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爱上思政课—来自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的校本实践

2020-12-30周智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211103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研组南京市思政课

周智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 211103)

如何上好思政课,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思政课教师,是我组教师一直以来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初心。我组教师始终立足课堂,不断创新,增强思政课的学科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思政课,学校政治教研组也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团队。

一、立足课堂阵地,提升课程魅力

1.构建课堂模式,提高课堂实效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组建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课“四有”课堂模型,即“有形——设计课堂结构,有神——凸显关键元素,有根——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有魂——彰显立德树人”。

有形的课堂搭建骨架,有神的课堂富有韵味,有根的课堂培育素养,有魂的课堂立意高远,四者有机统一的思政课教学深受学生喜爱,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我组教师秉承“守正出新”的校训,在平时教学中,每节课前都会进行新闻播报,每次2名学生,先播报重大时事新闻然后进行点评。学生没有上中学之前,很少有看“新闻联播”节目的习惯,来我校后,经过三年或六年思政课的学习,养成了关心社会、生活的习惯。

在南京市、江宁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我组思政课教师积极进行教改实验。1997 年起,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2000年起,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构建学习共同体;2008年起又进行了整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此外,我们平时还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模拟法庭、学习竞赛等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驱力。

3.开展课题研究,指导教学实践

为把教学引向深入,破解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我组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并运用课题成果指导思政课教学实践。

近年来,组内教师先后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中学生素养教育的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心理—道德教育’思想在观照初中法治意识模块课程建构与实施中的研究”及南京市级规划课题“基于‘法治意识’培育的高中政治整体教学案例研究”“提高课堂讨论实效性的研究”等10 余项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增加了教师们对思政课的理性思考,提炼了经验,提高了科研能力,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思政课建设。

二、开展课外活动,激发课程活力

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仅靠校内课堂是不够的。为此,我组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开展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的课外活动,不断激发课程的活力。

1.开展公民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我组教师积极开展公民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仅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而且提高了自己的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增强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我校师生开展的“关于东山外校到东山城区公交稀少问题的研究”及“江宁区南朝石刻保护现状研究”公民法治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先后荣获南京市一等奖,其中“关于东外到东山城区公交稀少问题的研究”还获得江苏省一等奖;万丽萍老师执教的“保护南朝石刻 我们在行动——中期汇报交流”一课,荣获全国现场展示课一等奖。

2.开展特色活动

我组教师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法治小品比赛等特色项目研究。如:先后开展了国家安全小品比赛、国家安全小报评比活动;每年五月举办法治小品比赛,目前已举办十二届;邀请律师来我校进行法律专题讲座,开展法治小报评比等活动。

同时,我们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先后开设了“社会零距离”“青春律动”“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潜移默化中达成教育目标。

开展这些特色活动,不仅是学生所学知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与展开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想途径与具体运用,更是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过程,能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活力。

此外,本组教师每学年都会安排一定课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教师们曾带领学生寻访湖熟文化遗址、南朝石刻,走访连续多年荣获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第二名的东山街道章村社区等。许多学生毕业多年后,可能课堂上所学知识已经模糊了,但他们还会记得这些实践活动,记得思政课。

三、自觉修炼人格,增强课程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教师本身就是学生身边的现实“教材”和“案例”,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也直接影响思政课的说服力与感染力。教师如果能在教育教学中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人格效应,真正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就会自然生成对教师的仰慕之情,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我组教师自觉修炼人格,增强了课程的感染力。

1.做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有坚定信念,做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目前,组内党员教师比例超过了80%。同时,教师们自觉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共情才能共鸣,有信心才有信仰。”思政课教师对学科要有自信、有信仰,自己信才能让他人信。在紧张的初三思政课堂上,我组教师还会和学生们一起唱革命歌曲、重温红色故事、看“建国70 周年成就展”“感动中国”等视频;课后,我们会和学生一起寻找身边的“脱贫”故事,感受“中国梦 我的梦”。这些看似浪费“时间”之举,却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增强了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生长出内心的自信,滋养出可贵的家国情怀。

2.做心态阳光的思政课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我们自己和学生共同的生命旅程;作为思政课教师,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我们要传递正能量,无论周遭环境如何,无论得失与否,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始终坚守内心的阳光,过一种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让易逝的生命更有质量。

我组教师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加强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操守,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成了学校一张张流动的“名片”。同时,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保持勤奋向上的姿态,以知行统一、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思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旅程中最宝贵的记忆。

四、打造优秀团队,激活课程原动力

教师对课堂教学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素质越高,课堂驾驭能力越强,对学生的指导越到位,课堂效率越高,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效果会越好。因此,我组一直非常注重建强“主力军”,激活课程的原动力。

1.打造“鹰雁”团队

我校虽然是一所民办学校,但一直坚持“以感情凝聚人、以制度规范人、以成长激励人”,引领教师们快乐地追寻着自己的专业梦想,打造了一支以政治教研组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团队。

学校政治教研组现有思政课教师15 人,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教师1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2 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名,江宁区学科带头人5名。教研组曾于2012年、2015 年、2018 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被授予江宁区、南京市、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称号。2019 年,学校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发展示范中心被确定为南京市学科发展示范中心。组内教师想发展、会发展,主动把握机会,锻炼自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朱翠华、徐杉老师曾荣获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王谨业、万丽萍老师先后获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多名教师撰写的文章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研组被赞誉为“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

2017 年,笔者申报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周智宁名师工作室被南京市教育局确立为市级名师工作室。利用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平台,我组不遗余力地培养青年教师成长,卓有成效地开展校本研修、特色课堂等深度研究,围绕“特色课堂建设”“思政课堂上厚植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意识培养”等相关主题,重内涵发展和学科素养的提升,从而推动了学校思政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2.彰显课程影响力

优秀的教师团队,使得思政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为思政课程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成为我校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上学期,在学校开展的“我最喜爱的学科”评选中,有92.1%的学生选择了思政学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组内教师的学生也有多人成为思政课教师,有些教师还成长为学科教学带头人,真的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彰显了思政课的影响力。

我组一名教师曾经收到一张贺卡,是他2006 届的一名学生寄来的,这名学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现在是一名律师,贺卡上这样写道:“三年在东外的学习,我很荣幸遇到您这样一位好老师。在您的课堂上,政治变得不再乏味;在您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会了心理、法律、基本国情的初步知识,更学会了一种理性的思考,感谢您让我喜欢政治并有意投身政治。”这名思政课教师在欣慰之余,更感肩头的压力与责任。

总之,我校政治教研组立足课堂阵地,开展课外活动,自觉修炼人格,打造教师团队,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教研组南京市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顽皮的云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王者之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南京市长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