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的教育
——走进《窗边的小豆豆》

2020-12-3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吴卫红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园小豆豆好孩子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吴卫红

《窗边的小豆豆》是我儿子推荐给我的一本书,刚翻阅几页,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迫不及待地走进书里。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员、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自传,被广大媒体和读者评为“世纪最有价值图书”。全书共有六十篇小故事、一篇后记、一篇文库本后记,是作者为纪念已逝的老师小林宗作先生而写的,书中用极其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

小主人翁小豆豆天生好奇心强,活泼又好动,总是管不住自己,老师、同学都不喜欢她,小豆豆被迫退学。后来,小豆豆妈妈四处奔走,终于找到了愿意接受她的学校——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在小林校长无痕的引导下,原本人人厌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大家喜欢的孩子。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恒久的感动,更是领悟到了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

智慧一:尊重

被他人尊重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小孩子也不例外,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指出:“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尊重学生的例子不胜枚举。

小林校长初次与小豆豆谈话时,“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都说给老师听听。’”这一言一行,可以看出校长意在拉近与小豆豆之间心灵的距离,他把小豆豆当朋友看,在这里没有校长,有的只是两位朋友之间的平等对话。

“小豆豆开心极了,立刻开始说起来。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有些乱七八糟的,但她拼命地说着……”天马行空地说了四个小时,最后小豆豆想:“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想,是因为校长的言语、动作、表情使小豆豆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与尊重,“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候还问‘后来呢’。”“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向前探着身子,专注地听着。”校长的表现,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长全心全意地投入于这次的谈话,并畅游在小豆豆的内心世界,一点厌倦之意都没有。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

看来,当幼儿把你当作自己人的时候,所有的教育都会水到渠成。当小豆豆心爱的小钱包掉进了厕所,她用长把舀子将粪坑里的东西掏出来,堆在一旁成了一座小山时,校长先生没有训斥,只是询问小豆豆在干什么,然后说:“弄完以后,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正是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的这种尊重、信任让小豆豆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那就是“校长先生对我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我,把我当作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于是,小豆豆非常用心地把地上的东西都清理干净了,同时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先生了。

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尊重幼儿,以幼儿的身份、思维、立场看问题并思考,尤其是面对“问题”幼儿,更要做到角色互换,认真聆听和全身心投入并加以引导和鼓励,那样才能抵达幼儿的心灵,让幼儿真正地接纳你。

智慧二:宽容

宽容是一种教育艺术,能让孩子如沐春风、树立自信,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书中小故事“真是一个好孩子”为我们展现了宽容的无穷力量。小豆豆是个好奇心极强的幼儿,当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时,经常会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情来。

如:有一次小豆豆值日,她把电车教室地板上的为了检查电车马达而留的盖子掀起来,把垃圾扔进去,可是再想盖上的时候,却怎么也盖不上;有一次,她听说大块的牛肉都是用钩子挂的,于是从早晨开始,她就只用一只手抓住最高的单杠,一动不动地挂在那儿,高喊“我今天是牛肉”,却突然“啪”的一声摔下来,一整天也不说话;一次,她在校园后面的路上溜达,看到路上铺着一张报纸,便从远处弹跳起来,飞快地跑上去,跳到报纸上,结果那是厕所的掏口,为了遮住臭味,才盖上报纸,于是小豆豆掉进了厕所……诸如此类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但校长先生从没找过小豆豆的爸爸妈妈,而是耐心地倾听小豆豆的解释,对别的幼儿也是一样。每当有机会,校长就会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如果一个大人仔细听这句话,就会发现,“真是”这个词中含有非常深刻的意义。“虽然别人觉得你有好多地方不像一个好孩子,但是你‘真正’的性格并不坏,有好多好的地方,老师理解你。”正是因为校长的宽容、鼓励,不但使小豆豆的好奇心得到充分释放,还使小豆豆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每个幼儿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但调皮和淘气却似乎是家长和老师一直想要“纠正”的问题。于是,家长和老师一直执拗地与孩子的童年作对,与孩子的天性相对抗,结果总是两败俱伤、筋疲力尽。我们应该学习小林校长的宽容,守护幼儿的世界,保护幼儿的天性,宽容地对待幼儿每一次不合规的举动,常把“你真是个好孩子”挂在嘴边,给幼儿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大胆彰显个性,更自信、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智慧三:创新

小林校长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他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巴学园的座位,每天都可以根据当天的心情和状态自由选择;巴学园上课,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不懂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置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为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这样上课的形式,“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我想,正是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孩子,才使得活泼好动、自控力差的小豆豆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书中,小林校长的创新教育故事还有很多,如:让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来,那样他们就可以尽情地玩耍;让孩子们带毛毯和衣服睡在学校,亲眼目睹巨大的牵引车运电车的情景,使孩子们知道了滚轴,知道了滚动移动电车的原理;让孩子们光着身子游泳,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对彼此的身体不再感到神秘,让有残疾的孩子消除了自卑感,使每个孩子感到“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音乐课上,让孩子们用粉笔在礼堂的地板上尽情图画,然而要把地板上的粉笔印擦掉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因为这个缘故,除了礼堂,巴学园的孩子从来不会在其他地方乱涂乱画……

在阅读这些小故事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感叹:小林校长是多么了解孩子呀!这些创新的做法,让孩子们如沐春风、自由成长!更让我感动的是,小林校长为了保护生理有缺陷的高桥君,可谓是煞费苦心,每年巴学园的运动会,校长都会特意设计别出心裁的竞赛项目,在大家立誓要“战胜高桥君”的情况下,还是输给了高桥君,高桥君“有些骄傲地抽动着鼻子,满怀着激动和喜悦”,一个残疾人能够在运动场上获得成功的喜悦,是多么的不易啊!作者在后记中提到,高桥君后来升入了有名的高中和大学,毕业后在公司担任“协调工作”这一重要职位。可见,教师只有平等地关注每一位孩子,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不露痕迹地去引导,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深处。

结语

在《窗边的小豆豆》里,每一篇故事都是那么的感人,给我带来了新鲜、愉悦的教育体验。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懂她、帮她的小林校长。小林校长的教育是睿智的,是顺应孩子年龄特征的,他的教育理念,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无论于教师、家长还是孩子都收获了快乐和幸福!愿所有的家长、老师都来读一读《窗边的小豆豆》,使自己成长为像小林校长那样的智慧教育者!

猜你喜欢

学园小豆豆好孩子
用爱浇灌孩子——再读《窗边的小豆豆》
好孩子
好孩子
建筑学园(2)
建筑学园(1)
宠物学园
宠物学园
红太狼妈妈的班车
一年级的小豆豆
真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