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视角下的备课活动实施要点解析
2020-03-06◎汤青
◎ 汤 青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教材学习单元以主题为引领,以活动为重点,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要关注主题意义,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师要认真分析单元教学内容,梳理并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重点,围绕主题引领的学习活动进行整体设计。
教学必须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以系统思维为指导,依照具有操作性的步骤有序设计单元教学,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备课活动须在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下,研究课堂实施的效益。
备课时教师研读课标、分析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活动,从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设计、课堂活动设计和课后作业设计等维度,思考设计依据、实施方法,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加深对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单元教学设计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为整体所开展的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设计,具体包括: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单元教材教法;依据学情,确立单元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单元作业、单元评价和单元教学资源。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时,须考虑横向分析单元内部学习内容的分布与关联,以及纵向分析学期间学习内容的循环与承接。单元教学目标须对应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以及学业质量水平不同要求,并依据学情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单元学习活动须设置合理情景和适切的活动形式,将单元活动的目标有序分解到每个课时,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设计单元作业时,须注意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各课时作业要求的分层递进,以及作业反馈跟进的方法。单元评价须以课时作业为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抓手,体现课时侧重点,以及课时学习内容及要求的递进性,以单元测验考查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全面掌握,提倡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评价促学习。单元资源须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确保资源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学生水平相匹配,便于使用和循环再利用。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单元教学设计要素
二、备课活动的关键环节和内容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描述学生在特定行为条件下,对学习结果的预期。
单元教学目标是确定课时教学目标的依据,课时教学目标须根据各教学环节或步骤进行有机拆解,为学生设定分步学习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步目标须有序对应,相互关联。
教师可从两个方面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而反思目标的合理性。一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二是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单元测验成绩。教师还可基于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综合考量活动设计、提问设计、作业设计与目标达成的关系,反思调整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可以遵循以下的目标设计流程(见图1)和路径(见表2)叙写课堂教学目标。
(二)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一般指学习者在规定的时空和情景中,所开展的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智慧启迪、价值引导和情感体验等互动性、生成性活动。
1. 课堂学习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活动设计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活动形式有利于活动内容的铺展。活动设计要从教材主题和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悟“学用相长”的思想与方法。活动设计要灵活多样,任务分配合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设计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科的育人效用和价值。
2. 课堂学习活动的有序组织可以大大提高活动的效益
教师要精心制订活动细则,包括创设真实、有意义的情境以引出活动,选择适切活动的形式,明确活动中的各项任务及其要求,规划活动步骤和用时等。教师还要简化明晰活动指令,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向学生交代清楚,比如调整措辞、适当示范等,以免造成学生的误解,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或延缓教学进程。对活动所需的资源,如文本、实物、图片、音频、视频、设备和专用教室等,教师要提前准备,合理使用。
3. 评价应贯穿活动始终
评价方式也应随活动特征和教学实际所需尽可能地多样化,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或师生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等级评价或分值评价等。此外,评价应有明确的观察点,使评价有的放矢,也让被评价者能从评价中获取精准的信息反馈。
教师可以遵循以下的活动设计流程(见图2)和路径(见表3)保障学生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图1 教学目标设计流程
表2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路径
(三)课堂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行为。课堂提问设计工具呈现了教师设计问题的关键步骤和要点,旨在帮助教师以更加适时、科学、有效的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增进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1. 明确提问意图,推动教学进程
教师要明确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提问节点,以及每一个提问的意图。根据不同的提问意图,设定问题的类型、数量、难度、关联性和时限等,使提问能够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推进,明确、清晰地体现教学进程中的目标指向。
2. 确保提问品质,提高教学效益
教师须从针对性、逻辑性、思辨性和规范性等维度系统审视全部问题,确保提问品质。提问的针对性指向目标、内容、学生等。提问的逻辑性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问的思辨性,是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展开联想,深入探究,提出质疑,树立己见,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问的规范性,是指问题语言要简洁、精准、达意,引导学生快速明确思考方向、内容和焦点。
3. 统筹提问指标,调控教学节奏
教师在完成问题设计后,可从不同维度统计问题数量,从不同分类维度统筹提问,有助于教师合理配比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问题及其作答时间,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调控教学节奏。
4. 反思提问设计,提升教学能力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要结合学生的应答情况,及时反思课前预设的问题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可以做哪些调整。此外,教师还要关注课堂中即时生成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何以产生,如何有效处理,作为今后设计提问的参考依据。教师可以遵循以下的提问设计流程(见图3)和路径(见表4)促进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图2 活动设计流程
表3 活动目标设定路径
(四)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1. 明确课时定位,设定作业目标,提高设计精度
教师在以单元视角设计课时作业时,不仅要对应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还要思考下一课时学生的学习起点,兼顾课时作业之间的关联和学生在单元学习进程中的水平变化等,由此合理设定课时作业目标,精准体现课时定位。
图3 提问设计流程
表4 提问意图分析路径
2. 明晰水平要求,细化达成指标,提高评价精度
教师在设定课时作业目标后,一般以达成课时作业目标为导向,确定作业类型,明确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不同层面作业的水平要求,细化评价指标,体现难度进阶,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做适当分层处理,提高作业评价准度。
3. 解读作业品质,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实施效度
教师在完成作业设计后,须对作业设计进行整体审视,结合对不同类型、水平、难度作业比重的数据分析,从解释性、层递性、多样性和合理性等维度检视作业设计品质,思考作业目标、要求和内容是否一致并能互为解释;各项作业的要求是否在纵向上体现了一定梯度;是否依据学生的不同学力,在必要处做了分层思考和实践;作业类型、完成形式和反馈方式是否灵活多样且契合教学实情需要;作业总量和时限是否合理;评价标准能否切实反映学生学习成效等问题。教师边思考这些问题,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由此提高作业设计的整体效度。
教师可以遵循以下的作业设计流程(见图4)和路径(见表5)提升课堂学习效益。
图4 作业设计流程
表5 作业目标设定路径
三、单元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笔者以A variety of viewpoints单元教学设计和单元课时设计为例进行说明。教师从横向和纵向进行了教材分析,确定了学习内容和重点;通过学情分析,确定了学习难点。单元教学目标有序分解,在各课时中依托教材,确立了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难点化解。
A variety of viewpoints1
教材:《英语》(牛津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分册模块三第六单元
一、教材分析
(一)横向分析
本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主题语境内容要求为“社会热点问题”。单元内部各板块彼此关联,互为建构,主阅读板块是若干观点表达类语篇,由导言、报刊新闻评论和读者来信节选组成,涉及多方就“儿童广告的利弊”发表的论说;策略板块侧重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语法板块侧重引导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运用宾语从句;听、说和写等技能板块侧重引导学生针对话题结构化地发表个人意见;补充阅读板块是一篇对话题作进一步拓展兼具议论和说明特点的文本。
(二)纵向分析
《英语》(牛津上海版)教材高中阶段共六册书,收录观点表达类文本共三篇,各年段一篇。本教材单元的主阅读语篇“Points of view”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该类文本,是学生学习区分观点与事实,辨识论点与论据,进而掌握英语中基本的论说或论证结构的重要抓手,是后续学习同类语篇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一般而言,处在高一和高二衔接阶段的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不会陌生,对单元主题所涉及的子话题,即儿童广告的利弊等,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生活经验,只是他们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对话题语汇还不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就不同话题简要表达个人观点看法,但未经有序引导,在展开论说时容易存在立场不明、结构混乱、内容空洞和逻辑不严谨等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读通语篇,了解引发“儿童广告的利弊”这一话题的背景,理解各方对“儿童广告”利弊的看法;学会基于一些特定线索,准确识别、听记广告产品的关键性细节信息。
(2)学生能够围绕话题,通过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意识,能够审视、质疑与课文难度相仿的论说推理的合理性。
(3)学生能够通过单元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导自身的消费行为更趋合理。
四、课时教学目标(见表6)
教案中课时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与分步教学目标(Purposes)对应,重要学习环节提问设计指向分步目标达成,学生学习活动情境、任务和评价具体明确。
课时:第1课时 课题:Points of view 课型:阅读课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period,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obtain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text and the meanings of some key words;
●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and their supporting reasons/details;
●express their points of view on the given topic by applying the argumentative structure;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illogic therein and learn to raise critical questions to challenge;
● foster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 others’and their own arguments as well as the issue.
表7 学习过程
(续表)
Post-reading Students’Worksheet
Some students think the educators’ argument as above is persuasive because:
● the point of view is made by some “educators① ”;
● a “Japanese survey ② ” has been used here to give support;
● the survey asked “children ③ ” themselves for comments;
● a number “twenty percent④ ” has been mentioned.
But, do you think it is persuasive?
Directions: 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1)Ask one question to challenge(质疑)①, ②, ③or④.
(2)Explain why your group want to ask that question.
Note: You have 5 minutes to prepare.
四、结语
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了解课程内容要求及其之间的关联,根据课程结构和总体目标,以及各单元的主题和教学内容,制订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应正确处理日常课堂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之间的关系,注重每堂课、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学业要求的达成程度,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即时学习效果和阶段性进展情况,突出评价的过程性特征,使之成为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反思学习效果的机会。
注释:
1. 本案例由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周杰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