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研究

2020-12-29黄涛李顺年

高教学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满意度大学生

黄涛 李顺年

摘  要:校园归属感对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养成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在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现状,清楚学生需求及认识,及时发现学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促进艺术类院校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满意度;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2096-000X(2020)27-0061-04

Abstract: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campus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aily learning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investigating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o college students in a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can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on campus, understand the needs and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nd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daily work of the schoo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arts college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levels.

Keywords: satisfaction; art colleges; university students; campus sense of belonging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归属感的建立,提升和研究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教育中,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和忽略,无疑对学生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身心素质养成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文章考察艺术类院校的特点,以作者所在的Y校作为对象,从学生校园满意度角度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进行校园归属感问卷调查研究。

一、研究概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爱和归属的需求是人在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在自己团体里获得一席之地的需要,是高于生理、安全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因个人发展和成长,有追求爱和归属的社交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有交际、交流和集体生活的需求,是一种情感体验,涉及到更多的是一个心理的概念。对大学生校园认同及归属感的研究内容已经较为丰富,涉及面广,研究方式多样,更多是基于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及影响原因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及校园学生认同感、归属感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在归属感和认同感方面的研究中,针对理论和因果关系之间的论证梳理也在不断丰富。研究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相关学科,更多的是采用了调查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院系的学生的校园归属进行分析研究。从徐琴美、包克冰等不少学者进行的研究来看,目前对于校园归属感的定义,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普遍比较认同徐琴美提出的概念,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与投入,愿意承担其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并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基于归属感的表现,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中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以及与他人能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学校归属感还涉及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在感情上、思想上以及心理上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愿意承担作为学校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地参与学校活动,以及学生在校内获得的认同和同学间的相互承认。

二、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分析

通过开展《艺术类高校大学生校园认同感和归属感研究调查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调查面向Y校在校生(含本科生、研究生),按照在校生人数1/35的比例随机抽样调查。在被调查对象中,男生118人,女生182人,男女比例为0.648:1,男生占39.33%,女生占60.67%,与学校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同,使调查更具有代表性。作者围绕Y校大学生对学校认同感、对学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学生对校园归属感认知等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一)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校园认同感分析

学生归属感需求得以体现和反馈的因素来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环境和生活,也体现在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之中,是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和成长方面的认同与情感投入。为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目前学校认同感和归属感,作者通过涵盖校园教育管理与服务相关的18个内容进行学生感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对校园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认同感较高,各项内容认同感存在一定差异。针对教学、师资、教学质量、教学考核、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等方面,学生普遍对校园认同和归属感较强,其中,认同“很好”的学生对学校师资力量、学习氛围、师生间互动沟通等认同度高于教学质量、教学整体认同,个别学生对学生考核和学习气氛、师生间互动沟通方式不认同。通过调查学生对学校信息交流平台(如图书馆、校园网、学术讲座等)、日常管理认同、后勤物业管理、宿舍环境认同、学生食堂服务、教学管理、学生团学管理、治安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工作服务、举行的团学活动等方面的感知显示,学生普遍认同学校的各项工作,但也认为部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认为“很好”的项目,按照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管理服务、治安管理服务、团学活动、日常管理整体认同、学生社团工作服务、校园信息交流平台、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团学管理、后勤物业服务、宿舍环境认同、学生食堂服务。学生认为“较差”和“极差”的,根据比例情况,主要有学校信息平台网络建设、学生食堂服务、宿舍环境认同、后勤物业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

(二)艺术类大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服务满意度分析

通过开展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和成长方面认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认同度较高,较为满意。学生对现行学生工作制度和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满意”占46%,“较满意”占33.33%,“一般满意”占19.33%,“不太满意”占1.33%,很不满意为0%。学生对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评价中,选择“满意”占63.33%,“较满意”占26.33%,“一般满意”占9.67%,“不太满意”占0.33%,“很不满意”为占0.33%。“学校在培养学生对学校认同感方面实施工作”评价上,学生普遍认为比较有成效,选择“很有成效”占53%,“较有成效”占31.67%,“一般”占13.67%,“成效不明显”占1.33%,选择“感觉完全没有成效”占0.33%。针对学院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和和班级管理工作方面,学生整体上满意度也比较高,较为认同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围绕学校辅导员工作和班主任工作进行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较为认可,但也看到在班主任工作存在不满意的多于辅导员,部分学生认为班主任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学生党团学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学生对各项学生工作整体认同度也较高。总体上来说,学生对本校开展的思政教育、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奖助工作、新生入学教育、奖助工作、心理健康服务、征兵宣传满意度较高些,而部分工作则存在一定不满意的比例。

(三)艺术类大学生校园适应性认知分析

作者针对学生专业满意度、学校适应、校园人际关系、学习适应和课余时间安排、课外活动情况、学习和成长困惑、心理压力、大学期望和目标等进行了问卷调查:

1. 适应力感知。从个人适应力来看,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度较高,认为“完全适应”占35%,“比较适应”占47%,“一般适应”占11.67%,“有部分不适应”占3.67%,“完全不适应”占0.33%,“靠自身调整后基本适

应”占2%,“目前为止,仍不适应”占0.33%。

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的原因,学生认为这些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选择“气候等自然因素差异”占16.33%,“饮食、生活习惯差异”占16.67%,“大学人际关系处理”占16.67%,“文化、习俗等社会环境因素”占6%,“学习方法和生活节奏”占13.33%,“个人独立思维和处事能

力”占8.33%,“作息时间”占9.33%,“计算机运用能力”占3.33%,“与父母的联系和家校距离”占10%。学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的原因排在前位的是饮食和生活习惯差异、大学人际关系处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差异、学习方法和生活节奏。

2. 学习适应。关于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依然重要,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占92%,“不是很重要,只要勉强过了就好”占6.33%,“不重要,学习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占1%,“很不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占0.67%。关于学习适应性困难(可多选),选择“学习方法”为 107人次,“大学的教育方式”为89人次,“课程难度”为47人次,“和老师交流沟通”为60人次,“时间紧张”为89人次,“练习任务重”为63人次,“没有不适应”为99人次,认为主要困难在于学习方法、大学的教育方式、时间紧张。学生总体对专业认同度相对较高,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想象有些差距。认为“比想象中的好”占

29.67%,“符合自己的想象”占41%,“与想象有些差距”占28.33%,“十分不满意”占1%。

3. 日常生活适应。在对寝室集体生活评价时,学生总体对寝室生活评价较高,其中认为“很温馨,大家无话不谈”占16.33%,“和谐,大家相处融洽”占39%,“还行,大家关系一般”占16%,“不是很好,偶尔有小争吵”占

1.67%,“关系有点紧张,矛盾频发”占0.33%。针对“大学生活中遇到烦心事和问题求助对象和办法(可多选)”问题,选择“倾诉给大学中交的新朋友”为187人次,“找以前朋友聊”为188人,“倾诉给父母听”为121人次,“不需要倾诉、发泄”为39人次,“找班主任了解”为48人次,“咨询辅导员”为53人次,“向学长学姐寻求帮助”为51人次,“找班级同学帮忙”为53人次,“咨询任课老

师”为35人次,“自己想办法解决”为128人次,按照频次来看,学生选择最多的为找以前朋友聊、倾诉给大学中交的新朋友、自己想办法解決和倾诉给父母听,选择向班主任和辅导员了解、找班级同学帮忙、咨询学长学姐、咨询任课教师的则相对较少,另外有13%学生则选择不需要倾诉、发泄。针对自身大学生活现状评价,学生自我认同感较强,76.34%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现状较为满意,其中认为“非常满足”占32.67%,“比较满足”占43.67%,“一般”占19%,“不满足”占1.33%。针对“课余生活的安排”,学生的选择和安排丰富多彩,较好的丰富了课余生活,选择“主动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看书”占

60.33%,“参加各种社团或学生会活动”42.33%,“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等”占57.33%,“逛街购物”为占44%,“参加其他活动(如聚餐、老乡会等)”占58.67%。

4. 压力适应。压力方面,结果显示主要来自学业压力、经济压力,选择(可多选)“学业压力”占64.67%,“经济压力”占51.67%,“恋爱情感压力”占50.67%,“父母的期望”占30.67%,“人际交往”占24%,“室友关系”占9%,选择其他的占26%。针对“独立自主生活是否让你感到有压力”,学生认为普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选择“没有压力,能够很好的适应,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占57.67%,“有一点压力,还不太习惯自己一个人生活,但自己可以很好的调节”占39.67%,“很有压力,常常想家,一个人生活很不适应”占2.67%。对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评价,学生普遍认为自己能较好的适应。选择“很好,很容易适应新环境”占43.33%,“还行,自己可以很好的调整”占49.33%,“一般,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占6.67%,“不好,必须有其他人引导或帮助”占0.66%。

5. 成长期望感知。在“对毕业后和未来的生活有无清楚的方向”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计划,选择“有清楚的方向,制定计划使自己更适应大学生活”占62.33%,“有短期的打算,过一天是一天”占27.67%,“很模糊,没什么目标,安于现状”占8.33%,“不需考虑”占1.33%。针对学生期望和成长层面,关注比较多的是专业和学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方法、沟通交流技巧、求职面试指导、为人出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在希望得到的引导和帮助方面,选择“专业学习引导”占72%,“学习方法的引导”占51.55%,“时间规划”占4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占60%,“创业指导”占51.55%,“求职面试指导”占43%,“沟通交流技巧”占43.33%,“为人处事能力”占43%,“法律知识引导”占28.67%,“传统文化”占28%,“实践动手能力”占42.33%。针对大学阶段的重要性,学生普遍有自己的认识,期望较高。选择“学习文化知识,提升专业素养,扩充知识储备”占84.33%,“通过实习或创业积累社会经验,考取相关职业资格,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占71%,“锻炼为人处世的能力,积累人脉资源,培养个人情商”占63.67%,“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升华思想境界,养好良好心态与性格”占68%。

三、结束语

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Y校为艺术类高校,学生拥有较强的校园归属感。学校在进行学生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积极健康的成长,学校对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较为重视。但通过调查,我们也看到部分学生对学校部分工作满意度和认同度不高,体现出校园归属感不够强。因此学校在校园软硬件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大有可为,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本位教育和信息教育对强化大学校园人文关怀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学校在推进大思政格局下的“三全”育人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认知,优化育人措施,营造更好的人才培养与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杜好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段美林.包头市某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校归属感及学校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崔晨.大学生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6.

[4]林荣策.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学校归属感的培育——基于福建五所本科高校的调研[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2):35-39.

[5]卢旭东,李剑琦,潘蕾.国内高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的调研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10):109-113.

[6]哈战荣,杨向鹏.高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理论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77-80.

[7]张新冀.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8]張立敏.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归属感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1.

[9]温虹,周振浪,李淑贤,等.大思政教育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探析——以N大学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2-117.

[10]水远璇.南京市属本科院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J].高教论坛,2016(08):105-109.

[11]石磊.大学生的学校层面的社会支持对学校归属感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2]李靖平,马光波,刘智鑫.新建高校大学生校园归属感现状及对策——以营口某高校为例[J].经济师,2016(01):231-232. [13]董艺乐.艺术类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艺术教育,2014(09):38-39.

[14]杨曦.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5]戴昕.辅导员辅导方式优化——基于学生归属感[J].大学教育,2014(03):95-96.

猜你喜欢

满意度大学生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