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典型低效现象剖析及对策
——以Around Our City公开课为例

2020-12-30陈剑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课外教学资源绘本

○陈剑

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者和实践者,笔者参加教研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多。公开课是每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因为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把课上好是永恒的研究话题。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所观摩的公开课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小学英语教学相比以往,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是教师教学设计理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变。但是,在不少教师的课堂还普遍存在着一些典型的低效现象,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帮助一线教师发现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近期观摩的Around Our City一课为例,例举出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典型低效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课型定位:关注内容分析而忽视课型探究

【现象扫描】

在本节课中,教师对本单元所涉及的核心语言项目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操练和运用。现将部分活动描述如下:

活动一:教师借助一位来自上海的朋友Tom来本地参观,要求学生使用句型“I think he wants to visit...because...”复习场所名称hospi⁃tal/bookshop/cinema/supermarket/park等,同时新授单词bank/restaurant和museum。

活动二:教师请学生回答,问路时除了使用已学句型“Where is the...?”和“How do I get to...?”之外,还有哪些句型适合?引出新句型拓展学习:Is there a/an...nearby?/Which is the way to...?/Can you tell/show me the way to...?

活动三:教师将活动一中涉及的地名放入一张地图中,同时为各条街道进行命名。接下来,要求学生先用“Where’s the...?It’s on...Street.”进行对话,然后选择一个地方,学会用“I want to go to the.../First,I go/walk along.../Next,I turn left/right at.../Then,I go/walk along.../Final⁃ly,I can see it on...”等句型,以语段的形式介绍路线。

【分析与建议】通过以上的活动呈现我们不难发现,该教师重点关注了本单元的核心语言项目,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活动都是先复习学生已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运用。很明显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定位为综合复习课,这样的课型定位是不对的。本单元为Project单元,除了具备一定的复习功能之外,更多的应该是体现项目化教学的特点。教师应该基于对单元课型特征的深度分析,为学生设立科学和适切的学习项目,使他们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项目任务,最后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只有将课型定位准确,才能科学、精准地设定教学目标,更好地落实不同课型对学生英语学习不同的侧重点和要求,从而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情境创设:关注知识学习而忽视真实运用

【现象扫描】

在本节课中,教师创设多种情境,力图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语言。教师首先创设Tom介绍家乡上海的情境,让学生学习上海的著名景点。随后,创设学生参观上海的情境,每组学生先通过参与有关上海景点的转盘游戏随机选择参观目的地,而后领取一张由上海站到达一个景点的地图,随后小组内两分钟时间讨论好路线,之后教师选择学生代表全班展示行走路线。接着,教师创设为所在班级语文老师指出参观上海景点的路线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语言支架写出一段文字介绍。

【分析与建议】以上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应该掌握的核心语言项目。针对教师设计的三个情境,我们可以有以下质疑:Tom为什么要介绍上海景点?学生为什么要去上海参观?用转盘游戏的形式选择景点参观的意义何在?本班的语文老师真的要去参观上海吗?为什么要用英语向语文老师讲解路线图?很明显,教师无法回答以上问题。之所以教师创设这样三个看似有联系却本质上毫不相关的情境,是因为过度关注语言知识,而忽视情境的真实性和适切性。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关注情境的合理性。合理性即情境是真实的或者是接近真实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功能和价值,不断提高语言的实践能力。其次要关注情境的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是一个大的情境,其中若干个小情境一定是与大情境密切相关,而且小情境中语言操练最终是为学生能在大情境中运用服务的。最后是关注情境的连贯性。也就是说,大情境下的各个小情境之间一定是前后连贯的,存在着递进关系,不是情境的简单重叠和堆砌,而应该是情境的延续和拓展。情境之间是无法交换的,在这些情境中的语言训练一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机械到有现实意义。

三、课外资源:关注独立使用而忽视整合延续

【现象扫描】

课外资源,是指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成效而使用的课本之外的辅助教学资源。现将本节课中教师借用的两个课外教学资源的内容和使用过程简述如下:

课外资源一:绘本故事

课堂伊始,教师利用绘本故事Getting Around the City导入。教师提出问题“What vehi⁃cles can you see?”引导学生观看绘本故事视频,在学生给出相应回答之后,教师引出句子“Different public places,different public vehi⁃cles!”,而后立即转入介绍自己家乡景点的活动。

课外资源二:交通灯等教具

教师在课前将所有学生分成了井字形的九个小组,每组桌上放有标注着hospital/book⁃shop/cinema/supermarket/park/museum/bank/post office/restaurant等地名的桌签。同时,在四个模拟十字路口处放上了模拟的交通灯。

在学生完成对九个地名和相关问路句型的复习之后,教师利用上述模拟城市场景,要求学生以自己所在小组的地名为起点,任意选择另外一个小组所在的位置为终点,介绍自己的行走路线。该活动结束后,后续教学进程中再没有涉及这个室内模拟的城市场景。

【分析与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师多媒体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丰富且质量较高的课外教学资源,如动画、绘本、歌曲等进入了小学英语课堂。同时,教师也能根据教学需要,手工制作不少精美的教具,这作为课外教学资源的另一种形式也为课堂增色不少。然而,在不少课堂上,这些来之不易的课外优秀教学资源却只是“昙花一现”,成了课堂上的“匆匆过客”,有时只是一种又一种资源的简单堆砌,缺少对课外资源之间的相互整合和后续的持续利用,致使这些可贵的教学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有时甚至干扰和影响教学进程。

通过上述课例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所采用的课外资源非常有利用价值。第一个教学资源是一本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绘本。该绘本故事主题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然而,教师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只是在课堂导入阶段一晃而过,未能加以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教师完全可以在后续活动中再次回到绘本故事,要求学生依托绘本语言结构,创造属于自己家庭出行方式的绘本故事,还可以在故事中自主添加语言和场景。第二个课外资源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的教具。在这样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学生能够深度体验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样可惜的是,教师只是组织了一个简单的教学活动,而后不再继续使用。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在此之后开展多种延续性活动,如组织“先说行走路线,后猜测到达目的地”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听力。也可以组织学生设计未来城市的活动,将城市内的场所和街道进行重新设计和命名,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学生:关注语言规则而忽视语言功能

【现象扫描】

本节课,在组织学生基于城市模拟情境进行语言操练的活动时,师生之间进行了如下互动: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城市场景和所提供的语言支架,介绍自己的行走路线图,先组内交流后班级展示。随后,学生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接着,教师请一名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学生在教室的模拟城市场景中边走边展示:I want to go to the mu⁃seum.First,I go along Orange Street.Next,I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s.Then,I go along Apple Street.Then,I turn left at the traf⁃fic lights.Finally,I can see the museum in my right.

紧接着,教师对该同学的展示进行评价。教师评价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其他同学“What mis⁃take did she make in her show?”学生反应默然,教师耐心讲解:We can’t say“in my right”.That’s wrong.What should we say?学生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回答on my right。而后,教师不再对该生做任何评价,继续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

【分析与建议】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学生完成展示活动之后,及时做出了评价。但教师直接关注的是学生表达中的语法规则问题,而对学生是否成功完成学习任务未做评价。客观来讲,该生的课堂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他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教室内边走动边讲解,并根据自己呈现的路线成功地到达目的地。教师应该首先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任务和怎样完成任务的,以及激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完成任务,至于其中出现的小瑕疵点到为止即可。这样,班级所有学生的关注点不只是落到语言的准确性,而会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思想性、情感性等语言本质功能和属性上来。同时,参与展示的学生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愿意积极参与后续的思考。除此之外,也为学生相互评价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

猜你喜欢

课外教学资源绘本
小满课外班
绘本
绘本
绘本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