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搭建结构支架实践研究
2020-12-30刘婉怡
◎ 刘婉怡
一、搭建作文结构支架的需求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在谋划英语作文结构上的现状以及困惑,笔者随机抽取所在学校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6份。在做问卷前,笔者向学生解释了什么是作文结构,以确保他们理解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78%的学生拿到作文题后会先读题并思考大致的写作内容。
(2)20%的学生在写前会考虑作文结构的搭建。
(3)63%的学生虽然会使用过渡词,但使用频率不高。
(4)80%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写的作文句型不够丰富。
(5)5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语句不连贯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谋划作文结构的意识不强。学生在作文结构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不会构思写作框架、语句不连贯、句型单一。
二、搭建作文结构支架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写作中,作文结构不仅是指写作素材如何安排,还涉及语义的连贯和句法的灵活。写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剖析作文题、设计作文框架,为写作的展开做好充分准备。写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衔接并排列语句、增添描写性语句、多用平行结构,以此来提高作文的连贯性和生动性。
(一)加强写前准备的充分性
在写前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会认真读题,但不会思考写作的整体框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剖析作文题,确立文本整体框架,有利于初稿写作的顺利展开。
1. 提问、对比或示范,准确剖析作文题
教师尤其需要引导六、七年级学生正确剖析作文题,进而组织恰当的材料,传递正确的信息。剖析作文题就是确定写作的人称、时态、文体、内容这四个要素。对于很多一目了然的作文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圈画题干中的关键字词来自行判断,但对于有的作文题,学生可能会在判断写作时态、写作内容上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确定四要素。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7AU1 Relatives in Beijing单元写作任务为例:You plan to visit Beijing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rite at least 50 words about your plan.学生能够自行判断本篇作文的人称是第一人称,文体为记叙文。笔者通过提问学生Who will visit Beijing with you?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stay?等,帮助学生确定写作内容,并暗示学生本篇作文的时态为一般将来时。
除了提问,教师可以用对比方式帮助学生剖析作文题。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7AU10 A birthday party写作任务为例。笔者在教授整个单元后,将单元写作任务定为:Write at least 50 words about the topic “My birthday party”。显而易见,本篇作文的人称是第一人称,文体是记叙文。由于本单元的Reading和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内容都是关于筹备生日派对,为了避免学生用错时态,就拿“Plan a birthday party”与 “My birthday party”作对比,让学生体会两个作文题的不同之处,从而判定用一般过去时来写“My birthday party”。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自身经历出发,作出示范。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7BU3 A Visit to Garden City的写作任务:Write at least 50 words about your father’s or your mother’s job为例。本篇作文的人称是第三人称,时态以一般现在时为主,文体为说明文。笔者从自身出发,口头给学生作出示范。通过笔者的示范,学生知晓了本篇作文的大致写作内容,即爸爸或妈妈的工作是什么,工作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选择这份工作。
2. 归类整理问题,设计文本整体框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作文题,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将提出的问题整理后,分别归类到开头部分、主体部分或结尾部分,初步确定文本整体框架。
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6BU4 Stay Healthy的写作任务为例:Write at least 50 words about the topic “Be a healthy child”。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这一写作题提出3个问题,并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笔者引导学生将问题分别归类到开头部分、主体部分或结尾部分。
(二)加强写后修改的针对性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写后阶段,希望能通过修改使得自己的习作更加连贯流畅。使用连接词来确保语篇的连贯,是最常用的写作训练手段之一。同时,确保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也能提高作文连贯性。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通过主位—述位的反复衔接来使作文更加流畅。
1. 聚焦作文的连贯性
(1)选择合适连接词,提高流畅性
连接词的种类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举例、肯定增补、否定增补、转折、增强等。教师须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内容运用合适的连接词,增强作文的连贯性。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连接词填入空格,使语篇连贯流畅。除了此教学活动,教师还可以设计其他形式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运用连接词,譬如选择合适的词来连接两个句子。
(2)选择正确语序,提高逻辑性
句子的排列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因果顺序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排列句子,从而厘清行文顺序。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7AU8 Growing Healthy, Growing Strong的写作讲评课为例。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给过度肥胖的Joe写一封60字左右的信,就如何减肥并保持健康提出建议。在习作讲评课中,笔者就如何正确排列句子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句子来自学生的习作。
文本主要内容是给过度肥胖的Joe提供一些减肥的建议,锁定advice这一单词,进而确定文本的主题句。确定了主题句后,就要判断哪些是支撑句。学生通过锁定连接词,如firstly,secondly,in addition, instead等,知晓这些句子按照逻辑顺序排列,从而确定支撑句的顺序。同时笔者追问学生“为什么这一句与上一句可以连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句与句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学生通过锁定总结性连接词,如in a word, to sum up等,确定总结句。最后,教师归纳排序规则:第一,通读所有句子,确定文本主要内容;第二,抓住关键词,确定主题句;第三,锁定连接词,厘清逻辑关联,正确排列支撑句;最后,锁定连接词,确定总结句。
(3)选择恰当主位模式,提高紧凑性
何为主位—述位结构?笔者以The film we saw yesterday was boring这句话为例进行说明。主位是The film we saw,述位是was boring。主位是说话者和聆听者已知的信息,而述位是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新信息。主位通常用“T”表示,述位通常用“R”表示。主位—述位结构的变化,会制约整篇作文内所有句子的排列顺序。
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8AU2 Work and play的写作讲评课为例,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例子改写句子。本单元的写作任务是以My daily life为题进行写作,故本活动中出现的句子,其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原句在衔接上显得凌乱、不紧凑,要求学生根据主位推进程序的原则改写句子。
2. 聚焦作文的生动性
在修改习作时,适当添加描写性语句,改变句子的句型,会使习作读起来更加流畅。
(1)利用细节描写,提高文本画面感
在记叙文中,适当加入对人物心理、动作或语言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作文更具画面感。
借助图片和问题链来引导学生推测人物心理,关注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8AU3 Trouble!的单元写作任务为例。笔者在教授完本单元后,将写作任务定为改写Judy的日记,要求学生给这篇日记增加心理描写或动作描写来使短文更加生动。借助课本上的图片,笔者先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Why did Judy hide behind the wall in the bank? How did the bank clerk feel at that time? 当学生给出回答后,笔者继续追问以帮助学生描写Judy、银行职员、路人以及抢劫犯的心理、动作、语言。
教师还可以借助片段写作,增强学生描写的意识。笔者曾要求学生就My mum was angry这一句话做扩写,写一个妈妈生气的片段。学生习作如下:My mum hit the ceiling when she knew I had failed in the English exam. She tore my paper into pieces and shouted at me angrily,“ What’s wrong with you? You will never be allowed to play games on your iPad!” 该生通过描写妈妈得知“我”英语考试不及格后的动作和话语,使得妈妈的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2)利用平行结构,提高文本感染力
平行结构是以对称的语法结构来突出意义的一种结构修辞。运用平行结构能够使文本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感受平行结构的表达效果。通过模仿,引导学生学写平行结构。笔者根据习作的句子,提炼平行结构。学生用这一结构,进行仿写。此外,教材Reading版块的text,有很多平行结构可以供学生模仿。教师需多留意并有效利用教材中出现的平行结构,帮助学生做好积累。
三、反思与展望
作文结构一直以来是一线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一点。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写出正确的单词、正确的句子、正确的段落来构成篇章,却很少教授有关于谋划作文结构的写作技巧,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教学活动的梯度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撇开词汇、语法,空谈作文结构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必须具备一定词汇量、一定语法知识储备。词汇量小、语法知识薄弱的学生,可能写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有困难,更别说考虑作文的结构了。为了避免后进生课堂参与度低的情况,如何设计面向所有学生的搭建结构支架的教学活动,需要更多探索。
(二)加强学生的修辞意识,培养修辞能力
在英语教材中,有不少运用修辞的语句,例如,8BU1 More Practice中的“Without trees,soil would be washed away and there would be no food for us to eat. Without trees cooling the air, the Earth would be too hot to live on.” 运用了排比修辞。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对比中赏析修辞,在仿写中运用修辞,使语言表达更地道、更多元化,从而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修辞意识,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