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学生健康分析

2020-12-3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身体素质体育教师

(福建建筑学校 福建 福州 350007)

体育作为中职阶段的主要课程,也是其他课程开展的基础。中职生承受着繁重学习任务与压力,健康的身体则是支撑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强化学生体育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升。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1、中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1、体育教学现状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学生里的教师或者学生都对体育这一门课程不够重视,只是单纯地把它作为玩耍消遣的课,体育课没有真正实现它本身的意义,学生们也难以在体育课上去很好的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再加上目前所存在的体育教材及体育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枯燥,初中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教师也没有心情进行教学,不仅无法有效完成教学内容,更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久而久之,体育课就真的沦为了“娱乐课”。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必须要借助兴趣教学法来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让初中生能形成更加强壮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教师自身也要充分的去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有这么一句话: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就是爱因斯坦说的,我们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兴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有想做这件事情的欲望。那么对应的,这个道理同样可以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去,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兴趣教学法去唤醒学生们的体育热情,他们就会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来。

1.2、体育教学作用

如果长时间不进行体育锻炼,中职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直接出现体重增加、免疫力降低、消化不良等情况。因此,强化中职生体育训练具有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中职生日常学习任务繁重,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如果不能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身体极有可能吃不消。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充分活动身体,加速全身血液流动,强化自身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与各项技能的提升。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中职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系统体育训练,学生可以了解与掌握体育训练的作用,养成长期运动习惯,改善自身精神状态,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学习构成中思想上的负担,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合理的体育训练对中职生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中职生个性鲜明,身体素质与体育水平存在差异,体育训练产生的效果不同,即便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也会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激发体育训练的兴趣,拉近学会之间的关系,提升同学情谊。

2、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2.1、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意义

许多的初中生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认知较为薄弱,他们只知道适当的进行运动会帮助人们锻炼身体,促进人的新陈代谢,使人们变得更加健康,但是并没有掌握合理的运动尝试,也不知道如何去运动才能实现锻炼的最大限度,所以教师要去主动的向学生们讲述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展开高效的运动。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可以更加明了的去认识我们不能一味的做死运动,而是要根据身的能力去进行运动,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不能运动过度或者只是浅显的运动,这样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不佳的。最重要的一点,体育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们去认识什么样的体育内容和什么样的锻炼方法才是正确的,而且要使学生自己掌握好自己的运动强度,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可以请老师给出适当的建议。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断培养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比如说,我有这样的一个建议,我认为体育教师可以适当的在课堂内多引入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这里的理论性知识并不是教材中死板的文字,而是教师切身体会过的和体育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把这些知识告诉给学生,让他们更加近距离的去感受体育的魅力,然后不断的提升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枯燥的体育练习所带的意义和价值远比不过这些亲身经历所带来的意义,体育教师要有意无意地给他们渗透这些理论知识。

2.2、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法

初中的体育教师如果想要提升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兴趣,那么首先就要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法进行分析,看它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将自己这些无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调整,去找寻最贴合学生们的教学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去慢慢地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实践性的课程,如果教师只是片面地去给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或者让他们做重复的体育动作,他们很快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并且会丧失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这不仅提升不了他们的体育兴趣,更有可能把他们原有的那些兴趣都给“消灭”。根据这一现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再有效的去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来设定不同的教学方式,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比如说,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他们用接力赛跑的方式来练习跑步,这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跑步速度,更可以激发对跑步的兴趣和喜爱。这样的形式既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关心,更能让他们锻炼身体。教师还可把蛇形跑这一游戏引入到教学当中,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这都是提升学生体育兴趣的好方法。

2.3、教师要坚定体育教学目标

就目前来看,初中的体育课程主要是由体育教学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这两大部分所构成的,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教师模糊了教学概念和目标,在日常的体育课中做完基本的热身运动就让学生们自行放松,这样的体育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脱离了教学实际。体育教师在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去把知识、技术、技能抟授的有效性和身体、心理的发展性有效的联合起来,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把教学目标和提升学生体能素质紧密联系起来,要让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使初中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中职生体育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制定合适的体育目标。体育方式与方法直接影响到训练时间与结果,如果设置目标不合理或没有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会对体育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体育开展时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调整训练、专项训练等,制定合适的训练目标,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体育目标。中职生体育时坚持科学性原则,考虑学生身体情况控制训练负荷。体育的参考依据为中职生综合素质,了解学生体能状况,制定合适的训练任务、训练负荷。如,训练中职生力量时,严格把控训练强度,由基础力量训练开始,逐步增加训练难度,最后实现高强度爆发力训练。训练期间要保证学生有足够休息与恢复的额时间,避免运动量过大损伤学生身体。学生完成大力量训练后,做好肌肉放松训练,结合有氧运动调整气息。此外,学生体育步入正轨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2-3次/周的大负荷练习,调整身体素质,有效应对后期的身体训练。

2.4、教师实施激励措施,选择合适训练项目

中职生的素质是比较参差不齐的,所以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师生产生矛盾这一现象,那么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和学生进行争吵,应该宽容一点,教师的宽容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此外,如果学生们自信心低下,那么他们也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们抱有一定的期望及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教师还应该用情去“感化”学生们,使他们得到重视,这样一来学生都愿意去学习体育课程,学生们也会树立一个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即使各方面条件比较差,他们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就要立马对这些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借此助长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的去学习。

比如,有一些学生虽然很擅长跑步,可是他们在跳远这一项目并没有很深的造诣和技巧,体育教师这时候就要亲身指导他们,姿势到位后,教师还应该用言语来激励他们,让学生们相信自己,他们受到鼓舞之后,很大程度上都能够突破自己以往的成绩,而且对这一项目也会更加有兴趣。教师的言语激励,能够使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良好的素养是经过长期的团队教学和文化熏陶之后才逐渐养成的,高校在培养学生精神文明、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集体主义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和教育。在进行比如 “解手链”、“雷阵”、“电网”等拓展训练时,只要所有成员目标一致,力往一处使,就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将团队协作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从而将所有力量汇聚在一处,向困难发起进攻,最终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再如在进行“齐心协力”游戏时,需要所有团队成员通力协作,在相同时间内抬脚和落下,实现对时机的精确把控。

3、结语

总之,中职体育课堂强化体育,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降低学习压力,使得学生以良好精神状态开展学习。同时,中职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制定个性化的体育方案,增加体育的实效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身体素质体育教师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