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景观的参与性设计方法研究
2020-12-3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贺 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 绪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五个认同”中的“文化认同”战略思想。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与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放眼国内,不论是城市景观建设的数量或是场地规模都较以往来说都是高峰时期,但“同质化”问题严重。在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设计往“批量化”发展,多数城市为追求政绩或是经济效益,没有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盲目建造与之短时间不匹配的城市建设项目,劳民伤财,这些不仅带来的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也导致了城市面貌的“同质化”。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人民参与讨论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优秀的设计作品”成为人们的需要。尽管不少城市地标景观能够突显其地域性,但多数的设计不存在差异化处理。城市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展示窗口,在经济的展示和文化的传承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城市广场设计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优秀的广场设计作品被大众所喜爱和赞扬。
本课题以人性化的尺度来考虑广场景观设计,考虑人与景观两者之间的互动性,通过该设计,让人挣脱办公的束缚,给人们回归自然般的体验,工作之余,能够欣赏优美的景观、畅游在舒适的场地中。考虑场地的文化属性,服务周边办公人群及居民。研究目的在于提升人与景观互动关系,改善城市环境、寻找现代城市景观新的发展方向。
一、以一位城市旅游观光者角度来说,在广场景观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传统的木雕文化元素。并回归到人性化的尺度,合理掌控场地空间尺度,避免巨大化的硬化处理,唤起人们对广场的使用意识,成为全新的公共场所,给周边办公、旅游观光者提供一个交流意见、联系情感的港湾和安全岛,使之成为一处在城市忙碌、网络复杂中享受城市庇护的场所。
二、传统的景观设计多先始于视觉,城市景观发展至于今,并不缺少优秀之作。所以将设计加入多的感官,减少人们对广场体验的局限性,将社会性、历史性融入的同时以艺术性手法加入文化元素,营造出一个新的城市橱窗。
2 国内外城市广场景观的发展现状
在传统的国内外的环境意识里,广场是没有明确概念的。国外在许多的城镇当中,广场是被附属于城市中心区的教堂和政府的,人们往往都是利用周边空地作为日常休闲或者集市的活动场所;其地理位置使其天然拥有政治属性。在中国,因为传统的城市格局局限,前期几乎是以街的形态为主,其城市肌理发展全然不同,传统市镇并没有市民广场的概念,市集作为人们日常活动场所,充当了广场的功能。因此,市民性、公共性的广场在国内外是没有明确概念的。那么这样一个概念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又是出于什么目的而引入?
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到来,“景观都市”这一概念被提出。巨大的城市规模、复杂的人口分布,以及逆城市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国内外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多数认可“景观城市才是至今乃至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的必然需求”。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提出“建筑不再是城市秩序的首要元素,城市秩序逐渐地由薄薄的水平植物(景观)平面所界定,景观成为首要元素。”而我国随着新时代建设的发展,城市化妆工程变得频繁了,广场作为一个城市环境的展示舞台,不仅仅是要求广场功能能够满足公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也在于突显当地优良社会秩序,当然也是使个体在社会中得到认同感。
2.1 国内案例
我国从周开始到唐朝基本是按照《考工记》里的记载来建造城市,大多为里坊制,城市中唯一算得上是广场的只有商业易货市场,而且其营业时间政府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唐朝以前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夜市。宋朝以后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商业街和通宵营业的店面开始大量出现,不过以服务市民生活的广场却不常见,更多是在固定节日,庙宇等一些公共性建筑承担了广场的职责。有文献记载,唐时芙蓉园每年会有一次向普通百姓开放,总的来说,“广场”这个明确意义上的居民公共活动场所是不多的。
2.2 国外案例
古罗马时期,广场这一概念开始出现。罗马帝国时期因为政治需要,许多纪念性广场诞生了,它们无一不是为了彰显当权者统治阶级其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而修建的。广场的建造者会考虑如何营造纪念性,当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的时候纪念性就产生了。任何与人尺度相近的实物产生不了这种作用,于是有了方尖碑这样又高又细的建筑和环绕着广场的高大体量的建筑物。广场所要营造的氛围决定了广场内元素的使用。
3 景观与城市景观
3.1 基本概念与理论
对于“景观”一词诠释非常广泛,在西方国家的文化环境里用“landscape”来表述。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两种:一、指的是自然景观;二、指的是人文景观。肯尼斯·卡瑞克(Ken⁃neth Craik)还以属性(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和尺度为标准对景观进行了模式划分(Envi⁃ronmental Display)。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则可以以哲学思想来划分:“景”即自然客观存在的景象;“观”则表达了人由感官感知后的现象,是之于前者存在而引起的实践感知。1979年《辞海》中第一次收录了“景观”这一个名词,“作为一般概念时泛指地表自然景色;而作为特定区域概念时专指自然地理区域;作为类型概念时指的是相互隔离的区段,如荒漠景观、草原景观等。”
城市景观要素在包括了城市自然景观要素之上加入了人为创造的景观要素。城市是历史的积淀,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过程。在城市演变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肌理。因此,城市景观只是一个过程,没有最终结果。
城市景观(Urban Landscape),是风景园林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广义上认为“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集的特定的城市环境中固有和创造的自然和人文之美,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性、愉悦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涉及范围和内容非常宽泛。
(1)场所精神
场所指的并不是我们平时简单理解的与社会作用的环境或背景。建筑学科对它的释义:“场所”指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的结合体,反映了在特定的地点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以及环境特征等。因此它不是客观的形体,也是可以理解为一种蕴藏精神、情感与记忆的“容器”。
(2)人在景观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景创造家园,在长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场作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不仅功能上追求舒适人性化,在景观上也不断追求新颖美学形式与丰富的观赏愉悦性,如在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带给居民体验娱乐的功能。因此,城市景观实践中,人在其中占据中心地位,正如创造广场是为了居民们,那一切设计的标准就是满足人在这一场所中的需求。
“人需要象征性的东西,也就是表达生活意境的艺术品。”广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建筑空间上的情感表达,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广场、建筑空间中文化的传承,更是城市之魂——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呼应。
4 参与性设计方法
4.1 中国古代造园中的介入启示
提起中国古典园林无不联想到,移步换景,诗情画意的意蕴以及意境的融揉。据历史记载自魏晋起,园林设计手法不断丰富创新,沿袭至今,仍被推崇沿用。在如今的景观设计、建筑方案中不少采用了这些手法。为了体现中式的氛围,我们设计师往往也会从古人的书画中获得灵感,这些“东方的、中式的”设计也为大众所推崇、喜爱。
研究古典园林,我们可以把古代造园特征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空间营造手法:指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多变的体验感。我国不论皇家大型园林或是私家园林,常用的空间营造手法有:借景、框景、添景、夹景、漏景、对景、小中见大、欲扬先抑等,从而创造空间上的丰富体验,让观者有兴趣。二、营建材料:在园林的植物配置、铺装、水体等。三、建筑物与构筑物。四、反映传统观念的文化意向:如表示官运亨通平升三级的“瓶生三戟”铺地图案;表示“玉堂富贵春”的植物配置;表示古人作诗情趣的曲水流觞等。
4.2 地域性特征的启示
地域性公认的释义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还地域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它包括了一个地域范围内,由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结果与遗存状态。
地域性之于地理空间之上还可以理解为:一个地方的标志形象,不同的地理环境所造就的人文习俗各不相同,例举一个不恰当的现象,提起重庆这个地名人们会立刻联想到火锅、山城这些代名词;提起东北人们大多想到豪爽;江南则会联想到“烟雨朦胧”“如梦似画”……这些“刻板形象”也可以一定意义上区分了地域之间的差异,就设计来说,打造地标级的作品许多都由地域特征入手,根据地域性特征将城市文化、气候、历史文化、城市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城市审美情趣综合进行分析研究,再加上人文地理因素结合,使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同时提高居民对城市特色文化的认同感,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4.3 参与性设计方法
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展开:一、明确地理位置;二、文化自信,特定的文化元素融入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文化认同感的增强;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减轻城市生活压力。广场设计除了满足人们日常活动功能以外,也可以是一个环境和展示性的舞台,是个体在社区空间内彰显信仰、言论自由的场所。它是当地社会秩序的显示,是人与人、市民与当权者之间关系的反映。新时代下、公共广场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休闲和唤起人们环境意识的场所,它更是唤起公民意识的场所。
5 结论与展望
在如今城市景观背景下,我们不乏在优秀的设计看到设计者对“人性”的关怀,对小尺度的把握,和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照……但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讲,不仅仅是对城市居民的关怀,也需要关怀城市本身。在景观设计中,首先应该提取归纳该地区文化习俗,当地的标志化的文化元素,使其具有该城市的地域属性、与文化属性,只有把文化加入到设计中才能够更生动的展示设计的魅力,增强其感染力,与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