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研究
——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
2020-12-30李黎明,沈静,王金玲等
议课人员: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黎明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 沈静王金玲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 史慧荣赵敏杰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杨芳贺嘉胡利红
指导专家: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运
课堂展示1
《搭船的鸟》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习作单元。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生活中到处都有美丽的东西,需要我们去观察。
师:对,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搭船的鸟》,跟随作者的“眼睛”看看他是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的。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作者和妈妈坐船去祖父家,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小鸟和它捕食的过程,最后妈妈告诉“我”这是翠鸟。
师:这只翠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这只翠鸟很美丽,我是从第二自然段看出来的。
生:这只翠鸟捕鱼很能干,动作很灵活,我是从第四自然段看出来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好,我们先看第二自然段,哪里体现了它的美丽?
生:“彩 色”“翠 绿”“蓝 色”“红 色”体现 了它的美丽。
师: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
生:颜色。
师:对,作者就是运用了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翠鸟的外形美。
生:“比鹦鹉还漂亮”。
师:你们见过鹦鹉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鹦鹉和翠鸟图。)
生:它们嘴的长短、形状不同,羽毛的颜色也不同……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只翠鸟的色彩写得这么准确呢?
生:因为他观察仔细。
师:对,你们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哦。我们来读一读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师:除了美丽,翠鸟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生:捕鱼的动作快。
师:想不想看看它捕鱼的视频?
(播放翠鸟捕鱼视频。)
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它的动作好快啊!
师:的确,翠鸟捕鱼的动作很快,可是作者却用文字记录了下来,请你用心读一读,边读边画出你觉得用得特别好的词语。
生:“一下子”“没一会儿”体现了翠鸟捕鱼很敏捷。
生:“冲”字不仅有速度还有力度。
生:“吞”就是说翠鸟不嚼,直接咽,也说明吃得很快。
师:还有没有像这样表示动作的词?
生:“飞”“衔”“站”。
师: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敏捷,灵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翠鸟的敏捷和灵活。
(生齐读。)
师:这么快的动作,一瞬间的过程,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清楚?
生:细致观察。
师:同学们,老师从文中挑选了一些词语,观察这些词,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行写翠鸟的颜色,第二行写翠鸟的身体部位,第三行是翠鸟的动作,第四行是捕鱼动作的时间。
师:看来,同学们也善于观察。小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细致观察发现了翠鸟的美丽和动作的敏捷,看来你们也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啊!
五、迁移运用
师:今天,老师把自己家的鱼也带来了,你们想看看吗?
(第一遍播放视频。)
师:你喜欢哪条鱼?
生:那条大鱼。
师:要想说清楚,老师建议大家先盯住一条仔细看,试着用作者描写翠鸟的方法,来说一说。
(第二遍播放视频。)
生:那条大鱼先轻轻碰一下鱼食,然后迅速躲开,停了一会,又飞快地碰了一下。
师:你们的细致观察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啊!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景物都能这样观察,比如校园的一个角落、每一次课间玩耍、每一次放学、一道美食、一片白云、一朵蒲公英……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只要去细心观察,随处都能发现可以写的东西,这就是发现美的眼睛。你想去观察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略。)
(授课教师: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 王金玲)
课堂展示2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在上节课《搭船的鸟》中,小作者在途中看见一只翠鸟,仔细观察了翠鸟的样子和它捕鱼时的动作,通过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动作的描写,让我们看见了一只美丽而敏捷的翠鸟,有趣极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家熟悉的草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们知道草地的金黄颜色与哪种植物有关吗?
生:蒲公英。
(出示蒲公英的花朵图。)
师:你看,蒲公英的花朵是金黄色的。想象一下,当草地上的蒲公英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读读这句话,找找这里哪个字会让我们感觉草地很神奇?
生:“变”。
师:对啊,原来草地的颜色是会变的,像魔法一样!让我们赶紧读读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感受变化
师:读过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了蒲公英花朵开放的时候草地就是金色的,蒲公英花朵闭合时草地就是绿色的。
四、精读课文,寻找原因
师:那么草地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作者又是如何观察的?请大家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表示时间和草地颜色的词语。
1.全班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
生:早上蒲公英花朵合拢,草地是绿色的;中午的时候蒲公英花朵开放,草地就变成金色的;傍晚,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草地又成了绿色的。
师:你回答得既准确又完整。那么作者发现了什么秘密啊?
生:在不同时间内,草地的颜色也不一样。
师:这样的草地你们见过吗?
生:没见过。
师:作者也同样好奇,于是他再次进行了观察。让我们一起再读这部分。结合刚才的发现,你能试着完成课后第二题吗?
2.交流课后练习第二题。(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生: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是合拢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是张开的;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是合拢的。
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不仅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发现了变化的原因。所以说作者的观察是非常仔细的。
3.学习细致观察。
师:如果让你来观察一个事物,你想怎么观察呢?
生:我得先想想观察什么。
师:对,先要选择观察的对象。然后呢?
生:需要多观察几次,要一段时间。
师:长时间多次地观察才可以发现变化,并且还需要把变化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的素材。
五、走入生活,拓展思路
师:这片草地是作者非常熟悉的,每天都会去玩儿,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物。(出示小猫的三个时期的图片:刚出生、出生一个月、长大后。)这是我家的小猫,你们发现我家小猫的变化了吗?
生:眼睛开始是闭着的,然后慢慢张开了。
生:毛的颜色越来越深。
生:小猫一天天长大了。
师:你们的观察都很细致,随着小猫一天天长大,它的眼睛、毛色、身长都发生着变化。这世界上不是只有小猫会长大,还有什么会变化呢?生:我也会长大;我家的绿萝也会长……
师:对啊,小动物、植物、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场景也在发生着变化,回忆一下,然后跟你的同学说一说。
生:太阳位置的变化,月亮一个月的变化,爸爸妈妈表情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选择身边熟悉的事物仔细观察,发现事物的变化,把你发现的变化记录在你的日记本上。这节课就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授课教师: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 赵敏杰)
课堂展示3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学实录
一、借助交流平台,体会留心观察
(课堂伊始,利用3~5分钟通过“交流平台”回顾精读课文中的观察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交流平台回顾了两篇课文,请大家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生:要留心观察生活,我们觉得不起眼的东西,也能写成一篇作文。
生:观察的时候要细致,只有细致才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
师:是啊,一次探亲路上看到的一只翠鸟就写成了一篇文章;细致观察还能发现熟悉的草地发生的变化,还能发现变化的原因。所以,留心观察,平常的事物也会有新的发现。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初试身手”的内容。
生自由朗读。
师:过马路的小蜗牛、搭船的鸟都是作者留心观察到的,我们前一段时间留了观察作业,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观察所得。
生:我妈最近烫发了,满头卷卷。有一天,下楼的时候我走在妈妈后边,妈妈的头发一颤一颤的,像康师傅方便面的广告。我妈骑自行车的时候,风把我妈的头发吹的都炸着……
师:说的很形象,看来真是认真观察了。
生:我发现了妹妹哭的秘密,我录了视频。
师:是吗,来我们看一看。
生:这个视频是我妹妹要吃冰糕,妈妈不让吃的视频。大家看,她先是大声喊:“我就得吃,就得吃——”一看大家没人理她,她就坐到地上哭喊,干哭没眼泪,这时候我奶奶从外边回来了,我妹妹立马嚎啕大哭,手脚并用还躺在地上……以前我没发现我妹妹这个秘密,这几次她一哭我就看着她,才发现的。
师:你妹妹真是挺有意思的。通过细致观察你发现了妹妹的秘密,真成了生活的有心人了。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你发现“初试身手”中编者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一种观察方法吗?谁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生:观察的时候除了看,还可以摸、尝、闻。
师:对。调动我们的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等感觉器官,这也是观察的法宝。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想一想,观察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
生:吃的,花朵……
师:哦,也就是说食物、植物等具体的事物可以用这种方法。请大家结合自己最近的观察所得,模仿“初试身手”写一段话,也可以模仿课文来写。
二、展示“初试身手”,评价习作片段
师:我们先分享一位同学的成果。先看这位同学的视频。
(播放视频。)
(习作片段:小乌龟的动作让人看了想要哈哈大笑,小乌龟从高处掉下来,想要再重新开始爬的时候,就像在地上撒娇的小朋友一样,可爱极了!只见它伸出又长又有力的脖子,一边的爪子使劲蹬地,另一边的爪子使劲抡,一次没有翻过去又翻一次,试了好几次终于翻了过来。)
师:结合刚才的视频,大家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
生:我觉得写得特别好,把小乌龟的动作都写出来了。
师:同学们觉得她模仿了哪篇文章的写法?
生:《搭船的鸟》。
……
师:看来大家都成了生活的有心人,下面请同学们打开72页,读一读《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请同学们把最近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者是一处场景写下来。同学们可以在“初试身手”的片段上继续写,也可以重新写。
(授课教师: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胡利红)
课堂展示4
“习作例文讲评”实录
一、回忆习作主题
师:上节课,我们写了一篇习作,谁还记得习作的要求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用习作要求评价我们的习作,也就是看看同学们的习作是否符合这三条要求。
二、根据习作要求点评习作
(第一篇习作:我的金鱼叫大金,它身上的鱼鳞金黄金黄的。大金游起来非常快,一眨眼的时间,大金就游得很远了。晚上我喂大金食物时,发现大金不吃,我就问妈妈大金是不是生病了。妈妈说大金不吃可能是睡着了。我对妈妈说:“大金是睁着眼的呀。”妈妈说:“金鱼睡觉都是睁着眼睛的。”)
师:根据刚才的习作要求,你觉得这篇小习作写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写得好,不仅写出了金鱼的名字,还写了鱼鳞的样子、金鱼的速度、睡觉的常识。
生:这位小作者观察得很细致。他特别关心自己的宠物,喂完食物还要再看一看;而且还需要长时间观察,比如“大金游起来非常快”就需要长时间地观察才能写出来。
师:这位小作者先写了金鱼的外形,再写了金鱼的动作,特别像我们书上的一篇课文——
生:《搭船的鸟》。
师:这位同学学了课文,就能把课文的写法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多么了不起呀!
(第二篇习作:前几天我和妈妈去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一盆发财树。我把它摆在我的书桌上,每天看着它长大。发财树从远处看就像一把小伞,它的叶子五片成一簇,叶子的前端尖,两边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那些刚长出的叶子是嫩绿的,用不了几天,叶子长大了就变成深绿色。发财树的树干又粗又短,像个萝卜,上面还长出许多新的枝,密密麻麻的,就像一片小森林。)
师:根据习作要求,你觉得这篇小习作写得怎么样呢?
生:这篇小习作写得非常好,因为他写了发财树的生长过程。
生:作者观察得很细致,比如写叶子“五片成一簇,叶子的前端尖,两边圆。”特别细致。
师:你评价得也特别到位。刚才我们读了一篇写金鱼的习作,一篇写发财树的习作,你有没有发现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相似的地方?
生:都是先写了样子。
师:还愿意再看吗?自己读一读,根据习作要求说说写得怎么样?
(第三篇习作:我很爱吃水果,但我最喜欢吃的是香甜可口的草莓。又大又红的草莓,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别说吃,光闻闻都要流口水。红红的草莓上有无数个小颗粒,像一个个小芝麻。草莓虽然好吃,但也要注重卫生。有一次,我早上起床后手也没洗,牙也没刷,就抓起桌上的草莓吃了起来,后来就闹了肚子。)
生:他写得很好,描写了草莓的外形。
生:小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嘴尝。
师:这篇习作和我们书上的一篇文章也特别像。请翻开语文书70页,看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小作者写的和书上的例文哪里特别像?
生:都用了品尝的方法。
生:小作者第一段写他最喜欢的水果是草莓,书上的第一段也是写最爱故乡的杨梅。
生:观察都特别细致,比如草莓“又大又圆”,书上写杨梅也是。还有“红红的草莓上有无数个小颗粒”也观察得很细致。
师:还有一位同学写的是小狗。自己读一读。
(第四篇习作:爸爸给我们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名叫“豆豆”。它是白色的,尾巴很长很长,眼睛很明亮,鼻子很小。今天早上,我看见小狗豆豆在吃饭,特别好玩。中午我和妹妹带着小狗玩捉迷藏,豆豆一下子就看见了我和妹妹。)
生:他写得很好,小狗的样子写得特别细致。
师:我同意你的看法,这位同学写小狗的外形很抓人。但是你们有没有觉得“小狗好玩”写得不过瘾?
生:我觉得他第二自然段写的小狗很好玩,捉迷藏的时候一下子就看见了我和妹妹。
师:你们都认为小作者写得很细致?贺老师不是这么认为的。我们还是来看习作例文,请翻开69页,快速浏览例文《我家的小狗》,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王子”好玩的。对比习作例文,再看我们这位同学的习作,你还认为他观察得细致吗?你会建议这个同学再写些什么呢?
生:再多写几件小狗有趣的事情。
师:如果就是这两件事情可不可以再写细致一些?
生:可以,比如他和小狗捉迷藏的事情可以再多写一点当时发生的事情。
师:我们可以按这位同学说的把小狗吃饭时、捉迷藏时的表现再写一写。可是这只小狗不是我们家的,我们也无法猜测小狗当时是什么样的。这只小狗是咱们班何沐红同学家的,请你起立,听了同学们的建议,说说小狗吃饭时、捉迷藏时是怎么好玩的。
生:那时它特别饿,就摇着尾巴跑到饭盆前吃饭,我看它很好玩,我就跟着小狗学。捉迷藏的时候,我抢走了它的食物,跑到屋里和我的妹妹藏到被子底下,小狗闻着食物的味道找到了我们,一下子蹦到了床上,把我们踩得特别疼,我们就从被子里出来了。
师:说得多好!把你刚才说的补充到你的习作里,这才叫细致。刚才我们学了这么多方法,可以写味道、动作、具体的事情……接下来咱们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修改习作并分享修改成果
(学生自行修改,挑选展示修改成果。)
(授课教师:石家庄市谈固小学 贺嘉)
议课现场
议题一: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精读课文如何教?
一议:教学内容
李黎明(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看完课后,大家可以看出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都是围绕本习作单元主题“留心观察”展开的。“生活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这句话写在导语页上,我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因为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把自己生活中的美记录下来;二是告诉我们怎样写作,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美,才有写作内容。我们观摩的两节精读课文的教学,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借助课文,巧妙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
沈静(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平时学生写作文时,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知道观察什么,找不到观察的对象;二是不会观察,缺少观察的方法。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在观察内容和方法上做了精心的编排。比如第一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内容是作者在去外祖父家途中,看见一只小翠鸟搭船捕鱼的事情,重点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在写作手法上《搭船的鸟》侧重于描写翠鸟的外貌和捕鱼的动作。
史慧荣(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是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写的就是在乡下窗前的一大片草地。草地随处可见,草地上的蒲公英花也很常见,继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鸟儿、花儿、草儿等熟悉的事物开始观察,在写作方法上侧重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草地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现美,进一步消除学生对观察和习作的畏惧感、陌生感。
李黎明(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确,是这样。这两节课教学以“留心观察”为主线,分别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事物,写作手法也各有侧重。在课堂上两位老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听听她们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做到每节课前后承接又各有侧重的。
二议:教学目标
王金玲(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根据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要求,我把“留心观察”定为总目标,本课首先通过学习第二、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外貌、捕鱼动作的细致观察;其次引导学生体会这篇课文的表达特点: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描绘翠鸟的外貌,用动词描述捕鱼的动作。
赵敏杰(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是在《搭船的鸟》学习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第一课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方法。在第二课中,继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但观察的落脚点不同,本课侧重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观察,并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这是上一节课的延伸。
李黎明(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不难看出:内容上《搭船的鸟》观察动物,《金色的草地》观察植物;写作方法上,《搭船的鸟》是通过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的细致描写,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金色的草地》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进一步感受“留心观察”的方法。两篇精读课文既有共同的目标,侧重点又有不同。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两个教学目标呢?请两位老师说一说教学过程。
三议:教学过程
王金玲(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在开课时,从单元导语入手,引用罗丹的话开门见山,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后,紧扣“这只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问题,重点学习第二、四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写作的方法,重点引导学生从外貌、动作两方面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沈静(石家庄市翟营大街小学):王金玲老师在指导“留心观察”时,精心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通过比较翠鸟和鹦鹉外貌的不同,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翠鸟的色彩写得那么准确,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作者观察仔细;二是通过观看翠鸟捕鱼的短视频,让学生现场观察翠鸟捕鱼的过程,既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也引发学生思考:捕鱼的动作这么快,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清楚?再次让学生意识到作者的仔细观察。两个重点环节的教学,同样是分析理解、品读语句,但更关注了习作的要求,紧扣“习作单元”主题,时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处处让学生体会细致观察的乐趣和好处,不断强化仔细观察的意识。即便同样是朗读课文,也意在通过朗读想象,把文字还原为观察现场,以感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观察的细致和乐趣。
赵敏杰(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在《金色的草地》一课的教学中,同样紧扣“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的”这一语文要素,不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发现的兴趣。首先用对话带着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了草地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秘密,然后探寻作者是怎样观察的,从而获得“仔细观察”的秘密,学生在阅读探寻之旅中兴致盎然。在最后的环节中,以我家的猫生长照片为载体,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学生的思绪再次活跃起来,他们发现小动物、植物、人、日月星辰都在生长和变化。那一刻,学生们找到了交流的话题,把自己通过观察获得的发现与喜悦跟伙伴分享,为学生打开交流的话题,为“初试身手”积累了观察的素材,拓展了观察的空间,让学生有物可观察,有话可书写,有趣可表达。
史慧荣(石家庄市长征街小学):是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金色的草地》学习观察的落脚点与《搭船的鸟》虽然不同,但是异曲同工,总目标一致,都是激发学生观察和习作的兴趣,把观察到的、有趣的事情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为下节课的“初试身手”打好基础,因此在习作单元教师一定要有“瞻前顾后”、兼顾整体的意识。
李黎明(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两节课的课例展示,都是紧紧围绕“留心观察”的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充分运用课后练习的助学功能,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这次观课议课,我们发现:当学生认识到仔细观察的重要性,有了细致观察的欲望,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我们也相信:生活中不缺少美,只要唤醒学生观察的愿望,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通过“一课一得”,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议题二: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如何教?
一议:教学内容
李黎明(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在两篇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细致观察”的重要,也初步梳理了表达方法,那么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怎样才能做到细致观察?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降低习作的难度,统编版教材特别推出了“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两个板块。通过两节实录课,我们看到这两个板块与精读课文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胡利红(石家庄市谈固小学):是的,“初试身手”是学生由“说”到“写”的一个台阶。“初试身手”的关键在于“试”,尝试着说一说、尝试着写一写。没有开头,可以;没有题目,可以;只有两三句话,可以;有一些瑕疵,可以……这一板块教学时也可以前置,结合精读课文的讲授,让学生边学边练;也可以作为一课时集中指导。因为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习作单元,对“怎样观察”没有明晰的概念,所以本节课选择集中指导。
贺嘉(石家庄市谈固小学):习作例文的教学和精读课文不一样,习作例文关键是“例子”,可以模仿的例子,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在习作方面有所借鉴的例子。习作例文的使用也是不拘一格的,不必固定在哪一个课时使用,可以在作文指导课中使用,目的是让学生读后悟到写法;也可以在讲评课时使用,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写作手法。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我发现本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写细致,在习作中需要细致描写的地方,学生无意识地一笔带过。所以我用《我家的小狗》这篇习作例文让学生明白把一件事的经过写清楚就是细致。学生读了习作例文就会明白原来一句话是不能把事情写细致的,还得加上一些过程。在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学生就能有意识地向“细致”靠拢。
杨芳(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在这两节实录课中,我们感到不管是“初试身手”还是“习作例文”,都围绕“留心观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方法,老师都精心地把这些方法提炼出来,让学生可以模仿,拿来就能用。同时,这两个板块也给老师们提供了很多教学空间。老师们需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合理安排这些教学资源,让这些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二议:教学过程
李黎明(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三年级的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的角度和作用也不相同。
胡利红(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初试身手”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学习交流平台的基础上进行。通过交流平台让孩子们集中体会精读课文的要点: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趁热打铁阅读“初试身手”的内容,让孩子们自主发现“过马路的蜗牛”和“搭船的鸟”的相似之处。结合近期的观察作业,通过两个学生的分享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成功快乐。随后让学生写片段,大部分学生也能有话可说,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观察——表达——成文的过程,这就是在“初试身手”这节课里,学生们第一次尝试细致观察并写一个小片段,这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第一学期的习作要求。
贺嘉(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在“习作例文”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书上的习作例文以外,我在教学中还结合了学生的习作,因为这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在教学中,我以习作要求贯穿整节作文课,通过一篇篇习作,指导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把前几课习得的理论经验和“初试身手”的经验,结合习作要求进一步指导学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让人感同身受,所以“习作例文”这节课围绕“习作要求”这条线索展开,学生通过判断一篇篇习作优劣,学会鉴别和赏析习作例文中的细致描写,这是对教学目标的再一次深化。在评价他人习作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再次感受怎样进行观察才是细致的。
杨芳(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习作也一样,三年级是习作的初始年级,让学生在第一次习作中就美美地品尝到习作带来的喜悦、满足和成就,这是三年级习作教学特别重要的任务。这两节实录课中,老师循循善诱,放大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不苛责学生习作中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很有趣,习作并不难,这为今后的习作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议:教学评价
贺嘉(石家庄市谈固小学):在评价作文时,生生之间互评作文,不仅是口语交际的训练,更是对习作目标的进一步明晰。我也希望通过日复一日地练习,习作最终能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李黎明(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室):这个想法很好,这也是我们指导习作的终极目标。贺老师在课上用“小先生”帮同学们修改作文,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不仅树立了榜样,激励了习作优秀的学生继续努力,也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们明白写好一篇作文并不难。叶圣陶说:“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怎么养成?第一是自己实践——写作文,第二就是帮助他人实践——改作文。这些新的认识、新的经验又会激励学生进步,这种期望和满足感逐渐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一种重要的、稳定的推动力。
专家指导
明确意图 整体把握
王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安排了一个习作单元,分别是“观察”“想象”“写事”“描景”“写物”“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和“表达真情实感”。这种变化,让很多老师措手不及,我们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探讨习作单元的教学。
1.把握习作单元的编排意图。
统编教材设置独立的习作单元,突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这种突破意味着编者将习作教学放到了和阅读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师,要清楚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才能教好习作单元。“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单元习作”形成了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这几个板块围绕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主线来编排。“单元导语”明确语文要素(习作要求),“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2.习作单元如何教?
作为独立设置的习作单元,教法一定与阅读单元有所区别。备课的时候要有单元整体意识,要从“单元导语”看到“单元习作”,灵活处理各板块。比如,三年级上册可以把“初试身手”的第一则内容前置,作为《搭船的鸟》的课后练笔。第二则内容则可以在自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后进行仿写。教师如果按教材编排顺序教学也没有问题,但是学生学习的时候往往是碎片化的,所以习作单元的教学还是有其特殊的地方的。
首先,“精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内容理解、课文朗读和语言积累不做过多要求,教学目标要指向表达方法。教师要努力搭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通道,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习,从而形成自己的能力。比如《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两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教学环节精当,层层推进。《搭船的鸟》从生活中的观察入手,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课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引领学生体悟作者如何留心周围的事物进而细致地观察,目标指向启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金色的草地》则从课后练习题着力,带着学生去发现熟悉的景物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激发学生思维的层层浪花,课堂也变得生动鲜活。
其次,“交流平台”紧扣精读课文的表达特点,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初试身手”的编排目的是趁热打铁,试着将习得的写作方法尝试运用。第三节课的教学,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出学过的课文中哪里体现了这些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初试身手”是初步尝试,学生简单写几句话就可以,教师不要提过高的要求。本单元创设的两个情境,“雨后发现蜗牛”在于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注意观察事物的外形、动作等。此内容也可以前置,作为《搭船的鸟》的小练笔;“观察芒果”的内容则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摸、尝、闻、想……两个内容学生可以挑选其中一个完成片段练习,教师切不可让学生写成两篇大作文,增加学生负担。
最后,“习作例文”不能当作精读课文或者略读课文来教。两篇文本来源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也接近学生的习作,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旁批引导学生去关注文中“细致观察”,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本次“习作例文”的课例是贺嘉老师在批阅了学生习作之后,做了大量的汇集整理,围绕“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单元习作要素,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筛选、分类,引导学生阅读赏析,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修改,在这一评改的再创作过程中,学生对怎样“仔细观察”,怎样“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有了直观、深刻的体验,学会了怎样更好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记录生活。学生在习作的评议中获得了成就感,也进一步感受了留心观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习作单元带给学生的综合体验。
这一次习作单元的整体课例呈现,明晰地展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