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中学德育工作
2020-12-29王琴
王琴
摘 要:在教育工作中,校园德育一直是中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开展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性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创新中学德育工作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开始受到多方面影响,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众多阻碍。为此,本人就如何实现中学德育的创新,在教育过程中确立目标,寻找多种可行的德育途径,浅谈一些看法。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中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受我国早些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家庭往往容易造成对独生子女过度娇惯、纵容,使他们养成懒惰、娇气的坏毛病。因此,在家庭德育已经缺失的情况下,中学德育工作必须尽快开展[1]。开展德育工作,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想要加强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基础开始,以中学为德育的起点,不断推进中学德育创新工作进程,增强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内涵和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研究其中的含义。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的“三观”得到正确的培养,为德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保障。
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设立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时,要时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内涵,不断深入,加强理解。一直以来,传统德育工作仅仅体现在表面的口头教育,想要创新德育工作,必须将这种表面形式的彻底清除作为首要任务,把教育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手段,使学生的爱国信念、集体意识、学习热情得到正确培养,树立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真诚正直、团结友善的品质。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中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将养成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点
1.培养独立自主能力
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中学生由于从小受到家长的全方位过于细致贴心的照顾,导致家长繁忙无空闲时间照顾他们时,就会在上学期间“蓬头垢面”[2]。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应该适时地举办班会或家长会,以示范或教育讲解等方式,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他们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学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起居,注重个人卫生,使他们的自理能力从小得到正确培养,在家长忙碌而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时也能正常做好日常琐事,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今后才能懂得如何去关心、照顾好身边的人。
2.严格遵守社会公德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多高,通过在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就可以看出。现如今在公共场合中,大声喧哗、乱丢乱弃、疯跑打闹甚至挑衅斗殴现象时有发生,而其中,中学生就属于主要群体,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更有甚者,对自己的亲人也会大呼其名,情绪稍有不对便拳脚相向。对于此类恶劣行为,中学的基本公德教育工作亟须加强,使他们尽快形成基本的道德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规范行为。
(三)强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教育重点
学校应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教育活动,尤其是“百善孝为先”的文化理念,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深化学生对“孝”的理解,将这种优秀文化理念体现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在文化氛围之中学习感受,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孝”的含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开展“每日一孝”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并进行分享和感悟,让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带动,体会家长养育照顾自己的辛苦,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
四、在日常生活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育工作不能光靠本学科,还要积极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与传统学科教育相结合,融入其中[3]。例如,学校可以在道德与法治、班会等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孝”的理念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体贴长辈;学校可以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的讲话环节,通过让学生分享孝敬父母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师生共鸣;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娱乐活动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意识。教师需要积极通过上述方式,对各门学科的教育内容进行研究,深入探索,积极融合,达到开展高效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探索,引发他们的深层思考,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今后的生活中起到真正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引导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德育的深度融合,有重点、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方案,积极有效地与其他科目的教学内容结合,深入渗透中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其中的基本内容,更要让他们充分理解,深层感悟,要求他们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提取和感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树立正确“三观”,完善自身,为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彭菊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8.
[2]王美平.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6.
[3]甘志像.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