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探究活动中幼儿实证意识的培养*
2020-12-30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教学研究室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教育教学研究室 李 臻
实证指实际的证明、确凿的验证、确实的证据。实证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如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实证意识呢?我们在动植物探究活动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探究具体的动植物,获得真实的感知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动植物探究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具体的动植物,发现其特征、生长变化、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等事实,获得对动植物真实的感知经验和体验。
A园种植了小草、小麦等草本植物和桃树、杏树等乔本植物;草丛中有西瓜虫、蚂蚁等节肢动物,蜗牛等软体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班级里喂养了爬行动物——乌龟、鱼类——金鱼,户外饲养了孔雀、小鸡等鸟类和兔子、羊等哺乳动物。丰富的生物类群为幼儿探究真实具体的动植物提供了有力支持。
西瓜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教师带领小班幼儿寻找西瓜虫时问:“你在哪里找到的西瓜虫?”孩子们纷纷说在土里、草丛里、石头下面,他们在实际的寻找过程中感知了西瓜虫的生存环境。更有趣的是他们发现身体分节的西瓜虫被触碰后会团成球,变成“西瓜”。这些真实的感知激发了幼儿对西瓜虫的研究: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
蜗牛在幼儿手上缓慢地爬行,教师问:“你有什么感觉?”孩子们说:“软软的,粘粘的,很痒,粘液有点凉。”孩子们与蜗牛亲密地接触,获得了蜗牛作为软体动物带给自己的特别感知。
在冬天观察树木时,孩子们惊奇地发现桃树、苹果树的枝条上有芽孢,难道冬天树木要发芽?这一发现与孩子的原有认知产生了冲突。随着持续观察,他们知道了这是冬芽,等春天到来,有的会发育成花,有的会发育成叶。
幼儿在观察身边实际动植物的过程中建构了有真实感知经验的事实性概念,幼儿的实证意识在实证的探究过程中悄然萌芽。
二、基于探究实践,发现和提出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幼儿对动植物的观察、种植、喂养的实践活动最能引发幼儿产生探究问题。
A园,在一次种植大蒜活动中,大部分幼儿按照日常的观察印象将大蒜瓣尖朝上种在了花盆里,但有一名幼儿将蒜瓣尖朝下倒种在土里,尾部暴露在空气中。这颗大蒜能发芽吗?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引发了他们探求答案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展了大蒜半埋正种(将蒜瓣尖朝上半埋在土里)和半埋倒种(将蒜瓣尖朝下半埋在土里)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半埋倒种的大蒜最终干瘪了。
幼儿在喂养乌龟的过程中发现乌龟拉了白色的大便,为什么拉白色的大便呢?带着这个问题他们翻看了喂食记录,结果发现头一天喂的是肥肉,而平时喂龟粮后乌龟的大便是正常颜色。
幼儿的探究源于实际种植、喂养中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带着幼儿对事实真相的探索兴趣,支持幼儿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寻找答案。教师有意识地支持、引导幼儿提出基于探究实践的问题,是培养幼儿求真求实的实证意识的重要策略。
三、有依据地猜测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
《指南》对4~5岁幼儿、5~6岁幼儿提出了“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的期望。猜测是动植物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是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的重要过程。幼儿科学探究中的猜测不是随心所欲的乱猜,而是有依据的猜想,是幼儿基于认识的事实进行推测。
B园,在中班幼儿探究活动“蚂蚁的家在哪里”中,教师请孩子们猜一猜蚂蚁的家在什么地方,有的孩子说在树洞里,教师问:“你为什么猜蚂蚁的家在树洞里呢?”这个孩子说下雨的时候看到蚂蚁往树上爬;还有孩子说在幼儿园花园里看到蚂蚁,猜蚂蚁的家在土里。在接下来寻找蚂蚁的家的过程中,亮亮猜地上的洞是蚂蚁洞,因为洞旁边有土,是蚂蚁挖出来的土,还有的孩子说看到蚂蚁爬进洞中了。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根据他们的观察有意识地推理猜测,所以教师引导幼儿有依据地猜测蚂蚁的生活习性并记录下来,与观察探究的事实进行比较。琪琪在记录表的猜想栏中画下了对蚂蚁家的猜测——蚂蚁家在石头上(在“石头”上画了一些小点点),但实际观察后发现蚂蚁的家在土地小洞里(画下了观察到的蚂蚁洞:一个黑圆点代表蚂蚁洞,周围的许多小点点表示蚂蚁洞周围的土)。
基于前期实验事实的猜测与进一步实验结果的比较,幼儿在猜测与事实的冲突中建构了经验,培养了依据事实、尊重事实的实证意识。
四、固定对象,在前后对比中发现动植物变化的事实
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生长变化是幼儿探究动植物的核心经验之一,需要幼儿通过前后对比观察固定对象才能获得。
河南省地处中原,小麦是本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因此成为了幼儿探究的重要植物资源。十月下旬,A园大班幼儿种植了冬小麦,小麦的生长变化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他们每周都会带着观察记录表到种植园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观察后有几个孩子说:“小麦长高了。”为了培养幼儿的实证意识,教师追问:“你们上一次观察的是哪一株?这次观察的是哪一株?你们发现哪一株小麦长高了?”孩子们面面相觑,说不出自己具体的观察对象。面对“长相”差不多的一簇簇小麦苗,怎么记住自己的观察对象呢?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每人认领一株小麦苗,他们每人在认领的小麦苗旁插上一根有特点的树枝或竹竿,这样可以固定观察对象,便于测量小麦苗的高度。
十二月初,教师带着大班幼儿到自己班级的麦田里观察测量小麦苗。出发前幼儿说可以找到自己认领的小麦,就在棍子旁边,结果教师发现幼儿找到棍子后,随意揪住棍子旁边一株麦苗进行了测量,教师就让他们走出田地转一圈,回来再找一下刚才量的是哪一株麦苗,因为棍子旁边有一簇麦苗,孩子们就不能确定了,一会说是这株,一会说是那株。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我们为什么没有记住自己认领的小麦呢?”,幼儿说棍子旁边的麦子太多了。教师追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自己认领的那株麦苗?”孩子们想出了将麦苗夹在夹子上、给麦苗系毛根、系绳子、用石子围起麦苗等多种方法。第二天幼儿带来了各种材料,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标记认领的麦苗,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调整方法,如瑶瑶把毛根弯成了一个圈,一手把麦苗捋直,一手把毛根套上。有的孩子在麦苗根部系不牢毛根,他们就学习了瑶瑶简单又不伤害麦苗的做法。最终,每一个幼儿都用各种标记锁定了自己的观察对象,每周他们都会带着自己的观察记录本记录认领麦苗的变化。
固定观察对象一方面增强了幼儿观察、照料动植物的责任感,一方面为幼儿通过连续观察获得动植物生长变化的事实提供了保障,使幼儿在持续观察中获得的“长高了”等结论是建立在对同一对象前后对比的事实逻辑上,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严谨求知的实证意识。
五、仔细观察,如实记录探究结果
幼儿对动植物的自发观察常常较为随意、缺乏目的性,因而获得的观察信息也较为模糊、笼统、零散。初春时节,B园桃花盛开,引来中班幼儿驻足观看,教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纷纷说桃花开了,教师接着追问:“美丽的桃花盛开了,你们知道一朵桃花有几个花瓣吗?”有的孩子说不知道,有的孩子随意地说“5瓣”。
为了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获得准确的事实,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师为幼儿设计了观察表,表中设置了桃花的颜色、花瓣的数量、花蕊的颜色、外形等项目。在认识了这些项目后,教师和幼儿又来到桃树下,每个幼儿认领一朵桃花,在花的枝条上系上自己的标志牌,接下来根据观察表上的项目内容仔细观察认领的桃花。观察后,幼儿发现桃花的花瓣有5瓣的,还有6瓣、7瓣的。记录表使幼儿的观察更有目的性,记录表上的项目引导幼儿更细致地观察桃花,更准确地认识了桃花颜色、外形、花瓣数量等特征。除了使用观察记录表,教师们还会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有新的发现?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事实和证据。
幼儿在记录中也存在随意性的问题。对于中大班幼儿来说,不能如实记录的主要原因是“画我所想而不是画我所见”。怎样引导幼儿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上述分项观察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引导幼儿结合观察记录再次指认观察对象,幼儿就会自我修正不符合事实的记录。现场记录也是教师们引导幼儿如实记录的有效方法。教师为幼儿创设田间地头记录的条件,将树干、树墩放置在种植园周围,便于幼儿坐下来将现场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
六、科学观察,获取准确信息
幼儿运用计数、比较、测量、描述等方法探究动植物,获取具体、真实、准确的信息,为探索发现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变化规律提供确凿的证据。
运用计数的方法探究动植物的数量特征,有利于幼儿通过观察数量发现动植物的多样性或变化规律。如大班幼儿种植的小麦成熟了,自己认领的小麦结出了沉甸甸的麦穗,每个麦穗有多少麦粒呢?孩子们进行了计数,结果发现有66粒的、45粒的、76粒的、82粒的。通过计数孩子们发现看上去差不多的麦穗,麦粒数并不一样。
测量是获取具体量化的动植物观察事实的主要方法。但是A园中班幼儿还不会测量,在探究动植物的过程中幼儿又遇到了自己种植的植株有多高的问题,于是幼儿“发明”了用手掌与植物比较的方法:将手掌竖起来贴近蒜苗,看看蒜苗长到了手的什么位置。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先在自己手掌上标记蒜苗的高度,然后在拓画下来的手印相应位置上做标记。中班教师为每个孩子自制了“彩虹尺”,彩虹尺以厘米为单位设置了若干横格,5个格子一种颜色,孩子们将彩虹尺插到自己认领的蒜苗旁边,每次观察蒜苗的生长变化时,将蒜苗叶片捋直了,看看蒜苗长到了彩虹尺的什么位置。彩虹尺格子边上的数字满足了部分识数幼儿的需要,幼儿逐渐发现了彩虹格与数字的关系。
描述动植物的特征能帮助幼儿仔细观察,使幼儿的观察印象更清晰、更具体,更符合事实。在具体观察活动中教师常用“像什么”“什么样子”“什么形状”等提问语引导幼儿描述动植物的特征。A园,在小班观察萝卜的活动中,桐桐兴奋地对教师说着自己的新发现:“老师,它还长了须须!”教师问:“萝卜的须须像什么?”桐桐说:“像爸爸的胡子!像小兔子的胡子!”
七、根据观察和记录的事实得出结论
根据观察记录的信息表达交流、得出结论是动植物探究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把观察记录信息转化为证据,根据事实证据得出结论。如孩子们发现乌龟拉白色大便的头一天吃了肥肉,而吃龟粮拉的大便是正常的颜色。是不是因为吃了肥肉拉白色大便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们隔天分别喂乌龟肥肉和龟粮,做了三次实验,观察和记录的结果与第一次的发现是一样的,重复实验排除了观察信息的偶然性,使相同的观察信息成为证据——根据重复实验的事实孩子们确认:乌龟拉白色大便是因为吃了肥肉。
“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是《指南》有关探究能力的典型表现。如何引导幼儿在动植物探究活动中获得这些经验呢?幼儿园大班幼儿种植小麦后,每周都会观察麦苗的生长情况并在记录表上记录麦苗的高度和当天的温度。从秋天到冬天,天气温度逐渐降低,麦苗的生长速度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引导幼儿发现麦子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呢?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统计麦苗不同时期生长高度的活动。教师为幼儿制作了温度和高度的二维统计表,每组幼儿选出一本记录清晰的观察本,将每次记录的时间、温度和麦苗的高度分别整理在记录表的横栏和对应的纵栏中。通过统计,孩子们发现冬天温度降低后麦苗的高度几乎不变,有的停止在14、15厘米,有的停留在16、17厘米。对日常观察记录的统计让幼儿清楚看到了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幼儿根据事实证据得出了“温度降低后小麦会减缓甚至停止生长”的结论。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支持、引导幼儿经历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探索事实、发现事实、依据事实的实证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实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