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型大学生科创社团建设措施研究

2020-12-29权龙哲李晓书王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8期
关键词: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协同

权龙哲 李晓书 王宇

[摘 要]新时期,创新和创业的号召越来越强劲,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大学生科技比赛,发扬了高校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生科创协会通过组织大学生学习科技知识、不断实践创新、转化科技成果来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创新精神。它是高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精尖人才的重要方法。该文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电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参赛经验,针对专创融合型大学生科创社团的组织构建与建设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协同;科技创新社团;组织机构;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3[收稿日期] 2020-09-27

一、引言

国家的兴旺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科技创新与突破。开展大学生科创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创意识,激发了大学生的科创精神,提高了大学生的科创能力。在当代社会,企业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学历水平的高低,更加关注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与角色。一个人的环境适应性越强,抗打击能力越强,其发展进步的空间与可能性就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员工的适应能力,这意味着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1-4]。农业高校的教育要及时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变化,在教育方式上,第一课堂主要是基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课堂涉及许多课外活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创新、自主创新的习惯和意识,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主要以科创组织及社团的形式为主,它通过开展科技类活动来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创型社团的活动场所有实验室、农田设施等,是他们转化利用专业知识的主要场所。

二、组织机构分析

(一)搭建学生社团建制与企业运行机制相结合的模式

为实现社团的企业化管理,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机电研究中心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到学生社团建设,形成新型的学生社团管理组织架构(见图1),机电研究所以学生为本,建立中心组织模式,设置由学院教授担任研究所教师所长,负责监督与指导学生培训及工作。学生所长及各部门主任都由学生担任。实验室采用该组织架构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管理的运行机制。

(二)建立“企业式”创新创业社团基本职能

指导教师制定每年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创新任务,并在年终进行总结工作,财务部分析各部门工作计划,合理制订年度预算,以上均需要提交至办公室进行审批。技术部门包括机械部、控制部、图像部。机械部主要负责研究所的原材料购买,并与机械加工厂洽谈开展各类实践技能培训,控制部与机器视觉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程序控制,负责自己部门的技能培训,办公室主要工作是管理社团实验室的正确使用与安全操作,并组织相应的科创活动,还负责招收新同学进入社团、对新成员进行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

三、制定和完善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机电研究中心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利用宣讲会、参观实验室等进行兴趣引入,引起同学们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社团在纳入新成员之后,老成员要对新成员进行初级培训,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在进行考核之后,要对考核通过的成员进行技能提升训练,加强新成员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参加一些高端科技创新竞赛,来促进成员的科创活动,增强科创热情。机电研究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流程图如下(见图2)。

(一)兴趣引入阶段

机电研究中心于每年10月份进行招生宣讲工作。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实验室介绍,向大一新生进行实验室成果介绍,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再由实验室成员讲述自己的实验室历程、进步及收获。在兴趣引入阶段,机电研究中心下发实验室宣讲名册及报名表,大一新生在充分了解实验室的实践领域及学习模式之后,对自己大学做出合理的规划,决定是否进行报名工作。

(二)基础培训阶段

基础培训阶段的培训内容为:Pro/E三维实体建模,单片机控制 和Matlab图像处理。该阶段为同学们在之后的科创活动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采用寒假集中培训的方式,机电研究中心负责为学生提供培训场地,并向宿管协商假期留宿事宜,确保同学们安心参加培训。机电研究中心秉承“科技创新、重在实践”的理念,组织开展“机械控制大赛”和“机械设计大赛”,增强同学们的创新热情和实践能力。在培训结束阶段,会进行最终考核工作,由机电研究中心全体成员打分制度,确定最终的得分并筛选出优秀的培训生。

(三)技能提升阶段

技能提升阶段主要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成功通过寒假培训的学生需要进行技能提升训练。实验室分为三个技术部门:机械部、控制部、图像部,各个部门的新成员都需要進行进一步的学习。机械部的新成员主要进行三维实体建模与仿真训练、控制部的新成员主要进行控制板的焊接学习与训练、图像部的新成员主要进行matlab 工具箱使用训练。

(四)高端引领阶段

高端引领阶段主要通过引导实验室成员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实验室不同技术部门的成员自行组队报名参赛,根据比赛的方向及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并提交,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及实践能力。在准备作品期间,团队成员查阅资料、不断试验、相互协作,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及动手能力。

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办法

(一)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

要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要为学生开展科创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此类活动。我院根据各专业学生的所学课程,建立以“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为牵引,以科技创新讲座、校内科创选拔赛为辅助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同时,多方面宣传在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竞赛及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热情。我校采用“创新”学分制,对大学生参加科技类活动获奖情况进行第二课堂加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业与创新,进而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思维。这些科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更好地转化为实践。

(二)完善创新系统,形成长效机制

传统教学模式只有课堂教学,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只有一个标准—学习成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一弊端亟待解决。我院建立新的创新系统,开展新型教学培训。培训采用“提出问题、寻找方法”的模式,由导师提出项目的方向及主要实现的功能,学生查阅相关文献材料,遇到瓶颈时,课题组成员互相分享经验及解决办法,导师对学生的成果提出适当的建议,导师也负责制定第二课堂加分的标准及要求。

学院以培养高端人才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进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以此形成长效机制,建立育人育才良性循环。

五、结语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型社团与大学生创新综合素质培养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发展十分重要,高校应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集合优势资源,建立强势团队,培养高精尖人才,逐渐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在实践和发展中,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综合素质的养成,强调团队协调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学院科技社团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大学生科创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了学院、学校育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潘利梅,赵保全.构建研究型大学实验室教学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274-276.

[2]孙岩,刁鸣.基于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下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116-119.

[3]孙岩.对构建电工电子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11):159.

[4]刘伟伟.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就与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0(7):12-14.

猜你喜欢

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优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中心运营模式的实践研究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