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育苗基质配方的初步筛选

2020-12-30韩玉琴胡峰李智军黄云海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4期
关键词:椰糠珍珠岩泥炭

韩玉琴胡峰李智军黄云海

(1.广东金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香蕉组培苗是我国香蕉产区种苗供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而香蕉组培二级苗的培育是香蕉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其苗质直接关系到定植成活、植株生长和产量。目前,香蕉二级苗生产多采用土壤作为主要基质[3],不仅水分管理难度较大,而且往往由于不慎使用不洁土壤导致大田香蕉发病严重,给蕉农带来了极大的损失[4]。因此,为了培育优质健康的香蕉组培二级苗,筛选适宜的育苗基质至关重要。

随着香蕉产业的发展及对优质种苗需求的增加,一些研究者对各种基质及农业废弃物在香蕉组培二级苗的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椰糠以及以其为主的混合基质有利于香蕉幼苗生长,明显优于红壤土、泥炭、蔗渣、菇渣等[5-11]。尽管农业有机废弃物亦可作为作物育苗基质替代物,但是由于其容重、孔隙度以及EC等性质多数不在幼苗生长的适宜范围之内,因此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常规育苗基质搭配使用[12]。本研究选用椰糠、泥炭、珍珠岩、稻壳酒糟、红壤土以及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组配成不同育苗基质,通过调查和分析不同基质对“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生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的育苗基质配方,为香蕉种苗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供试品种为广东金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香蕉品种“粤科1号”(Musa nanaLour.,AAA Group Cavendish)。选用长势一致、生长健壮的组培一级袋苗作为试验材料。

1.2 基质组配

选用椰糠(广东雨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泥炭(广东雨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珍珠岩(佛山市南海越兴园艺有限公司)、稻壳酒糟(私人)、红壤土以及生物有机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组配成20种育苗基质,以绿邦公司“达道夫2号”商业通用型育苗基质作为对照,共21个基质处理(如表1)。

表1 “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育苗基质配方

1.3 试验设计

将基质装入育苗袋(h×Φ=15cm×13cm)中,组培一级袋苗洗净后直接移栽于其中,每杯1株。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50株,于2019年6月26—29日移植。

1.4 苗期管理

组培一级袋苗移植后浇透定根水,并用透光率30%的遮阳网遮光14d,确保幼苗定根成活。幼苗成活后,淋施0.1%的复合肥(N-P2O5-K2O=19-19-19),后每隔7~10d喷施500倍液水溶复合肥,基质水分则保持“见干见湿”状态。

1.5 项目测定

假茎高(基质面至最上展开叶叶柄处的高度)、假茎粗(假茎基部2cm处直径)、叶数(完全展开叶)、根数(原生根)、根长(最长须根)、植株鲜重、成活率。于移植后82d进行测定和调查。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育指标的差异显著性用Duncan法比较检测,指标实测值(Xi)采用功效系数法去量纲标准化(Zi),权重(ωj)参考韩小孩等[13]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然后计算出不同基质的综合分值(CV),数据标准化:

Zi=(Xi-Xmin)/(Xmax-Xmin)×40+60

式中,Xmax、Xmin分别为最大、最小值。

j=1,2…,m(生育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指标的变异分析

变异系数表示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可用于因子间变异比较及受影响程度的初步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成活率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3.58%;其次是根数、根长和植株鲜重,三者差异不大,在10.50%左右;再次是假茎粗,为8.01%,叶数和假茎高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6.38%和5.99%。说明在“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7项生育指标中,成活率、根数、根长和植株鲜重存在较大的变异,相对易受基质的影响。

表2 “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生育指标的变异分析

2.2 不同生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知,“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的根数与假茎高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假茎粗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其它指标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7项生育指标中除根数与假茎高和假茎粗具有一定关联性外,其它指标间无显著关联性,各自相对独立受到不同基质的影响。

表3 “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生育指标的相关性

2.3 不同生育指标的权重分析

表4为基于主成分分析获得的“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7项生育指标的权重,权重大小顺序为成活率>假茎粗>根长>假茎高>植株鲜重>叶数>根数,前4项指标权重大于0.14,合计占60.76%,是评价育苗基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表4 “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生育指标的权重

2.4 不同育苗基质的综合评价

由表5可知,不同基质间“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各项生育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从不同生育指标看,假茎高以T4(椰糠∶泥炭=1∶1)、T7(椰糠∶珍珠岩=3∶1)和T10(椰糠∶泥炭∶珍珠岩=3∶1∶1)较高,为19.8~20.4cm。假茎粗以T11(椰糠∶泥炭∶珍珠岩=5∶1∶1)、T16(椰糠∶泥炭∶珍珠岩=15∶1∶1)、T1(“达道夫2号”)和T20(椰糠∶红壤土=1∶1)较粗,为14.1~14.6mm。叶数以T6(椰糠∶泥炭=5∶1)、T7和T2(椰糠)为多,为8.7~9.1片。根长以T8(椰糠∶珍珠岩=5∶1)、T20、T16和T12(椰糠∶泥炭∶珍珠岩=8∶1∶1)较长,为24.1~25.4cm。根数以T3(泥炭)、T7和T4较多,为8.6~10.1条。植株鲜重以T3、T14(椰糠∶泥炭∶珍珠岩加有机肥=8∶1∶1+2g·杯-1)和T2较重,为59.7~61.0g/株。而成活率达90%以上的基质是T21(红壤土∶泥炭=1∶1)、T13(椰糠∶泥炭∶珍珠岩加有机肥=8∶1∶1+1g·杯-1)、T19(椰糠∶稻壳酒糟=5∶1)和T7。综合分值最高的基质是T7(90.42),其次是T9(85.53),然后是T12(85.13),分别比对照“达道夫2号”(74.22)高21.82%、15.24%和14.70%。

从表5还可以看出,椰糠与稻壳酒糟配制的基质T17(椰糠∶稻壳酒糟=1∶1)、T18(椰糠∶稻壳酒糟=3∶1)、T19(椰糠∶稻壳酒糟=5∶1)的综合分值比单独使用椰糠T2的明显要低,表明稻壳酒糟不利于“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的生长。此外,无添加生物有机肥的T12的综合分值远高于添加生物有机肥的T13、T14和T15(椰糠∶泥炭∶珍珠岩加有机肥=8∶1∶1+5g·杯-1)的综合分值,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基质中添加生物有机肥对“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的生育并无益处,反而起抑制作用。

表5 不同基质对“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生育的影响

续表 不同基质对“粤科1号”香蕉组培二级苗生育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育苗基质显著影响“粤科1号”香蕉二级苗的生长发育,在幼苗7项生育指标中,成活率、根数、根长和植株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这4项指标相对易受基质的影响。然而,从基于主成分分析确定的各项生育指标的权重看,权重值较大的则是成活率、假茎粗、根长和假茎高,两者反映指标的重要度有所差异,但无疑成活率是判定基质优劣最为重要的指标。由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可排除因指标相关性导致的叠加效应,因此由其获得的权重能更准确地反映出指标的重要度。

椰糠是椰子深加工的副产品,具有疏松、透气、保湿和可再生等特性,作为香蕉育苗基质材料广泛受到重视。本试验以椰糠为主,配制成20种不同基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计算出不同基质的综合分值,结果显示,综合分值最高的是T7(椰糠∶珍珠岩=3∶1),其次,是T9(椰糠∶珍珠岩=8∶1),然后是T12(椰糠∶泥炭∶珍珠岩=8∶1∶1);移植在这3种基质上的“粤科1号”幼苗表现出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及较佳的生育,明显好于对照“达道夫2号”。该结果与牟海飞等[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以椰糠90%加珍珠岩10%最适合“威廉斯B6”蕉苗的生长。陈友等[11]亦证实,椰糠加珍珠岩(1∶2)混合基质有利于野生蕉组培苗生长,仅次于木屑加河沙(1∶1)。另外,何应对等[4]比较了红壤土、椰糠和椰糠加班河沙加红壤土(6∶3∶1)3种基质对“巴西”香蕉组培二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幼苗生长以全椰糠及椰糠加河沙加红壤土较好。戴敏洁等[10]研究表明,椰糠与泥土、有机质、河沙等混配,可显著改善基质的pH值、容重等理化性状,能有效促进“巴西”香蕉幼苗生长,增加叶片养分积累,在不同配比基质中以椰糠为主的混合基质(椰糠∶泥土∶有机肥∶河沙=4∶0∶0.05∶0.1)具有最佳的理化性状及育苗效果。王必尊等[11]研究则表明,椰糠加壤土(1∶2)配方对香蕉“巴西”组培苗的生长效果最好,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最高。本试验中,移栽于全椰糠(T2)或者其与红壤土的混合基质(T20,椰糠∶红壤土=1∶1)的“粤科1号”香蕉幼苗生长并不理想,这一点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可能与使用的香蕉品种或土壤不同有关。

酒糟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农业废弃物,可作蔬菜[14,15]、棉花及苜蓿等[16]作物的混合育苗基质的材料。本试验设置了椰糠与稻壳酒糟的3个不同比例的混合基质T17(椰糠∶稻壳酒糟=1∶1)、T18(椰糠∶稻壳酒糟=3∶1)和T19(椰糠∶稻壳酒糟=5∶1),结果混有稻壳酒糟的基质不如单独使用的椰糠,主要表现在植株鲜重明显减少。这可能与稻壳酒糟的EC较高不利幼苗光合产物积累有关,也有可能是稻壳酒糟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抑制了幼苗生长。因此,需要降低比例和配合使用可降低EC或有害物质的其它基质材料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从T12(椰糠∶泥炭∶珍珠岩=8∶1∶1)的综合分值远高于添加生物有机肥的T13、T14、T15(在T12中分别添加1g/杯、3g/杯、5g/杯)可以看出,添加生物有机肥反而不利于“粤科1号”香蕉幼苗的生长,推测可能是由于生物有机肥影响了幼苗移栽后根系的再生长所致。

猜你喜欢

椰糠珍珠岩泥炭
大型LNG储罐珍珠岩在线填充技术实践
污泥炭的制备及其在典型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椰糠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超微粉碎泥炭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研究
浸泡时长对椰糠基质理化性状的影响
泥炭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珍珠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温室礼品西瓜椰糠无土栽培试验总结
膨胀珍珠岩的复合改性工艺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主流媒体聚焦泥炭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