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体育与周边社区体育健康融合发展研究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社区体育

(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2)

1、文献综述

1.1、核心概念的界定

(1)乡村学校体育概念的界定。

作者认为,乡村学校体育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根据国家战略目标要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需要,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的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社区体育概念的界定。

作者认为,乡村社区体育是指在农村社区中由农民参与,运用简易体育设施和器材,或者依托自然环境,通过符合农村地域环境特点的传统项目、乡土项目或者形式灵活的现代项目来实现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教育、社会交往的群众体育活动。

(3)融合的概念界定。

融合,物理解释为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繁殖过程中的相互结合,心理解释为个体或群体由于自身生存环境或发展需求的不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心理活动。

1.2、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的探讨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关系包括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补充。由此张洪潭(2004)认为社区体育尚有很大的展开余地,同时学校体育改革也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体育在体育认知、体育方法、体育场所、体育人口测试等方面需要来自学校体育的助力。学校体育需要在社区体育的镜面中对自身功能、技术学练、场所利用、赛事管理等方面有所反思;李大为(2005)认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机结合,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特别在培养具备良好身心素质方面有着独到的功能,并为新世纪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各自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联系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学校与社区结合形成学校社区一体化;第二是学校向社区成员开放;第三是利用社区各方面力量介入学校体育。

1.3、学校体育能够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的一些困难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区体育有“三缺”———缺少设施、缺少专业指导人才、缺少居民的参与。要改变这种状况,其中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的学校。首先,能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的问题,这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恰巧学校拥有专业先进的场地设备,尤其是一些专业型体育院校,场地设施无一不是精良配备,只要做好前期的协调沟通以及后期的保养投资工作,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的难题;其次,学校内拥有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素养和运动技能的科班出身的体育专业人才,同时他们拥有丰富的组织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的经验,充分发挥这些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做到物尽其用,也就是俗话说的“好钢用在刀刃上”,能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专业人才紧俏的现状;再次,学生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可以为社区体育注入生命力。学生是社区体育中最积极活跃的一份子,他们的参加,将使社区体育迎来新生,促使社区体育朝“朝气、愉快、活波”的方向发展,改善社区体育只有暮鼓晨钟的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过于“墨守成规”的现状,调动社区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跃了社区体育的氛围。

2、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现状

2.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场地设施资源不足的现象。

早在1996年,国家就颁布了有关规定,要求城市居住区,小区级每千人体育场地设施为200m2-300m2。但长期以来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导致社区体育空间严重缩水。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紧缺,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低的等现状,均是制约全民健身开展的因素。国家体育总局曾对我国社会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是公园、居民区空地、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体育场所,这些占总数的7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体育设施的占29.4%,这充分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条件亟待改善。而且居民对体育设施的满意度也不高,主要认为设施的数量少,或面积不够,或收费太高,这些都影响了我国社区体育正常有效的开展。

(2)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我国社区体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因而尚未建立起完备的社区体育指导机制,专业的体育指导人才也十分稀缺,且专业素质、年龄、学历结构、综合能力等方面也是参差不齐。截至2000年,我国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20万人左右,与1996年相比,我国社会指导员的数量虽然增长了3倍左右,但平均每7632人中才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真正在社区服务的体育指导人员主要是以业余为主,且大部分都是离退人员,由于他(她)们的到来和加入,使得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可以有序地开展,但他(她)们所指导的体育项目大多是传统健身养生类项目,例如太极、气功、广场舞之类,局限了社区体育内容的丰富发展,尤其是妨碍了适合青年、少年成员喜爱的现代时尚健身项目的发展。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缺乏一定数量的参加者。

从整体上来看,广大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还比较薄弱,居民对体育活动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的功能认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未被更多社区居民所接受。目前我国社区居民业余时间多是被动“休闲”。虽然现在家庭成员中直接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逐渐增加,且部分老年人甚至已成为家庭体育中的带头人,由此促使 20-50岁年龄段的体育人口增多。但是仍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对体育运动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的功能认识不足而不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中年人由于工作繁忙、家务繁重、应酬繁多等诸多因素无暇参加;年轻人则自恃身体健康而对体育锻炼视若无睹,这三类人的体育活动行为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将直接影响到儿童青少年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以上种种现象均表明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积极宣传,促使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体育发展中缺乏参加者这一最重要的阻碍。

(4)缺乏固定资金的投入。

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参加人数的日益增加,运动休闲项目的不断增多,在场地设施、组织管理方面的费用也明显提高。虽然在近年来,政府和各社区单位投入健身活动的经费逐年提高,但在经费投放上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投入比例(金额)不固定,往往是采用专项财政拨款形式;二是经费投向活动较多;三是在社区体育资金来源渠道和管理方面,也缺乏专业管理机构的参与。

2.2、结论与建议

(1)社区体育中心与乡村学校体育场馆相结合,达到场馆资源共享。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可以促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齐头并进。一方面,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闲暇时间向社区开放,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因为场地设施不足而导致社区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矛盾,进而促建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也是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社区向学校开放资源,在弥补学校体育设施短缺的前提下,又加强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联系,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

(2)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相结合,达到人力资源共享。

学校本来就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素质强硬的体育教师,他们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身。毫无疑问,他们的到来与加盟,将会成为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中流砥柱,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体育休闲娱乐的各种需求。同时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建设,可以加强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带动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好知识与技术、练好技能,提高才干,业有利于培养体育精英,进一步提高体育课的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把体育运动带入家庭,促进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社区体育
社区大作战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3D打印社区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我们的“体育梦”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