相火妄动,以致心肾失交,神志不宁,因此不得安寐。吾师认为,不寐辨证中固然可分为虚证、实证两证,但临床由于病情大多错综复杂,少见单纯虚证或者单纯实证,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临床观察中其病机以肝胆郁热、心气不足者多见[7]。胆腑热则痰气扰,心不足则心神浮,因而心神不安,夜寐不宁,故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柴胡、黄芩、桂枝、半夏、茯苓、半夏、大黄、生姜、大枣、铅丹、龙骨、牡蛎、人参组成。此方用柴胡、黄芩、大黄以疏解肝胆郁热,又用人参、大枣、龙骨、牡蛎、铅丹以益气敛神、镇惊。复用桂枝、半夏、生姜以温阳化痰利湿,散与敛、通与补、温与清共用于一方,用药虽杂而结构严谨,配合巧妙,是对症施治之剂[8]。又因铅丹此药有毒,服后易出现胃部不适、呕吐等不良症状,故将铅丹去之。目前,常因生活节律不佳及精神负担大,现代人群不寐症状十分多见,而西药在治疗上又存在一定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张佩青教授用中医辨证治疗不寐,效果显著。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或者生活节奏加快等各种原因导致不寐。长期的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可能会导致各种代谢类疾病等。然而,很多人经常性地忽视这种病症,通常都是经历了长期不寐的困扰才选择于医院就诊。通常患者对于治疗睡眠的西药都有一定抵触性,并且西药在治疗本病的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依赖性。中医药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具有西药难以取代的优势,与西药有很大的互补性,可弥补西药治疗的缺憾。因此,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不寐,可以使患者早日远离睡眠不佳带来的痛苦,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方药舌质龙骨
架龙骨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智能算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数据挖掘
龙骨中的秘密
典型VLGC舭龙骨结构设计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