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

2020-12-29尉转琴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7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师生互动

摘 要:初中音乐课既是一种常识性教育课,又是锻炼学生基本艺术审美修养的艺术课。在艺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情况,在良性的师生互动之中促进学生形成对音乐艺术的独特思考和审美修养,这对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对当下学生来说可能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中学生的音乐文化接受环境在今天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而我们的教材在很大程度是不符合中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课本内容多以传统的民族音乐为主,流行音乐只有很少的内容,再加上很多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远远没有其他学科深入,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和体育、美术等修养心性的艺术教学都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实时关注学生实际

音乐课堂的互动最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功力。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和学生互动,先要了解學生的学习实际,掌握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情况。例如基本的音乐知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这样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有所选择。初中音乐教学实际是学生总体的学习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握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原则,例如在前期的音乐课堂学习中应当减少知识性内容的大量输入,而应该进行有趣的互动性引导,使学生对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产生基本的兴趣后,进而再进行知识性引导。关注学生实践并不意味着放弃知识型的教育,知识教育恰恰是进行更高环节情境互动的基础条件。教师首先应该对基本的音乐知识进行相应的归类,并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课程排列,经过几个阶段的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便可以进行更高形式的互动。

(二)情景性互动原则[1]

不得不承认,音乐的互动是需要学生有一定艺术基础或者艺术修养的,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认识情景互动的必要条件并对学生先进行情景互动式的引导。例如经典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是大多数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同时,这首歌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背景故事,值得教师为同学进行介绍,另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对这首歌的感悟和自己关于这首歌的小故事,这样就可以在个人情感意义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这种情景性互动的原则应该始终坚持运用在音乐这种实践性极强的。

二、打破定式思维进行情景课堂互动

当前广泛开展情景式课堂的主要阻碍因素是:首先,许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依照书本进行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并没有打破书本中心论的教学局限。其次,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较为传统和老套,难以引起学生的音乐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这种兴趣不是低层次的,而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和情感体验上的高层次音乐审美能力。

(一)打破只唯书的按部就班式的课堂教学[2]

当下的初中音乐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拘泥于只唯书,按部就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按照书本的基本课程设置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情况,填鸭式地进行知识的输出。打破按部就班式的音乐学习,首先要打破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思维。例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歌曲进行投票分类,选出学生喜欢的一些歌曲,并把这些歌曲进行一定程度的编排。挑选其中重要的音乐进行分类性教学,对于其他较为小众的,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教学需求的歌曲,可以进行兴趣小组讨论的分组教学。

(二)注重引导式互动,增强课堂互动效率[3]

注重互动的形式,传统音乐课堂的互动形式,大多数集中于课前时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而在音乐内容和情感交流方面缺少相应的互动性。因此,改变互动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如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之间的相互对唱,进行音乐情景剧的排演,甚至是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形式的创新。丰富多样的创新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加入有趣味的音乐学习之中。在形式改变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课堂互动的效率,这种效率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来衡量的,因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在这些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更高程度、不同角度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三)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

积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除了进行小组的教学以外,还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音乐喜好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从而制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例如,现在学生多喜欢流行音乐、民谣、摇滚等音乐形式,而我们的音乐教材以传统民歌为主。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音乐交际的训练,使学生之间相互推荐自己喜欢的歌曲,还要打破学生音乐爱好的偏颇性问题,对喜欢流行音乐的学生进行一些古典音乐的教育,都对喜欢现代音乐的学生进行传统音乐的教育,使之在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得到全面调节。这样的调节对于正在形成自己独特审美观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引导着一个学生在未来审美爱好和音乐兴趣的综合性发展。

三、结束语

义务教育极力倡导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当是全面多元的素质,而不应当是局限于某一具体内容的素质。对初中音乐课堂来说,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其他领域教学的不足。音乐作为时间性的艺术,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些经典的音乐在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教育和欣赏意义,是值得我们对学生基本音乐审美观念进行引导的。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全面的音乐熏陶环境,不仅进行了知识教育,还把情感和审美的教育融入其中,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向文清.初中音乐情境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214.

[2]朱姝.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6):180-181.

[3]李萍.构建初中音乐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大众文艺,2016(22):205.

[4]赵秋蓉.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8):198.

作者简介:尉转琴(1979—),女,汉族,甘肃陇西人,陇西县巩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师生互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