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期间体育类社交媒体使用人群调查研究

2020-12-30石珂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体育类体育明星讯息

石珂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0)

2020年1月中下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在中国迅速蔓延,为抑制新冠疫情在国内的持续爆发势头,各省市相应于1月底发布“禁足令”。由此,大部分的中国国民开始了长达1-2个月的居家生活。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国新冠疫情的不断扩大,体育行业受到了巨大影响,各大赛事先后提出推迟或取消的应对方案。2020年3月17日,欧足联官方宣布,原定于2020年6月12日-7月12日举行的欧洲杯将推迟一年进行。同年3月25日,国际奥组委和东京奥委会宣布,原定于2020年7月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以及东京残奥会将延期至2021年夏季进行。这意味着,原本被称作“体育大年”的2020年,体育观众与体育爱好者将面临着无比赛可看、无大型体育活动可参与的窘境。

因此,为了满足体育需要,线上体育活动成为了中国体育参与者参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平台。而互动性最强的社交媒体,则成为了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网民进行体育活动的首选。为了了解疫情期间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体育行为是否有所变化,体育类社交媒体是否因为网民居家时间的增加而获得更广大的关注,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

1、疫情期间体育产业情况

除了国内外赛事的停摆,健身行业成为了本次疫情期间发生衰落的主要产业之一。事实上,早在疫情之前,国内健身行业的下滑趋势已经非常明显。青橙科技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2019年期间国内共关闭健身房3099家,关闭率4.36%。

作为人员密集的室内经营性场所,健身房在疫情期间受到了严格的管控。从超级猩猩武汉门店1月21日关门开始,国内的健身房陆续进入停业状态,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根据赛普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一半以上的健身房表示此次疫情带来的损失在10万以上。因此,为了维持健身行业的运营,如何进行线上发展成为了热门话题。

知名健身博主陈柏龄表示,相比以往,“微信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到了9万,阅读量提高了不少,读者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一些”。在春节期间,陈柏龄微信公众号大概30-50阅读量会新增1个关注,这在以往是比较罕见的。“文章评论也是训练实操反馈为主,也就是说大家看完文章去训练的意愿更高了。”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乐刻,他们的“宅家也爱做运动”全网话题点击量接近8亿。每日瑜伽方面则表示用户在疫情期间的锻炼次数是平时的2.5倍,锻炼总时长是平时正常时期的3倍左右。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知名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更加活跃,塑造出与赛事上不同的个人形象。

3月27日,库里在自己的Instagram Live与美国著名传染疾病专家Anthony Fauci进行了一次线上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两人站在各自的角度为当前的抗疫情况进行了一系列阐述。此外,库里在这次直播中向该专家咨询了许多人都关心的关于新冠病毒传播的问题。本次论坛时长近30分钟,将近5万人观看了这场直播。随后,这场线上论坛被搬到社交媒体平台疯狂传播。根据库里好友Bryant Barr的描述,这段视频的浏览时长达到了9.3万小时,观看者来自146个国家,其中23%-43%的人群都是在35岁以下。

与此同时,各大社交媒体关于体育话题的讨论也不断升温。就微博而言,新浪体育发布的“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这一新闻,讨论人数超过3000人,转发人数超过25000人。截止4月28日,话题“东京奥运会推迟至2021年”的阅读量达到5亿人次,讨论数达到8.3万。而关于其他赛事停摆的讨论量也非常可观,其中,“欧冠推迟”的阅读量达到了112.7万,获得其他所有赛事中最高的关注度。

由此可见,虽然“禁足令”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体育行为受到限制,但是广大体育爱好者对于体育的需求使得线上体育活动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之后,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网民疫情期间社交网络上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

2、中国网民疫情期间社交网络体育行为情况

2.1、参与概况

本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共回收问卷520份。其中,272人为男性,占总人数的52.31%;女性为248人,占比47.69%。年龄方面,共436人为29岁以下,其中38.46%的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下,因此青少年的社交网络体育行为是此次调查的重要构成部分。

就职业构成情况而言,有75.38%的调查者为学生,与年龄结构相符。同时,有10.19%的调查对象在疫情期间保持正常的通勤制工作,而另外有10.96%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正在居家工作。

由于填写问卷是线上进行,因此默认所有调查者均为中国网民。在对调查者社交媒体参与情况的调查中得出,将近一半的调查者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长为1-3小时。有13.46%的调查者表示,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超过6小时。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19.42%表示自己每天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不足1小时。而在所有选择“6小时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85.71%的调查者职业为学生。因此,学生群体是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人群。

在日常体育行为方面,超过30%的调查对象表示,长跑、爬山等有氧运动是他们最频繁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次则是瑜伽、健身操等可独立居家完成的运动和足球、篮球等竞技运动。与此同时,只有27.31%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几乎没有运动习惯。因此,在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至少是一项体育运动的参与者。

2.2、参与内容及目的

由于疫情期间许多户外活动被迫取消,因此网民的上网时间有所延长。在所有调查对象中,仅17.88%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并不会通过社交媒体关注体育类讯息,如:体育明星动态、赛事动态、健身知识等。表示自己会主动关注此类信息的调查对象则达到了39.62%。而在所有主动关注体育讯息的调查对象中,有11.65%表示自己在此之前并没有通过社交媒体关注体育讯息的习惯。因此,户外活动的减少成为了部分公众开始进行社交媒体体育行为的原因。而在这部分调查对象中,83.33%在职业上为“学生”。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开学时间的不断推迟,学生有了更多的上网时间,而进行社交媒体体育行为成为了部分人的选择。

在所有通过社交媒体关注体育讯息的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的人每天花费在体育类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而有4.68%的调查对象每天花费的时间超过2小时。同时,认为自己每天花费在体育类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的占到30.68%。

关于体育类讯息的获取途径,“直接搜索”和“主流平台官方推荐”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选择,占调查对象的62.64%和77.47%。也有部分调查对象表示,他们会通过“名人推荐”或“朋友推荐”去获取讯息,两个选项的选择人数比例分别为26.92%和24.18%。

通过对调查对象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动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1.36%的调查对象是由于“对体育(含体育明星)感兴趣”。而选择 “自己对健身的需求”的调查对象也超过半数。另外,有31.07%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最初接触体育类讯息是因为平台的信息推送。还有11.17%的人认为“追求时尚”的自己关注社交媒体上的体育讯息的重要原因。

在对于体育类社交媒体的期待中,大部分的调查对象最期望获得的讯息是“体育明星、球队动态”、“健身知识”以及“体育类文章,如评论、项目介绍等”,分别占了调查对象中的68.93%、56.8%和55.83%。同时,另外两个选项——“赛事公告”和“精彩赛事回顾”也分别有45.63%和50%的调查对象选择。由此可见,网民对体育类讯息的获取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在所有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调查对象中,103名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社交媒体中的体育类内容而发生了改变,占了所有调查对象中的50%;选择“没有”和“不好说”的调查对象则分别占了24.76%和25.24%。与此同时,98.06%的调查对象承认,这些改变使他们感到身心愉悦。

对155名选择生活习惯有所改变以及不确定是否有改变的调查对象进行具体改变内容的提问,得到的回答中,多数调查者表示,“对某项赛事或明星产生兴趣”和“开始留意健身知识,并进行尝试”是自己主要的变化所在,所占比例分别为69.68%和74.19%。另外有29.68%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的主要改变体现在 “开始关注运动网红的日常生活,并进行部分模仿”。

同样对这155人进行的调查,77.42%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会在疫情结束后仍然坚持体育行为,而20.65%的调查对象则承认自己有坚持的意愿,但不一定可以做到。只有3人选择自己并不会在疫情期后继续自己的体育行为。

大部分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调查对象认为,相比于传统传播方式,如电视、报刊、线下体育活动等,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体育类讯息最大的优势是“自主选择性强”和“获取信息方便迅速”,各占调查对象的80.58%和70.39%。同时,“费用低”也同样成为网民的考量因素,有38.83%的调查对象选择。

2.3、存在的问题

虽然体育类社交媒体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在所有不主动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调查对象中,有21.02%的调查对象表示,社交媒体上的讯息 “太专业了,理解上存在困难”。选择人数最多的两个选项分别是“不常使用社交媒体”和“对体育不感兴趣”,占比分别有30.57%和38.85%。另外有27.71%的调查对象认为“缺少空闲时间”成为了自己较少接触体育类社交媒体的原因。

同时,有51人虽然对社交媒体上的讯息进行了关注,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其中,54.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原本就有频繁的体育参与行为,而29.41%的调查对象则认为“懒惰”是主要原因。而选择“缺少空闲时间”、“只是因为无聊而顺便关注体育”得人数占比分别为29.41%和25.49%。

即便是疫情期间对体育类社交媒体保持积极态度的人群,也认为目前的体育类社交媒体平台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选择“知识混乱,缺乏权威平台”与“信息重复,更新缓慢”的人均超过半数。另外,有37.38%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的中国体育类社交媒体上获取国外的体育信息较为困难。所有206人中,仅1人表示,当前国内体育类社交媒体不存在任何问题。

3、结论

3.1、体育类社交媒体受众以男性为主

虽然在所有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基本达到平衡,然而,在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得到数据。在男性被调查对象中,只有25.7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几乎没有体育行为,48.9%的男性受访者在疫情期间会主动关注社交媒体上的体育类讯息。通过对女性受访者的数据进行统计,虽然29.3%的“基本不运动”人数和男性受访者差别不大,但会主动关注社交媒体上的体育类讯息的受访者仅有29.44%。

因此,虽然近年来的市场数据已经证明女性在体育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然而,对于体育类社交媒体平台而言,男性网友仍然是主要的受众人群。

3.2、疫情政策推动了体育类社交媒体的发展

通过对所有206名在疫情期间会主动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受访者进行再次调查,其中有24人表示,自己在之前并没有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习惯。

与此同时,传统健身行业的被迫转型和转型成果也显示,在限制出门的规定之下,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身体活动、线上观看体育赛事以及与体育明星互动,会成为部分公众的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曾经限制线上体育发展的局限也正在逐渐降低。因此,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成为了传统体育走上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的尝试的一次机会。

3.3、体育明星具有强大号召力

在对调查对象关注体育类社交媒体的动机的调查中,71.36%的网友表示,对“体育(含体育明星)感兴趣”是他们最初开始关注社交媒体上体育类讯息的原因。并且,68.93%的网友表示,“体育明星、球队动态”是他们最希望获取的体育类讯息。以上两个选项均远超其它选项的选择人数。另外,69.68%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对体育类社交媒体的关注,“对某项赛事或明星产生兴趣”是他们所发生的主要变化之一。

结合之前篮球运动员库里关于新冠病毒的视频的观看量,不难得出,体育明星和知名运动队对于公众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因此,提高知名运动员及运动队传播信息的质量,有助于提高特殊事件在公众中的传播效果。

3.4、体育类讯息为受众带来积极的影响

50%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因为关注社交媒体上的体育类讯息而发生了改变,并且,其中98.06%的调查对象承认,这种改变使他们“身心愉悦”。在所有具体发生的改变中,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开始留意健身知识,并进行尝试”,占到所有人数的74.19%。并且,77.42%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将会在疫情期结束后继续自己的这些积极改变,只有1.94%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自己不会继续坚持。

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总结,可以发现,社交平台上的体育类讯息带给受众的影响是明显并且积极的。因此,体育类社交媒体平台的持续发展,无论对体育行业本身还是社会而言,无疑都将起到正面的作用。

3.5、内容优化有助于体育类社交媒体平台持续发展

虽然体育类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验证,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通过对不关注社交媒体上的体育讯息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有21.02%的受访者认为现有的体育类讯息“太专业了,理解上存在困难”。而在关注体育类讯息的网民中,超过半数的人认为“知识混乱,缺乏权威平台”和“信息重复,更新缓慢”是现有体育类社交媒体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通过对内容进行优化,可能吸引更多网民成为体育类讯息的受众。另一方面,内容优化也有助于提高受众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体育类体育明星讯息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体育类高校学生党支部优化建设研究
新时代我国体育明星社会责任的缺失研究*
来自西北的讯息:民国报刊中的“西夏”
讯息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浅析我国体育明星公共形象营销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生命的讯息
超体育表演:《超级战队》中体育明星的符号解析
高校体育类舞蹈专业学生的体能特点及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