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2020-12-30彭志斌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彭志斌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要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保障大学生每天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体育锻炼人口数量及其结构提出了目标,要求在“十二五”期间,体育锻炼锻炼人口数量要达到32%以上,在我国女性略为偏高的男女比例结构中,促使女性参与体育运动显得极为重要。笔者所在的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以女性居多,充分调动女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参与到体育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校园文化与体育校园文化概述

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教育理念导向下,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物质、精神、生活、艺术、行为、体育、社团、科技、心理等。其中,校园体育文化主要是指广大师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高校精神的体育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高职院校师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体育校园文化的构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由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

2、体育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影响

2.1、促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强身健体是体育运动的基本功能,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现阶段由于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种类繁多的电子产品应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休闲等方面重要的工具和手段。电子产品的大行其道,占据、压缩了学生正常的体育运动时间。特别是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和性格方面的原因,适合女大学生从事的体育活动项目较少,导致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我国女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一种重要原因。因此,高校积极推动体育文化建设,针对女大学生的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培养体育兴趣的方面增加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次数,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来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仅仅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每天都在承受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女大学生同样如此。学校通过对女大学生体育文化的建设,引导女大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坚持、坚毅、永不言败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失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2、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正在不断地先前推进,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国教育部门再一次强调了德、智、体、美、劳五美并重的方针,提出了“要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寻找到乐趣,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通过体育训练来减去学生的人格、锻炼学生的意志”。大学时期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建设女大学生体育文化,来培养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推动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学习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倘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女大学生容易在人生道路上迷失自我。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不但可以培养女大学生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用于进取的精神,而且可以培养女大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女大学生正确面对失败、面对困难的能力,提高学生抵抗困难打击的能力。

2.3、提升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大学校园中,男生往往要比女生更加善于人际交往,这一现象的存在固然有性别上的先天性差别,但不可否认的是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加喜爱参与体育活动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许多体育运动中,特别是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在进行过程中需要每一个参与者在扮演好自身角色的同时,还需要不同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因此,体育活动往往是一个小型的社交圈,其中也包含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提升了自己与他人的交流、沟通能力。因此,通过女大学生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促使女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体育运动中去,增加女学生的人际交流的机会,消除她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陌生感和紧张心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4、有利于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育运动种类繁多,可以满足不同性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学校通过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特别是大学女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参与到各种体育锻炼中去,有利于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如足球、篮球等对抗性强,运动相对激烈的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女大学生开朗活泼,热情奔放的性格;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对可以培养女大学生独立、顽强的性格;游泳、健美操、攀岩等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女大学生时尚、前卫的性格等。

3、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分析

3.1、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行为动机是促使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作者随机抽取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知,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包括身体健康、美容健身、学习发展、应对考试、社会适应、挑战自我、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等。其中,68%的学生表示体育动机是应付考试,并且这种动机占首位;其次为美容健身;接着依次为身体健康、学习发展、社会适应、挑战自我等。由此可见,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3.2、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

通过调查可知,当前仅有3.5%的女大学生每天坚持参与体育锻炼,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女大学生占33.1%。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过程中发现,60%的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根本没有达到国家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而男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从总体上来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都不乐观。

3.3、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

当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丰富多样,包括篮球、武术、游泳、健美操、排球、羽毛球、跳绳、瑜伽、跑步、体育舞蹈等。通过调查发现,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排在前5位的为跑步、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这与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相符,因为女大学生喜欢参与竞技性比较弱的体育运动项目,追求健康美、时尚美以及休闲娱乐。

4、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视角下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4.1、激发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人性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能够刺激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该应该把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的放在首位,以激励、唤醒、鼓舞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如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并加以训练,形成自己的专长,让学生在专项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如,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通过体育文化宣传教育、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图片资料等途径激发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2、强化高校女子体育课程地位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教学的考核方面都没有体现出对女大学生的针对性。女大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运用到了手机、电脑灯电子产品方面,自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女大学生并不多,体育活动成为男生的专利。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女生在学习各种体育技能和进行体育训练时,往往缺乏自信心,在动作练习中更多是在进行 “厉行公事”,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在大部分时间内,女生都很在意表现出自己的体育天赋,害怕别人在体育运动中将自己与男生相比较。大学女生对体育运动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导致其参加体育涌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学校应通过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来培养女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首先,要提升体育教学在大学教学中的地位,特别是一些针对女大学生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体操、花样滑冰等体育项目的教学地位;其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通过光爆、宣传栏、校园网络等途径对各种女性体育赛事竞相报道,提升女大学生对女性从事体育项目的了解和认可度;第三,学校要积极组织各种针对女大学生的体育项目比赛,如,跳绳比赛、啦啦操比赛、踢毽子比赛等,通过各种娱乐性体育比赛,营造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

4.3、加强女性特色的校园体育硬实力建设

所有的体育项目都需要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共同支撑,而体育场以、篮球场、足球场等专业体育项目场所是学校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的相关设施保障。因此,首先学校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特别是针对女大学生体育项目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如,体操、健美操、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的训练场馆、训练设施的建设。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改造和生机,以使其适应女大学生体育教学任务;其次,学校要积极招收、培养具有女生体育教学的教师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塑造科学先进的女大学生教育观念;第三,要积极开设各种针对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社团,如,体操社团、花样滑冰社团、艺术体操社团等,养成良好的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提升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调动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达到建设具有女性特色的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运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