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跻身国家战略,有何深意

2020-12-30田晓航

至爱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总人口老龄人口老龄化

文|田晓航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这一国家战略与国家发展、个人生活有怎样的关系?“积极应对”与以往有何不同?如何满足人们进入老年期的多样化需求?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近日举行的座谈会上,专家就此作出解读。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过0至15岁人口数量,实际上进入了‘少子老龄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军说。在我国,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局限于老年人事业甚至老年人问题领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李军说,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减弱经济增长潜力,同时对应着劳动力稀缺性提高,劳动成本增加,对经济运行产生复杂的影响,关乎每个人的现在和未来。

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预测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到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35%,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双双达到峰值。不过,2019年至2022年人口老龄化速度较此前十年有所放缓,有利于我国做好应对的各项战略准备。

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认为,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与科教兴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并列的最高层级的国家战略,使之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这是党中央科学研判我国人口老龄化新态势、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里程碑、划时代的意义。

“积极”体现在哪儿

“这一次上升到国家战略,关键词是‘积极应对’。”吴玉韶说,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政策和行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整个公共政策体系都要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视角。建立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这一国家战略的首要战略任务。此外,全社会还要在整合协同、全面发展、全民行动、科学精准等方面形成共识。

“我国之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具有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思维,但缺乏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思维。”在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看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仍应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

关注“老年期”需求

满足老年人需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方面。首先要关注当下老年人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未来不同时期老年人口的需求。

“要更加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吴玉韶说。政府要在制定政策规划、保基本、兜底线、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减轻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预期的焦虑,着力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阶段养老服务重点应当聚焦在解决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上。

猜你喜欢

总人口老龄人口老龄化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