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0-12-29马勒哈巴·阿布力肯木
马勒哈巴·阿布力肯木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了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在组织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实施探究性教学。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小组合作这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指导学生探究生物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教学策略
生物探究性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践行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学习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展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而达成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灵活地应用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优化传统教学,丰富教学活动,还可以驱动学生发挥自主性,使学生获取有价值的生物知识,提高生物学习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实现探究性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情境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手段创设特殊的教学场景。在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实现复杂知识的简单呈现,还可以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驱动学生走进情境,自主地对所要学习的生物知识展开探究,推动探究教学的进一步发展。生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体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生物现象,早已建立对生物的感性认知。因此,在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以情境为桥梁,沟通生物与学生生活,发挥语言描述、多媒体辅助等作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以“开花和结果”为例,在体验生活的时候,学生早已观察到植物开花结果的场景。据此,在组织导入活动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地播放了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微视频,使学生在视觉作用下产生熟悉感。同时,鼓励学生结合播放的场景和自身的生活经历,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大部分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植物是先开花后结果呢?”“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花朵是如何变化为果实的呢?”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据此,教师鼓励学生走进教材,探寻问题答案。
二、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探究
探究性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问题。问题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还是学生思考、探究所学的依据。因此,有效的问题不仅可以驱动学生探究所学,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思考、解决,获取答案,理解所学。在组织生物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先分析教学内容,从中选取重难点知识,据此设计问题,驱动学生探究。
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为例,这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树立起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意识。其中,了解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以此为切入点,为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我们挪动石头或花盆的时候,会看到鼠妇四处逃窜的身影,有的躲在石头下,有的在一侧瑟瑟发抖,你们觉得鼠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结合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你们能不能从环境入手对此进行分析呢?能不能就此总结出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呢?”如此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为学生进行探究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建构出有效课堂。
三、小组合作,总结探究结果
受个性差异的影响,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学生会给出不同的观点或看法。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生物学习能力不足,难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平等交流,展现自己的发现,同时就此说出自己的看法,实现思维碰撞,逐步地总结出问题答案,建立对所学的感性认知。
仍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为例,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此过程中,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如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鼠妇喜欢安静的环境等。根据给出的答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总结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并进一步地讨论我们要如何保护鼠妇的生活环境。如此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互帮互助获取问题答案,建立对所学的理解,还可以透过知识感知其中的道德内涵,为提升生物学习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实施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新课改的要求指导下,灵活地应用探究性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指导探究;小组合作总结知识,从而在建构有效课堂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所学,发展探究能力,提升生物学习水平,同时为今后自主探究生物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金花.兴趣引导 多方兼容:提高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方略[J].名师在线,2018(29):17-18.
[2]李彦丽.浅谈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