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间的环境行为的溢出效应综述
2020-12-29王慧
【摘 要】 在实施环境教育和干预措施以促进一种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时,很少有人提及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非目标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溢出效应认为,从事一种行为会影响从事另一种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正面的溢出效应预示着针对某一特定行为的干预有能力促进非目标行为和/或未来有利于环境的行为。然而,负面外溢效应预示着,从事第一种有利于环境的行为将防止或减少第二种有利于环境的行为。由于对正面和负面溢出效应的理论和经验基础尚未充分了解,本文主要对时间溢出的正向和负向溢做一个综述。
【关键词】 溢出效应环保行为跨时间溢出效应
1、环保行为和环境问题中的溢出效应
尽管环境问题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对个人行为能对环境问题带来改善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不仅有些人不愿意改变他们的行为,而且也有人怀疑个人层面行为的改变是否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但有数据表明,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在减少碳排放和减缓自然资源消耗方面发挥作用。例如,对美国家庭活动中个人层面行为变化的节约潜力的分析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减少7%的碳排放将是现实的,而且相对容易实现,并且不会牺牲生活质量。考虑到政府的政策和监管没有在减排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个人层面的行为改变可以在立即减排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环境领域中,正向溢出效应的基本前提是人们通过一个行为会采取一种更有利于环境的倾向,然后从事其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例如,Th?gersen(2014)发现生态标签购物与积极的口头反馈或经济激励相结合,溢出了其他亲环境行为,例如在离开房间时关灯。但是,溢出效应也会影响负面行为。例如,研究表明,在虚构的网络购物任务中选择生态标签产品会引发负面的溢出效应,从而导致后续任务中的利他主义减少。
在制定和实施环境教育和干预措施时,溢出效应非常重要,因为正向和负向的溢出效应会影响干预的净效应。从干预对象的具体行为问题到对“非目标”行为的正向或负向影响问题,充分理解教育和干预研究中的溢出效应可以拓宽我们的因果观。一些只具有小影响但是能带来正向溢出的行为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它们有可能影响其他行为,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溢出效应伞也包含负向溢出效应。因此,人们可以使用一种行为作为不执行其他行为的理由。
我们将环境问题中的溢出效应定义为:参与一种行为对后续行为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第一种行为会增加发生第二种不同行为的可能性,或者同一种行为会随着时间或环境而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或者它会降低第二种行为发生的概率,导致负面溢出效应。在此定义的基础上,本综述对时间溢出作出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时间溢出效应的框架,在以往讨论亲环境行为中的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2、正向溢出和负向溢出的理论基础
在我们对行为溢出效应的定义中,初始行为会影响后续行为,或者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或背景下发生。我们如何解释驱动这些行为溢出效应的过程?首先,我们将提出可以解释正向溢出效应的理论,然后转向解释负向溢出效应的理论。
2.1认知失调理论
本质上,费斯廷格(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预测,认知或行为要素之间的感知不一致将导致不适的感觉。这种不适反过来会刺激失调减少策略,比如行为改变,或者两种行为的平衡。从认知失调的框架来看,正向溢出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想要避免在不同的亲环境行为之间或时间与环境之间表现不一致的不愉快感觉。然而,研究表明,认知失调可以通过几种策略来减少;例如,态度的改变和行为改变。因此,如果认知失调流程推动正向的行为溢出效应,人们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态度,而不是将第二种行为调整到第一种行为(Th?gersen,2009)。然而,有一些技术可能会由于认知失调而增加溢出效应,例如,如果第一次亲环境行为与自我概念相关或通过替代失调。
2.2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预测人们在形成评价认知(如态度、规范和价值观)时,会将自己的行为作为线索。例如,与控制条件相比,将人们过去的行为描述为亲环境行为,这与更强的道德义务和更高的积极的亲环境态度相关联。
登门槛效应(FreedmanandFraser1966)是一种说服技巧,即对一个小请求的遵从,增强了对随后更大请求的遵从的可能性。因此,登门槛效应检验一种行为如何影响第二个行为,因此这也是一个特定形式的正向溢出效应。自我认知被证实是作为推动FITD的心理过程。此外,研究表明,FITD可以用来促进环保行为。
基于行动的学习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的:对结果的信念会影响行为,而对特定行为结果的更多学习可以扩展到其他行为。例如,购买节能灯泡一般会影响人们对节能的看法,从而引发正向的溢出效应,例如关闭电脑上的备用模式或支持新能源政策。为了说明这一点,Th?gersen(1999)测试了废物回收是否溢出到旨在避免购物时过度包装的行为。行为之间预期存在的积极效应被发现了,但结果并未表明进行第一次亲环境行为促进了对第二次亲环境行为结果的学习;因此ABL假设未得到证实。Th?gersen和Noblet(2012)发现了對绿色消费主义到接受风能的正向溢出,这表明绿色消费主义的“小行为”部分地介导了环境问题与接受风能的“更大行为”之间的关系。行动学习似乎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一点。ABL似乎是正向溢出效应的合理解释,但迄今为止,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ABL过程与促进环境行为的积极溢出效应有关。
2.4负面溢出效应
与正向溢出效应(第一种行为会促进第二种行为)相反,在负向溢出效应中,第一种行为会为第二种行为创造许可,从而导致“不那么相同”。例如,Th?gersen(1999)发现了一个倾向于支持环保行为之间的负面溢出效应;回收似乎减少了购物时防止浪费的义务感。然而,实际的废弃物预防行为并没有受到影响。在这个例子中,负面溢出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环保行动允许随后的环保行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三种解释正向溢出效应的理论都不能解释负向溢出效应。为了解释负面溢出效应,我们转而求助于道德授权的信用和许可模型。
2.5道德许可:学分和凭证
道德许可的概念是一种最初的道德行为导致随后的不道德行为的负向溢出。例如,Miller和Effron(2010)发现购买碳补偿增加了对环境有害行为的频率。研究还表明,仅仅是想象第一次利他行为就会促进许可效应(KhanandDhar,2006)。一项荟萃分析报告称,在81项研究中,道德许可的影响范围从d=0.26-0.36不等。为了解释消极授权的心理过程,Merritt(2010)提出了两个假设:道德凭证和道德信用。下面将讨论这些问题。
2.5.1道德凭证
道德凭据假说预测,从事一种被认为是道德良好的行为会促进自我概念,增加积极情绪。随后,这些积极的情绪会抑制在进行不道德行为时的不适影响。因此,道德凭证解释了许可是“积极情绪的庇护所”,将消极情绪与不道德行为分离开来。
2.5.1道德学分
负面溢出效应的道德信用假设预测,从事一种被认为是道德良好的行为会为不道德行为创造空间。Khan和Dhar(2006)认为道德信用是基于权衡两种行为的元认知平衡策略。因此,在负面溢出的道德信用账户中,与道德凭证账户相反,越轨行为应该随着使用而减少(Miller和Effron2010)。道德学分也可以依据自我服务偏差来解释(Th?gersen2011),比如“现在我已经做完了我所分享的。”
负面溢出效应的道德凭证模型有一些直接的实证支持。在六项研究中,Khan和Dhar(2006)发现第一次的善良行为对自我概念有积极的影响。有人提出,这种提升阻碍了第二种行为中的消极自我归因。然而,关于许可的研究通常缺乏一定程度的情感,因此不能充分区分负面溢出效应的道德凭证和道德信用解释。
3、时间溢出
相对于行为间的溢出扩散,在时间溢出中,时间1的行为会影响时间2中的相同行为,导致行为执行的增加或减少。例如,在今天购买了有机食品之后,人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环保人士”,在下周会鼓励这个人购买更多的有机食品。然而,时间溢出效应也可能是负面的。也就是说,在今天购买了有机食品之后,人们可能会觉得“我现在已经完成了我的份额”,因此下周购买的有机食品就会减少。基于自我感知的过程讨论,在时间1进行行为可能会刺激自我感知过程,导致将自己感知为亲环境者,进而促进时间2中的行为。
要更好地理解跨时间的溢出效应,一种方法是通过纵向研究。有学者研究了三年的态度,知识,意图和节水行为。使用重复样本(比较1988-1991年)和非重复样本(1991年的一次测量)。最后的测量结果显示,与1988年相比,在两个样本中,对节水和节水的态度和意图都显著高于1988年。这些发现与时间溢出假设相一致,然而,媒体宣传和经济激励混淆了数据,因此无法做出有效的因果推论。
在另一项纵向研究中,Th?gersen和?lander(2003)研究了三年内丹麦消费者样本的亲环境行为。数据显示了购买有机食品,回收和亲环境运输行为的稳定模式。这并不支持时间溢出效应;然而,正如Th?gersen所指出的,数据可能受到了天花板效应。
还可以在较窄的时间范围内调查时间溢出效应,以检查溢出过程。持续问题程序(CQP)是一种FITD范例,用于检查对第一种行为(A)的依从性如何影响第二种行为(B)。在大多数实验性演示中,CQP已通过第一次请求填写少量问题进行操作,然后第二次请求填写大量问题。与对照组相比,CQP的效果一致且几乎是实验组的两倍,并且已经显示出用于产生FITD效应的最稳健的技术之一(Burger1999)。
关于决策后失调的研究表明,仅仅在两种选择之间进行选择就会增加人们对所选择的选择的态度(如里根和基尔达夫1988)。这一效应可以解释为对中介构念驱动时间溢出的研究,即时间1中的行为A如何影响构念(例如态度),导致时间2中的行为A的执行增加。例如,Brehm(1956)发现仅仅选择一个对象(作为参与的补偿)就增加了参与者对该对象的评价。与这些结果一致,表明,在选举中投票给某一特定候选人后,人们对该特定候选人会赢得选举的确定性增加。这些研究表明,在时间1中的行为A会对人们的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神经学研究和学龄前儿童和卷尾猴的研究中也证实了后决策失调效应。然而,也有人认为这些过程可以用自我知觉理论来解释。综上所述,这些研究都表明,在时间1进行A行为可以影响中介构念,在时间1进行A行为可以增加在时间2进行A行为的频率。
最后,对负向溢出效应中的时间溢出效应也有一定的支持。例如,挪威的一项研究表明,电动汽车车主比“汽油车”车主开车更多,尽管这种效应仅适用于拥有两辆或两辆以上汽车的车主。与其他只拥有一辆车的车主相比,拥有一辆车的电动车车主报告的驾驶次数明显减少。然而,这种效应在混合动力车车主群体中并没有发现。
总之,我们通过展示纵向研究以及FITD(和决策后不协调框架内的研究来回顾跨时间的溢出效应。关于决策后失调的研究提供了时间溢出的部分过程解释,表明在时间1进行行为a会影响结构,从而增加行为a在时间2的执行。由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常常缺乏对情绪的衡量,认知失调的解释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排除。为了更好地理解亲环境行为的时间溢出假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献士,陈礼丹.消费者环境行为中的溢出效应——基于国外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20,(10):60-62.
[2] Aronson,E.,C.Fried,andJ.Stone.1991.“OvercomingDenialandIncreasingtheIntentiontoUseCondomsthroughtheInductionofHypocrisy.”AmericanJournalofPublicHealth81(12):1636–1638.
[3] Brehm,J.W.1956.“PostdecisionChangesintheDesirabilityofAlternatives.”The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52(3):384–389.
[4] Dietz,T.,G.T.Gardner,J.Gilligan,P.C.Stern,andM.P.Vandenbergh.2009.“HouseholdActionsCanProvideaBehavioralWedgetoRapidlyReduceUSCarbonEmission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06:18452–18456.
[5] Jackson,T.2009.ProsperitywithoutGrowth?EconomicsforaFinitePlanet.London:Earthscan.Jarcho,J.M.,E.T.Berkman,andM.D.Lieberman.2011.“TheNeuralBasisofRationalization:CognitiveDissonanceReductionduringDecision-making.”Scan6:460–467.
作者簡介:王慧(1995—),女,汉族,江西人,硕士在读,单位: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绿色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