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尼斯商人》:荒诞的“肉偿契约”何谈“契约精神”─从现代视角看“契约神圣”

2020-12-30

青少年法治教育 2020年10期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公序良

古 月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是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威尼斯的商人,也是一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还是一个靠借钱收利息的犹太人。世人皆道他吝啬、贪婪、凶残,甚至还有人将他比作一条狗。

一天,一个叫安东尼奥的人来向他借钱,他答应了,并定下了契约,条件是以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作为抵押物……借款后,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资金周转困难,最终无法偿还借款。随后,夏洛克将其诉至法院,要求安东尼奥按照约定完成割肉的义务以履行契约。对于夏洛克,人们鄙夷他的贪婪,也憎恶他的残酷,但又多少同情他所受到的种族压迫和侮辱。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莎士比亚在这部喜剧中创造的唯一的悲剧人物,围绕着他所展开的那一部分剧情贯穿到底的核心就是所谓“契约神圣”。

就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在那个重商主义时代,新型商业实践的出现和繁荣所依靠的是人们对于法律和契约的严格遵守,这便是法谚所云的“契约即正义”。出于维护私权的角度出发,再加上所谓“契约神圣”的作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所订立的契约应会被判决顺利履行。

与此类似的题材,出现在了莫泊桑的小说《项链》里,主人公的经历体现出了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家庭,对社会的基础性价值—“契约神圣”的无限忠诚。所以,无论莫泊桑对资本主义抱有怎样的失望与愤慨,也无论当时的社会暗藏着怎样的弊端,在1884年的法国,契约神圣是存在的,它的根基丝毫没有被动摇的迹象。

但是,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最终却没有履行其所谓的“义务”—割下一磅肉赔给夏洛克。这也是莎士比亚“正义服从怜悯”精神的体现。但实际上,这种人道主义精神与契约神圣精神是相互冲突的,法庭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怜悯”了弱势的一方,而非执意严守契约正义。

从现代角度来看,夏洛克要求安东尼奥“割掉一磅肉”的约定确实侵害了人的生命健康权,也与现代社会要保护每一个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要求相抵触,因此,于民法基本原则这一层看来,夏洛克与安东尼奥订立的契约,其内容不符合公序良俗,作为合同,它是无效的。

看来,契约并不神圣也不等同于法律,当然也不能等同于正义。在契约本身不合法或是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契约神圣”可能就会变味儿。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法律在鼓励人们从事合同交易的同时,也有必要对合同契约的缔结内容进行严格规定。我们需要遵守合同契约中所约定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不能僵化,不能认为但凡是双方合意缔结的契约就一定要严守,需要严守的,必须并且只能是那些合法、公正的约定。

猜你喜欢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公序良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谁杀了镇长
“墓碑式”银行窗口违背公序良俗
浅析公序良俗原则在法律中的适用
浅谈科学运用公序良俗原则处理民事法律纠纷
论《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忧郁的经济根源
浅析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电影《威尼斯商人》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致命的渎职
穆拉诺玻璃瓶,“威尼斯商人”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