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澄清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29张丽华
张丽华
[摘 要]“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作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对于学生掌握政治学理论体系、了解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全貌及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复杂的政治现象分析政治本质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怎样才能上好这门课?教师在以往的灌输教学方法基础上,有必要结合价值澄清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价值澄清;灌输;主体性;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8-0-02[收稿日期] 2020-10-04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是大学生掌握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全貌的基本途径之一。而当前社会思想成分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灌输理论显然已经不足以取得完全的成效,价值澄清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参考。
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主张是每个学生都是理性的、有个性的,具有天然的基本价值观,要对学生保持足够的尊重,价值观不能也不应该被灌输给个人,灌输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深层次的道德信仰。它反对教师从外部灌输价值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坚信学生具备价值选择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过程做出价值的判断和选择。
一、价值澄清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课程内容决定了可以运用价值澄清方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很多涉及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晦涩,有很多就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事情,都会产生切身的感受,比如,讲到基层治理章节时,来自农村的学生接触过村民委员会及其选举过程,知道甚至亲身体会过在农村选举中存在的问题等,而来自城市的学生也都接触过所在社区的居民委员会,并且也十分清楚目前在社会基层自治中存在的行政化倾向问题。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多次交流之后就能形成对基层自治现状的认识,进而提出发展对策。
(二)“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课程目标决定了应该运用价值澄清方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素质)目标三个方面。首先,知识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并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加以分析等。其次,能力目标则是在课程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力求让学生掌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从而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政治行为。最后,情感(素质)目标是最终的课程目标。通过这门课,力求培养学生对国家、政府、社会的积极乐观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树立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理想。综上所述的这些课程目标,并不能通过教师简单的灌输就能达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己亲自去查阅资料甚至去实地调查研究,再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方式加以外化,最终入脑入心,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以及行为习惯。
(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新时代背景和受众特征决定了必须运用价值澄清方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变化,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由依附型社会向参与型社会转变、民众也正由“村民”或“臣民”向“公民”转变。所有这些变化都表明,当前的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之际,思想观念交锋激烈,中国政府的若干改革举措必然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诸多的讨论和争鸣。所以,讲授“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这门课,决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灌输,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讨论,在激烈的价值选择中最终确立起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价值澄清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中的运用例证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涉及很多当下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学界对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多样化的态度和观点。如何让学生在这些理论观点前理清思路就成为该课程的使命。
(一)以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教学为例
当代中国党政关系是认识当代中国政治的首要前提,所以关于当代中国党政关系的教学无疑是“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认识中国党政关系则必须理解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党政关系的刚性的不可动摇的原则。而关于这一点,往往会是一些大学生价值冲突所在。为什么我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西方国家的党政关系模式为什么不适用于中国?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这些疑问,而此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生硬地把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很难让那些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彻底信服。而如果教师在此时选择运用价值澄清方法进行教学就大为不同了。教师这时候可以先保持中立,不发表任何价值判断,而是倾听来自于学生们的各种想法和观点。在倾听学生阐述的过程中,教师梳理出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然后再让学生们对这些不同的观点集中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让学生重新进行价值选择。最后,在学生们重新选择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中国的党政关系和西方国家的党政关系进行對应的比较分析,把每一种党政关系模式下产生的后果都进行理性的客观的分析,并再次对学生们之前进行的讨论及观点进行相应的点评,最终树立正确的观点,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
(二)以基层社会治理的教学为例
如前所述,学生们对于当前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多少都有一些亲身的体会。所以,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同样可以运用价值澄清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们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当下中国的社会基层自治情况加以掌握。比如,在学习村民自治内容时涉及村委会的选举问题,来自农村的学生一般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别列举出村委会选举取得的成绩以及还存在哪些问题。尤其是对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如贿选问题,这是目前在村委会选举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贿选使得村委会选举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民主价值,应坚决制止;也有的学生认为对贿选的界定有待商榷,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候选人可以用较小数量的财物去换取选民手中的选票,并不构成贿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关注点聚焦到贿选的界定上来。在学生们充分的交流探讨基础上,贿选的定义不难达成共识,进而对贿选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自然能够正确分析了。再比如,在学习城市社会自治内容时会遇到居民委员会这一自治主体的相关内容。而学生们对居委会并不陌生,都可以说出一些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居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吗?怎么感觉它们是政府机关呢?”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严重的现状。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居委会的应然职责与实然职责各是什么?差距在哪里?为什么有差距等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分析出“路径依赖”的原因。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和进步,开放、多样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特征。大学生信息来源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单一灌输方法已经收效甚微。而价值澄清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现实生活、倡导提高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等恰好适应和符合新的时代要求,无疑可以对大学课堂教学发挥有益的作用。因此,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讲授中,教师应该在以往的灌输方法基础上,适当运用价值澄清方法,从而真正实现这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真正使学生将课堂内容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美]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谭松贤,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4-26.
[2]吴广庆.美国价值澄清理论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5):64-66.
[3]陈平.价值澄清学说及其兴衰原因探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109.
[4]刘文静.论美国价值澄清学派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156-157.
[5]朱慧.价值澄清理论的利弊分析及其启示[J].前沿,2012(2):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