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12-29李璐
李璐
[摘 要]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整全人格的教育,有利于激发个体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使教育从被动灌输走向主体体验。该文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抓实各具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课堂组织两方面着手,分析高职人文通识课程的定位、学分制、校本教材等具有普适性的问题,再辅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门课程课堂组织的具体案例分析,来探索一条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10-12
当高等职业教育走进21世纪的发展快车道之时,专业职业技能、技术教育成为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高职毕业生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出现偏差,内心的迷茫和信仰的缺失,使其个人生活质量和职场竞争力随之大打折扣,偏离了高职学生个体成人的整全人格养成路径。
一、高职人文通识教育的成人意蕴
人文通识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是培养学生完全人格的教育,着力于解决教育与个体的自我成人与自我教育的根本问题,有利于激发个体自我成长的内在力量,使教育从被动灌输走向主体体验,以心灵美好的欲求构成个体成长的方向与动力,塑造自主而完整的人,成全其积极向上的人性,系统回应高职院校当今远离人的整全性发展的现实困境,以期促成高职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激发人性当中的真善美,绽放人性的光华,促使人实现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高人幸福美好生活的能力。
在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标的引导力,决定了强调专业技能、技术水平的应用型教育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全面教育,则尴尬地置身于可多可少的“边缘地带”。这种局面,是不是正常的?是不是真的符合我国当下的国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将来承担经济社会发展重责大任的直接工作者,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执行者,是科学实验室与千家万户的天然联系者。这一类学生的“成人”教育,关系着大局,关系着根基。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好人文通识教育,本文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课程体系、课堂组织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整体性的系统思考。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一)坚持定好位
构建高职人文通识课程体系,首要条件是做出准确的课程定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教育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就将人文通识课程作为全校公共课程的新生力量,全面列入各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该校所有人文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属于公共基础课程,集中在第二、三学期进行。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选修课中又分为面授选修课和网络选修课两类,每类均需要学生从若干门人文通识课程中,分别选择足额的课程门数,修满足额的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
(二)融入学分制
人文通识教育的地位,体现在和专业课程一样的学分制管理上。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按照教学进度,参加公共必修课“经典诵读与写作”30学时的课堂教学,通过期末考核后,可以得到1个学分。另外一个学期,在茶艺、书法、剪纸这三门课程中,选择一门最感兴趣的,参加20学时的课堂教学,通过期末考核后,可以得到1个学分。此外,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249门尔雅通识课程中,按照不同学期按照规定的选修门数,任意选择并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分制的融入,改变了以往人文教育仅靠讲座、实践、比赛、网课等课外教育形式的局面,使人文通识教育有了正式的课堂,也有了名正言顺的地位,为学生正确面对人文通识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也为专业教师团队的选聘、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课程门类的科学遴选是关系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人文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文化育人综合效能的关键因素。该校陈剑旄校长在广东考察合作企业时,对方普遍反映要加强学生的书面表达与沟通交流能力,并且在多次品茶交流中给予他一些改进的启示,他提议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综合素养的创新实践中,将茶艺与茶文化、书法、剪纸、经典诵读与写作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每年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希望通过人文素养的研习,为同学们打开一扇新的素质教育之窗,在让他们学会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与技能的同时,凝练出淡定从容的个性,培养出慎思笃行的气质,选择出一种有态度的人生。这几门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重点内容,在当今传播较广、影响较大,易于开展课堂教学。
(三)把好教材关
校本教材的精准对接是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开展的理论保障。以该校茶艺课程为例。第一年的教材使用了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茶艺与茶文化》,这本教材当时是作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茶艺课程的校本教材使用的,其出版的初衷是在农林类高职院校推广与专业相关的人文通识教育,这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类工科类高职院校的茶艺课程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茶艺与茶文化》一书从茶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学、茶艺基础知识、茶艺礼仪与习茶手法、茶艺表演实训五个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茶艺与茶文化内容。这和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需求还有一定距离,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尽一致。2017年,该院立足本校师生实际,主编了校本教材《茶文化与大学生素养》,选择了培养学生素质的独特视角和切入点,从“茶学—大学生文化素养”“茶礼—大学生礼仪素养”“茶知—大学生理论素养”“茶艺—大学生艺术素养”“茶效—大学生健康素养”“茶事—大学生实践素养”“茶业—大学生职业素养”等七个专题入手,对大学生的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操作的规范要求,是一次富有创新的大胆尝试。
2018年,在茶艺课程校本教材成功落地后,该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召开了十余次专题会议,研讨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与应用文写作》的框架、内容。经典,就是千百年来绵延不断的文化脉搏,“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教材上编“经典诵读”部分,精选了90篇适于诵读的文学经典作品,以时代为轴,贯穿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文化高峰,从先秦时的《诗经》《论语》,到唐诗、宋词,兼顾少量文赋予现当代诗文。为提升学生的诵读与创作水平,还全文刊录了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与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教材下编“应用文写作”部分则从实际出发,以通用的基础应用文写作内容为主,也能满足一般专业应用文写作的需要。为了对接信息化教学的需求和课堂外自学的便捷,还把教材中的诵读内容制作了在线音频电子资料,学生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功能,就能边阅读边用手机听配乐朗诵作品,方便易行。
三、抓实各具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课堂组织
本文选取该校公共基础必修课的中经典诵读和写作、选修课中的茶艺作为代表,进行课堂组织剖析。
(一)经典诵读和写作的课堂组织案例分析
在新时代高职经典诵读与写作的课堂里,如何引导同学们传承“美好”、弘扬“美好”,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如何激励同学们发现“美好”、创造“美好”,是高职人文通识教育要不断追问的方向。在古代文学的熏陶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熟练经典诵读技巧,涵养家国共担的君子情怀,凝练手脑并用的工匠精神。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采用人物串讲法来优化教学要素和过程。鲜活的人物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经典的作品也是因为人,才有了灵魂。课前,教师通过UMU(优慕)学习平台发布“任务令”,让学生对即将认识的这位历史人物有基本印象,并能说出自己的关注点。利用微信群,推送相关影视导读、人物传说等桥段,引起学生对主人公的兴趣。
课堂上,以诵读示范的方式梳理好字词难句,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前提下,适时导入小组讨论,积极拓展体验式情景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并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掌握重难点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既富有古典教育的韵味,又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便捷。
课后,加强师生的线上沟通、讨论,推送微课、诵读音视频,征集学生优秀诵读作品,开展竞赛及展演。还可以关注文学类公众号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好生活的能力。
经典诵读与写作的考核主要以诵读来进行,让学生加强体验和分享,感受经典诵读的魅力。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课外诵读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材料上传分享,作为考核的加分项。结合对知识点掌握的要求,该校还设计了考核电子问卷,将开放式答案引入评价机制。写作的情况则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典诵读与写作在新时代应有不断创新的传播方式,才能与青年学生走得更近,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分享给学生更专业、更健康、更高雅的网络学习资源,例如:鼓励学生课后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百家讲坛》《国家宝藏》等优秀栏目的作品,积极参与节目线上线下的互动。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文学类公众号,在碎片化的信息接收中吸取养分,沉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
(二)茶艺课的课堂组织分析
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茶艺教学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为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素质教育之窗。由此,確立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掌握茶艺基础知识、茶水器的选配与冲泡技能,凝练学生淡定从容的个性,培养慎思笃行的气质。课堂组织重点在茶的种类、辨水和选器,难点在冲泡技巧和习茶手法。
课堂上,以体验式教育为导向,将湖湘茶文化贯穿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有现代信息化教学的便捷性,又富含学生动手操作的感官体验,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得到创新性发展。该课程采用“5C”教学法来优化教学要素和过程。
“C”是英语“choose”—“选择”的首字母,通过“5C”系统设计和逐一展示《茶艺》这一教学任务,让学生加强体验,提升素养。课前,教师先通过 UMU(优慕)学习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对中国六大茶类有基本认识;第一个“C”是“择类”,采用望、闻、触、泡、品的方式,教师先拿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的典型茶样,传递辨识,分组开汤互品,使学生能初步研判何时、何地、何人适合喝什么茶。
第二个“C”是“择水”:“水为茶之母”,选对了水,泡茶就有了好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水质,掌握准确的水温,控制好茶水比例,是“择水”这一教学环节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水是茶色、香、味、形的载体,茶中各种物质的呈现,愉悦的产生,茶韵的回味,都要通过水来实现,因此,一定不能忽视水对茶的重要影响。
第三个“C”是“择器”:“器为茶之父”,选择合适的茶具,有助于一泡好茶的诞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不同材质、种类、形状的茶具,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代表性茶器具。学会根据中国六大茶类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冲泡器具,达到“茶、水、器”三者的最优组合状态。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是:玻璃杯泡绿茶、白瓷盖碗泡红茶、紫砂壶泡青茶这三类。
第四个“C”是“择法”: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习茶技术手法。根据茶的品质特征,采用不同的冲泡技巧,才能泡出一杯好茶。习茶手法有完整的流程包含:备具、备水、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饮、收具等步骤。常见的冲泡手法有“凤凰三点头”“悬壶高冲”“定点注水”等,投茶手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等。通过现场展示,让学生感受不同技法带来的不同冲泡效果。
第五个“C”是“择艺”:即艺术氛围的营造。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气质,是茶艺教学的更高追求。习茶艺术氛围的营造,有多样化的选择,如茶艺音乐、茶席插花、中华香道、茶空间设计、茶艺服饰等。
通过以上“5C”教学法,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与茶艺教师直接在线交流,还可以学习电子课件,观看慕课、茶文化传播视频,关注茶文化微信公众号等教学资源,感受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便捷,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能力。
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应该有新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才能与青年学生走得更近。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分享给学生更专业、更健康、更高雅的网络学习资源,
四、总结
高职院校人文通识教育的实践,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的教育创新,它有助于开展新时代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让技能植根在学生的个体成人之上,要让人文通识教育发展得更稳健、更积极,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更贴近学生需求,授课形式上更吸引学生兴趣,延伸“手把手”的师徒制模式,成就走心的人文通识教育,还要适时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潜移默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郁的感召力影响学生,这是师生共情、走向教学相长的有利范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刘铁芳.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蔡达峰.我们的通识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5]冯惠敏.中国特色通识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