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行文思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30孙艳贇
◎ 孙艳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试验本)》的相关章节分别提出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和“梳理文章思路”的要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对“什么是行文思路”“把握行文思路的意义是什么”和“教学中该如何梳理行文思路”三个方面不甚了解。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上述三个方面作论述分析。
一、概念的界定
《现代汉语辞典(第7版)》中“思路”一词的解释是“思考的线索”。如果说“思路”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那么“行文思路”就是作者写作时为了实现表达目的而进行谋篇布局的思维过程。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作者组织文章的方式不同,所呈现的形式也就各不相同了。凡结构、脉络、线索、顺序等术语都与文章的思路有关。明确了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梳理行文思路的意义
(一)梳理行文思路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李伯棠先生曾说过:“我们读文章或者写文章,都要讲究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就是文章脉络。脉络贯通,血液才能畅流,文章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由此可见,梳理行文思路是阅读、理解文章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够帮助读者较为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希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其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梳理行文思路的方法。
(二)梳理行文思路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梳理行文思路需要运用多种阅读技能,如:理解词句的技能,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的技能,分清文章主次、厘清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技能。这些技能是构成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也反映了阅读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体差异。训练这些阅读技能,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梳理行文思路就为学生各项阅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个“抓手”。当我们把“梳理行文思路”确定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时,每篇课文该教哪些字、词、句、段就有了准绳,该教哪些阅读技能就有了依据。
阅读技能的训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梳理作者行文思路,进而准确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要明确,在梳理某篇课文的行文思路时,学生应具备哪些阅读技能,如果有所不足,是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
(三)梳理行文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也就是说,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写出一篇规定字数的习作。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李伯棠先生认为“读是吸收,写是表达。”阅读要得什么“法”,才能提高写作水平?笔者认为,“阅读”是“知”,“写作”是“行”。弄清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方能知行合一。
前文提到,一篇文章是按一定的思路组织起来的。教学中接触到的任何一篇课文,不论长短,不论体裁,必然体现着作者的思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使其知道作者如何选择、组材,如何布局、谋篇,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有条有理,把文章的中心表达得清楚、明确,以此获得阅读经验,做到“读书破万卷”。了解了组织文章的一般方法后,思维有了条理性和逻辑性。写作时,根据表达需要确定内容,选择表现形式,安排层次结构,自然“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也就培养了他们组织文章的能力。
综合上述,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梳理行文思路的方法及案例分析
(一)梳理行文思路的一般方法
叶圣陶先生从写作的角度,对“思路”有过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梳理行文思路就是要找到作者走的这条“路”,跟着作者走一遍,方才能做到“识斯真”。
梳理文章的思路一般需要三个方面的技能:①纵览全文,看文章主要写什么内容;②概括段落大意,显露出文章结构、脉络等;③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找寻文章思路推进的路径,理清文章思路。
除此之外,梳理不同文体的行文思路,所运用的阅读技能也有所不同。笔者举例若干,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高年级语文的阅读课文包含了说明文、记叙文、散文等文体。
1. 说明文梳理思路的一般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体。按照说明对象不同,可分为事物类说明文和事理类说明文两种。
事物类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态特征。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出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统编语文教材中五年级上册《松鼠》一文。要梳理这类说明文的行文思路,学生还需要运用的阅读技能包括读懂说明方法、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等。
事理类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如果说事物类说明文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事理类说明文就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要梳理这类说明文的行文思路,除了要用到梳理事物类说明文的阅读技能之外,还包含找到作者的主要观点,理解作者整合事实来确定主要观点的方法,了解作者写作意图等。
然而,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会交错使用。在分析这类说明文的行文思路时就要作进一步思考:介绍事物的某些特征与说明的事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 记叙文梳理思路的一般方法
小学阶段的阅读以记叙文为主,可按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分。
写景的文章一般都按一定的顺序来组织文章。有的按移步换景来介绍,如统编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下册《颐和园》一文;有的按时间推移或地点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如同册同单元的《海上日出》一文。前文所提及的阅读技能基本可以帮助读者梳理行文思路。
记事类文章若是按照六要素来组织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较易把握。其中,运用到的技能还包括:把握主要事件,了解故事背景或环境描述对事件的影响,从人物互动中得出推论,明确写作意图等。如统编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册《麻雀》一文,先了解结构、概括段意——文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组织内容;把握主要事件——老麻雀吓退猎狗;了解作者对于故事背景及环境描写的用意——一阵大风吹落了小麻雀,使之成为猎狗的捕食对象;从人物互动中得出推论——猎狗的“愣”,体现了它对老麻雀举动的意外,“后退”一词进一步表现出它对老麻雀的敬畏;体会写作意图——赞颂母爱的无私、伟大。
若是按照人物的认识或情感变化来组织文章的,其行文思路就会复杂一些,运用的阅读技能还包括注意情感变化及寻找背后的原因,通过换位思考来理解人物,总结故事蕴含的道理等。这类文章要深入体会的大多不是所写之人和事的特点,而是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为什么要这样来表达,或者说,作者对他所写的人、事、物、景,是什么态度,有着怎样的情感。如统编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册《陀螺》一文,从“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而懊恼”到“战斗胜利获得极大的自豪”,这条脉络体现的是作者起伏的感情,也是他的行文思路。课堂上可以立足在这条“路”上,想作者之所想,引导学生去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人物的品质、个性、命运或情感。正所谓“人不离事,事不理人”,梳理这类文章行文思路需要从事例着手,概括文章写了几件事例,思考人物行为(尤其是与人物身份、个性不符的行为)背后的动机,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互动中体会主要人物的特点,从主要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了解人物特点,思考所写事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或情感等。如统编语文教材中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一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去“盗”火种而遭受严厉惩罚的故事。作为神,他应知“盗”火种不能为,但为之,与其身份不符,其背后就是对人类的同情。通过次要人物——火神好心劝其认错这一情节,普罗米修斯表现出的决绝更是凸显人物不屈不挠的形象。
在所有文体中,抒情散文的行文思路最难把握。这类文章都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文章内容几乎没有情节推进。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阅读经验有限,要真正读懂抒情散文是存在困难的。因此,梳理抒情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并将其落实到阅读教学中去,是小学语文教师要啃的硬骨头。
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多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卫志农,陈妤,黄文进,胥峥,孙国强,周亦洲//(4):39
(二)梳理行文思路的教学实践
1.说明文的教学设计思路
《太阳》是统编语文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即“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概括段意,了解作者通过太阳与动植物生长、气候、降水等方面的关系来证明这个观点。文章除了常用的说明方法之外,作者还多次运用了假设关系的复句来强调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除此之外,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先阐述了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信息。要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还需分析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正因为太阳大,温度高,才能给人类提供足够的热量;又因为距离地球远,才能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也就是说,太阳之所以与人类关系密切,与这三个方面的情况有关。这也是作者不介绍太阳的其他知识,而仅介绍其“远”“大”“热”的原因。
通过分析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次明确了课文的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是文章主要的内容。由此可见,作者在安排次要内容时,也是紧紧围绕中心展开的。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思路的整体性也就凸显出来了。
2.抒情散文的教学设计思路
《繁星》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它是巴金1927年从上海赴法国巴黎留学途中在游船上写下的。
作者在表达观星的感受时,都用到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格。“一般人都把隐喻和直喻看成‘修饰’语言的东西,就像刺绣一样,虽然能使衣服好看一点,却丝毫不能增进它的实用价值。那时候,没有人注意到这种传达方式的心理背景。”探求这种心理背景,就要读懂作者用其他信息所构成的特殊语境。例如,小时候在家乡,作者看到繁星才感觉“仿佛回到了母亲怀里”。我们能作出推测:母亲可能不在身边。正因其渴望母爱,繁星给予其母亲怀抱般的温暖,巴金才爱繁星。
根据巴金提供的“时间轴”,不难发现,三次观星都有其特殊的心理背景:身在家乡母亲不在身旁—离开家乡异地求学—漂泊海上远离祖国。正因为这些心理背景,作者眼中的繁星才会如此不同,星空如母、如友,抚慰其心灵。这份“爱”就藏在其中。
立足篇章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繁星伴随着作者的成长足迹,在他需要抚慰的时候,给予其温暖。因此,他爱星天。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不断积累“路径”,发现规律。尤其是同一类文体在内容的组织上的共性与个性。长此以往,学生便能用这样的规律进行自主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笔者所提出的“梳理行文思路”,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思路”。若是画上等号,那语文课便等同于纯粹的逻辑思维训练课了。小学生毕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若是教师所探得的行文思路全都塞给刚满十岁的孩子,显然是不负责的。前文提到“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后一句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全面又辩证地指出了在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训练的统一关系。大多数时候,我们应该让学生把对文章思路的理解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课文具体、形象的再显示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描述、想象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思路,还得准确把握学生学的思路,从而决定自己教的思路,有意识地将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作各种能力培养的核心,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