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有效培训机制的建构*

2020-12-30侯新旺杨使兵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合肥230601合肥市琥珀中学安徽合肥230061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思政培训教师

侯新旺 杨使兵(合肥市第一中学,安徽合肥 230601;合肥市琥珀中学,安徽合肥 230061)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等现状,对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以及专业化发展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为思政课教师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很大挑战。适应时代要求,建构“规划—实施—评价”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科学设计培训内容,丰富创新培训形式,保障培训有序开展,巩固夯实培训效果,是促进思政课教师素养结构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有效途径。

一、内容上,坚持与时俱进,精准规划任务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在“六个下功夫”,在2019 年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又对全国思政课教师提出“六要”以及推动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使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育什么人”“为什么师”“上什么课”有了明确方向和根本遵循。基于此,培训组织者要对标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如何“育人”“为师”“上课”的系统性顶层设计,统筹安排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与形式。同时,以教师发展现实需求为导向,开展先期调研,进行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与现状的问卷调查,深化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贯通,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统领的成体系、分阶段、重落实、有评价的3—5 年为一个循环周期的全域思政课教师总体培训规划。

理论引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新课改、新考改、新课标、新教材接踵而至,议题式教学、活动型学科课程、深度教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单元教学等新词层出不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思政课教师既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又需要改变行为、实践创新。合适的培训既要有抽象理论的引领,也要有具体教学行为的帮助,使思政课教师既能抬头望天,又能脚踏实地。培训组织者尤其要注意教师不是生活在概念和理论中,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思政课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培训规划的设计必须针对思政课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实现教学目的却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哪里、陷入“教书”却走不进“用书教”的现状进行突破。总之,能帮助思政课教师在实践中成长,让其潜能释放的培训,才是适合的有意义的培训。

二、形式上,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样态

构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训新模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的要求,利用当地高校教育教学资源,设立以市为基本单位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一体化建设,依托高层次大学、党校等师资资源培养一批高层次教师队伍,推行大学思政课专家与中学思政课教师“青蓝结对”工程,建立常态化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交流机制,建立思政课教师跨学段“手拉手”备课机制,促进思政课一体化发展。尤其要让大学丰富的教研资源下沉,如面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建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学基地”等,这既有利于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又能为思政课教师打破学段壁障、相互交流借鉴与学习提供有效保障。

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两种培训模式各具特色。线上培训自上而下,为教师提供多种菜单,“必修+选修”相统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更多是国家级与省级的集中统一线上培训,国内疫情暴发后,为减少聚集、规避感染,更多形式的线上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并呈现组织下沉态势。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式培训、混合式研修将成为教育新常态。相比于线下培训,线上培训辐射面更广,且有利于节约培训成本,包括时间、精力、经费等。今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正深刻改变着教育培训的方式,思政课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迎接和适应丰富多样的线上培训。当然,在沟通互动方面,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存在差距,虽然线上培训在技术层面已设置交流方式,如对话框留言等,但线下培训的交互式反馈更具灵活性和活力,现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充满思维碰撞式的对话、生成精彩观念等思维产品是线上培训不可比拟的。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多元载体,如当地中学思政名师工作室、思政培训基地、学校公开教研活动等平台,邀请思政学科领域在全国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来本地讲学、授课、交流,以精准把握思政学科学术发展前沿,提高受训教师学科理论素养。在“走出去”方面,组织思政课教师在国内考察调研,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思政课骨干教师有机会海外研修访学,倡导思政课教师参加全国有权威有影响力的教研活动、地区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活动、“市—省—国家级”思政学科教学比赛观摩等。如,浙江教学月刊社主办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和发展研讨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主办的“全国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卓越课堂观摩及研讨会”等一系列高品位活动值得本地思政课教师有选择性地参加。

三、组织上,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有序推行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一线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普遍较重,各级各类培训交叉叠加甚至重复,会大大增加教师负担。基于此,要健全协调沟通机制,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将“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集中统一培训和校本培训、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督导培训组织者有序实施;同时,推行思政课教师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真正使培训做到科学合理、适时恰当、减负增效。

共性培训与个性培训相结合。改变教师,全世界使用的相同方法是教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定向发力,全面实行思政课青年教师上岗培训、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制度,实现培训分批、分级、分区、分类与全覆盖,不断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如,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任务,对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六要”要求,当好领路之师、宽仁之师、创新之师、博学之师、守正之师、魅力之师,这是所有思政课教师的必备素养和综合素养,需要纳入到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公共课”“必修课”中去。另外,应积极开展有针对初、高中毕业班思政课教师的中、高考专题培训,有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指南培训,有助力骨干教师成名成家的高端研修培训,等等。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不同层次的思政课教师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为指归,提高培训针对性。

在操作层面,推动各类培训落地实施,需要提前协调联系好如网络教研平台、名师工作室、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等主体,提高其培训实施运作能力,包括培训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活动的准备与实施等,以保证培训活动正常开展。

四、评价上,开展合理评价,巩固培训效果

培训提质增效离不开合理的评价机制,评价不是培训的终结,而是改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手段。线上培训一般都会设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提高专题培训的实效性。从线下培训看,可尝试开展以下评价:

撰写培训反思并开展基于反思的教学实践。培训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高质量的培训必然能触动教师,鼓励思政课教师及时撰写培训反思,通过美篇与简书等技术手段记录培训感想和心得,有话则长,少话则短,并将所思所想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培训中掌握的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技巧等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从而悟出培训内容的本质与精华,这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教师政治素质和专业境界提升的重要路径。

举办能有效激励的基于培训主题的比赛。通过赛事来检验培训效果是一种可行方式。如,举办如何提高命题水平的培训讲座后,开展基于命题技术提升的原创命题大赛就是有益尝试;同样,在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等领域的专题培训后举办匹配的赛事也是如此。这既能检验培训效果,又能丰富教研活动,还可借助受训教师提供的参赛作品成果为其评优晋级等提供材料支撑。

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个案跟踪调查研究。建构有效的培训机制,最终要回归到教师成长、教师个性素养的研究上。成长永远在路上,教师专业发展是其专业化素养结构不断扩充与更新、提升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在系统培训的过程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案例分析研究,通过跟踪调查职初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既能探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也能总结培训机制的经验与不足。

总之,“规划—实施—评价”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聚焦“培训什么”“怎么培训”“怎样培训好”系统性问题的解决,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有序实施为根本、合理评价为保障,发挥培训综合效益,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形成个性化发展特色,提升全域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

猜你喜欢

思政培训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