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地利用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2020-12-29艾佳璇

大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发展路径

【摘 要】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农地利用现代化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的探讨,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未能对其发展路径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对农地利用现代化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与总结,剖析有关发展路径观点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对农地利用现代化內涵的界定有出入、研究设立的指标体系不同、研究方法视地域而定,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学者们对发展路径研究产生不同结论的原因。因此针对于农地利用现代化的发展路径问题,学者们应该在研究中注意现代化发展内涵的动态变化,政策制定部门参考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给出全国性或地方的统一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方法中的模型设定,完善农地利用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农地利用现代化 动因分析 发展路径 文献综述

一、引言

在当前城市化、城镇化和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背景下,农业粗放经营导致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污染、粮食安全风险高。当下急需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困境,党中央为扭转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局面推进“四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需大力推进的四化之一,以现代化武装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迫切需要的。因此,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方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从研究的理论意义上看,本次研究对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进展做出梳理,对理论体系建立清晰的认识,为后续完善理论做铺垫;从实践意义上看,本文可以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方向,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二、发展路径的理论分析

(一)动因分析

农业现代化是由什么原因驱动发展出来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作出研究分析。农业现代化理论最先由由舒尔茨(1964)提出,成功改造传统农业关键在于引进现代农业要素。张仲威(1994)认为人力资源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顾焕章等(1997)强调了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持同样的观点的学者还有黄国祯(2001),他指出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武装”农业,通过科学方管理及组织手段实现农业现代化。王明华(2001)也突出了管理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蒋伏心(1996)则从资源配置角度指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舒尔茨提出的现代农业要素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到后续的国内外学者研究,都强调了农业要素变革和农业要素投入配置改变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这也代表着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具有理论研究上的合理性。

(二)发展路径

从农地利用现代化的诱导因素研究中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文献的收集和阅读,本文将农地利用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总结为“政策制度效应”、“传统要素效应”、“现代技术效应”三种,系统的总结目前研究给出的发展路径和影响机制。

1.政策制度效应

蒋伏心(1996)从我国的体制出发,指出土地制度是农业现代化中首位的影响变量。胡鞍钢(2001)指出促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问题是农业产业化,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土地流转和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

2.传统要素效应

在蒋伏心(1996)的文献中除了制度因素,也将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因素包含在影响的因素中。钱津(2010)认为弱化小农结构是农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动因,改变小农结构的出路在于降低农业人口比重,降低农业人口比重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转移劳动力。

3.现代技术效应

蒋和平、温思美(1996)指出加快农业现代化要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引进,要从信息传递、技术传递、人才传递、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传递、政策法规保障五方面来吸纳高新技术生产力。而后他们又对技术影响下的农地利用现代化做出研究(2009),并提出应对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发展侧重,分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使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进入传统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三、差异原因分析

(一)概念界定

六十年代,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成为实现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出路(舒尔茨,1964)。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以市场经济管理农业成为这一时期农业现代化的新内涵(牛若峰,2001)。近年来,农业现代化更多的考虑到了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方面等的人文主义因素。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民物质精神水平提高,兼顾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研究对基础内涵的认定并不统一,是造成机制分析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

(二)评价指标

对现代化水平测度中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较多,蒋和平等(2005)首先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从4个方面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21世纪以来,定量研究越来越多,政府层面提出带有宏观指导性的指标体系,专家、学者提出的符合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指标体系成为主流的两大类别。

第一类指标体系中,中国农科院文献中心(1999)提出的由收入和消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等7大类22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中将农业现代化评价分成了粮食供给保障、农业结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技术装备、规模经营、支持保护7大类31项指标。省政府层面江苏省农林厅、统计局(2001)从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技术、管理等方面,制成了包含7大类1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

第二类评价指标体系中,辛岭、蒋和平(2010)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社会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四方面建立4项准则指标和12项个体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沈琦、胡资骏(2012)则简化了辛岭、蒋和平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将12项个体指标简化为9个;徐世艳等(2017)在“五化协同”的发展背景下,补充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建立了由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及经营体系、农业劳动者、农业产出、农村发展、农业环境等7个一级指标的指标体系。

专家、学者建立的指标体系多是根据当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所研究区域的农业发展现状建立的,但是在研究角度方面有所差异,会导致在不同学者研究分析发展机制时产生结论上的差异。

(三)测度方法

在現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主要包括: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构建模型进行评价的方法,重点参数比较法,基于神经网络的SOFM方法以及空间分析方法。Yuan Cong Wang 等(2013)通过建立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中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采用模型法测度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单胜道和黄祖辉(2000)构建的经济、社会、资源、科技、生态等定级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来分析所研究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欧阳显斌(2012)通过建立投影寻踪模型对研究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横向综合评价;除此之外模型法还有主成分数学模型法和 DEA 模型评价方法等方法。重点参数比较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王国升等(2006)从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政策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三大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距。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方法出现,钟水映等(2016)采用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对研究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分析研究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刘婷、郑苏娟(2018)采用粗糙集方法减少了农业现代化原始指标群的数量,量化分析了研究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

四、文献评述与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农地利用现代化内涵随时间推移而变化,随区域农业发展差异而变化,大部分农业现代化发展定量研究采用建立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多指标综合测度方法可以根据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内涵较为全面地、灵活地描述区域农业现代化,能够直观反应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冗杂,指标数量多,二级指标过细,不突出观测重点,且部分指标数据提取困难,指标权重设置的主观性较强,对于各地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暂时没有形成权威的指导和有地域针对性的方案。所以目前国内对于农地利用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基础仍然是缺乏的,在接下来学者的研究当中,可以深入探讨现代化的内涵、统一评价指标,例如全国统一还是一地区一标准,具体划分地域的方式是什么,不同的地域和情况适用于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同时进一步推进农地利用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

[2] 张仲威. 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4(3).

[3] 顾焕章. 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J]. 瞭望, 1997(24): 013.

[4] 蒋伏心.土地制度: 内含与类型[J]. 现代经济探讨, 1996(5): 008.

[5] 蒋和平,温思美.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传递机制的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1):16-19.

[6] 蒋和平,黄德林,郝利.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5,1(8):52-69.

[7] Wang,Y.C. & Z.Qingyuan.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entral China [J]. IERI Procedia.2013 (4):417-424.

[8] 单胜道,黄祖辉.农业现代化模糊综合定级法研究——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0(6):1-5.

[9] 欧阳显斌.投影寻踪模型在“四化”水平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1-55.

[10] 王国升,高旺盛,陈源泉.我国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与协调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2):119-135.

[11] 钟水映,李强谊,徐飞.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45-152.

[12] 刘婷,郑苏娟.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展研究[J].发展研究,2018,(3):1-4.

[13] 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06):646-650.

[14] 沈琦,胡资骏.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模型—基于聚类和因子分析法[J].农业经济,2012(5):35.

[15] 徐世艳,耿方梅,童少娟等.“五化协同”视域下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4.

[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课题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17] 钱津.中国农业必须走现代化之路[J].贵州社会科学, 2010(1): 017.

[18] 胡鞍钢,吴群刚.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J].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 9-21.

[19] 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 2009(1):005.

作者简介:艾佳璇(1999—),女,朝鲜,黑龙江伊春,本科,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财政与金融、土地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发展路径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