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及其资本认同
2020-12-29赫军营
[摘要]资本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它的发展经历了“野蛮形态”“他律形态”两种形态结构,在资本发展形态的背后,形成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的批判和重构的两个时期。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资本的“他律形态”向“自律形态”转变的时期,资本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正在经历重构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资本的发展形态将在中国进入到“自律形态”,资本认同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通共产主义理想将成为现实。
[关键词]批判;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6—0069—06
[作者简介]赫军营,男,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基础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贯穿了他的后半生,他认为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利用资本去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为了在竞争中获胜,资本家不得不利用资本去扩大生产规模,以便获取更多的资本,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强工人的工作强度,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有市场经济就会有资本的身影,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深化,就是对资本认同不断深入的过程。探寻对资本批判与重构过程的内在逻辑,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内在逻辑
(一)资本的初始阶段:野蛮形态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产生这些体系的时代需要,马克思的主张是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问题的回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时代,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双元革命”形成了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力,人类逐渐摆脱自然经济时期社会生产力比较低、市场比较狭小的经济形式,开始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马克思正处在这两种经济的过渡时期,既有自然经济的底色,也有商品经济的影子。这时的资本主义正处在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从原来的市民阶级逐渐登上政治舞台,挤掉了以前的封建贵族阶级,成为国家的统治阶级,他们废除旧社会的一切特权,公开宣布实行自由竞争,“从今以后,只是由于社会各成员的资本多寡不等,所以他们之间才不平等,资本成为决定性的力量,从而资本家,资产者成为社会上的第一阶级。”[1](P618)
资产阶级利用工业革命形成的先进生产力迅速积累财富,开拓市场,剥削进入工厂的工人,压榨奴役落后地区的人民。托克维尔曾说:“从这污秽的阴沟里翻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2]工业革命使资本迅速向少数人手里聚集,无产阶级的人数迅速增长,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局面。资本主义在发展初期不受到任何的约束,导致资本作为资产阶级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使它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呈现出“野蛮形态”,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呈现出最低级的形式,资本为追求利润呈现出“野蛮形态”的暴力、血腥和残忍的特征。“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的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象地描述了正处在“野蛮形态”的资本对工人的压迫,也正是资本的这种不加任何约束的“野蛮形态”,使资产阶级为了自身欲望盲目追求资本扩张,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无家可归的无产者,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领域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资本发展的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程度紧密相关,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登上政治舞台,制度建构上的不足和治理方式上的稚嫩,使资产阶级寻求一切方法去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法成为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资产阶级的意志,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资产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物质生活资料短缺,作为资产阶级意志的法呈现出不完善和不成熟,缺少法律约束的资本把资产階级的贪婪和欲望暴露无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悲惨景象,使马克思开始批判资本主义,批判资本,并科学证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对资本批判的逻辑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里,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全过程,作为资本家人格化的资本,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核心地位,资本的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如何看待资本问题,对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构建理想社会的制度框架具有重大影响。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前提,资本在历史上起初以货币形式存在。在商品流通中出现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W—G—W,为买而卖,起点是商品,终点也是商品;另一种形式是G—W—G,为卖而买,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在后一种形式中,“货币和商品交换,同一商品再和货币交换,即为卖商品而买商品;如果不管买和卖的形式上的区别,那就是用货币购买商品,又用商品购买货币。”[4](P171)“假如G-W-G这个流通过程只是兜个圈子,是同样大的货币价值相交换,比如说,100镑和100镑交换,那么这个流通过程就是荒唐的、毫无内容的了。”[5](P172)人们为了从这一过程中获利,他们会在原来货币额上增加一个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就叫作剩余价值,原定的价值在流通结束后会出现价值的增值,正是这种运动使价值转化为资本。那么这种附加值由谁来创造呢?马克思认为,工人们的活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工人为了生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雇佣他们会预付给工人工资,但是在一天的工作量中,工人用一部分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就等于资本家预付的工资,剩下的时间,工人为资本家无偿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越多,在商品流通结束后获得的资本也就越多。因此,资本家不断的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取更多的资本。“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6]资本家不断增加资本投入,盲目进行商品生产,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倾销商品,当生产的商品大量堆积倾销不出去时,经济危机便会发生,到那时交易停滞,商品大量堆积,工厂因回笼不到资金而大量倒闭,工人失业,对商品的购买力下降。这种恶性循环将维持几年,直到大量商品降价处理,生产生活恢复到常态。
马克思看到资本的“野蛮形态”产生的巨大破坏力,也看到了资本的盲目扩张带来的经济危机。因此,他批判资本的血腥暴力,同时在对未来社会进行制度构想时,主张取消货币、取消资本,把生产资料归为全体成员所有,用计划经济进行资源的调配与生产,依靠机器大工业形成的先进生产力,达到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局面,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资本批判成为马克思构建未来社会的现实图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重构
(一)资本的完善阶段:他律形态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完善,资本的发展形态也出现了变化,由原来的“野蛮形态”向“他律形态”转变。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开始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在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结构的划分出现多元化,不再是以前资产者和无产者两极对立的结构。更多的新身份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社会的支柱,收入在一百五十磅到一千磅之间的家庭,从1851年约30万个到1881年99万个,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这是资本“他律形态”的呈现的结果。一方面,在资本的“野蛮形态”,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不顾工人的死活,形成资产者和无产者对立的局面,无产阶级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经常会举行罢工、游行、打砸工厂里的机器等一系列暴力活动。随着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发现形成激烈的阶级冲突并不能突出利益的最大化,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长远发展,为了自身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他们开始加强立法,对工人工作的时间进行规定,改善工人的生活环境,提高工人的工资。无产阶级的生活质量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但仅仅是无产阶级生活质量的改变,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雇佣关系还是存在的,资产阶级的改良措施只是给资本家剥削工人披上了一层迷人的外衣。并不能证明资产阶级良心发现,不能证明他们放弃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榨,资产阶级利用资本去剥削无产阶级的性质是没有改变的。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自身的竞争加剧,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知识成为比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更重要的经济因素,知识背后是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对知识的竞争就是对人的竞争,具有聪明才智的个体所形成的创造力,一般会比普通工人高出20%—30%,而研发人员一般比普通工人高出5—10倍。资本家希望招收劳动能力更强的工人进入生产过程,他们会在各方面提高工人的待遇,从而增强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生产力发展从“物”的要素向“人”的要素转变之后,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更加明显。
资产阶级通过法律对资本进行约束,消除资本的暴戾本性,改变资本的“野蛮形态”,资本家依据时代的变化,适时对资本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自身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使资本的剥削本性由显性转向隐性,进一步掩盖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使资本主义制度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假象。
尽管法治对资本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与马克思早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形成了一定的反差,但是作为资本家人格化的资本,它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这种本能是没有变的。恩格斯早就指出过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虚伪性和阶级性,他认为资产阶级“整个立法首先就是为了保护有产者反对无产者。”[7](P48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法治的加强能够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个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励参与者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去获取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法治加强到何种程度,这种通过外在束缚去改变资本的本性是不可能的,法治只能改变资本的外在表象,改变资本刚出生时的那种“野蛮状态”,使资本进入相对温和的“他律形态”,资本主义的制度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特性,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将止步于“他律形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资本生成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之前,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承认市场经济的,学界很多人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声,笔者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只是改变了经济发展的形式,很难去确定列宁想一直沿着新经济政策的道路走下去。1978年,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之路,对资本进行了40多年的反思性认知,也从一开始全面批判资本到逐渐的资本认同。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到发达国家考察,学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当时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立的语境下,承认资本就等于承认资本主义,人们还是不能突破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限制。1979年1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社會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并且指出以计划经济为主,结合市场经济,这在方法上基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肯定了市场经济在中国出现合理性。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决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允许对部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做计划,由市场进行调节。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8]1990年12月19日,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
党的十三大上指出:“发展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发行债券、股票,都是伴随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出现的,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9]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运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公有资本”概念,使人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党的十七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生态不断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10]进一步肯定了资本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地位更加牢固,资本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印记更加清晰。改革开放以来,过去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资本在中国被逐步容忍和吸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法治对资本的约束力也就越强,资本在运行过程中将更多的带有中国色彩。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与资本认同
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的最终形态是不一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他们为个体的竞争提供公平的环境,自由的个体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展现自身的能力,能者上弱者下,逐渐形成两极分化的格局,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将最终止步于资本的“他律形态”;社会主义国家秉持共同富裕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鼓励个体发挥聪明才智的同时,也会帮扶在竞争中落败的弱者,这就需要对资本不能只满足于“他律形态”,要向更高的成熟形态转变。
(一)资本的成熟阶段:自律形态
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资本是一种手段属性,它推动商业的市场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彰显出资本的文明性。另一方面,资本又是一种社会关系属性,它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剥削劳动,导致贫富分化的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驾驭资本,也就是要驾驭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这就需要资本从“他律形态”向“自律形态”转变。资本的自律,就是形成一种道德性质的、道德化的资本,资本的自律形态,我们可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初见端倪。传统的市场经济,它就是一种强者支配模式,优胜劣汰,优者掌握资源去形成资源配置的方式。目前我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实际上是一种平等的市场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它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形成资源配置,这种资源配置模式下,自身所掌握的资源能够有一个更加完整地展开,大家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形成利益的最大化。强者支配下的资源配置模式是一个单方面的尺度,强者支配,就要按强者的意志去认识资源的存在,弱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样就会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平等市场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使资源配置途径出现了多样化,增加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概率。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我们发现一种平等的关系,会使资源存在方式和配置方式发生某种质变。我们现在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它展示的资源配置模式就已经发生变化,资本主义虽然一度给人特别强势、遥遥领先的印象,但是他们实际上都陷入了某种困局,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他们已经失去了主动权。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所主张的平等原则,它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的新的路径,这种资源配置下的资本彰显出它的道德性。
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直都在跟道德原则相冲突、相对抗,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的时候,它的内在机制要求它向道德方向转化,也就是道德化的资本。资本归根结底是人类理性的外化,作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他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将越来越展示出对社会本位价值观的需要。换句话说,资本背后的理性会让资本一变再变。所以从趋势上来看,我们应该看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实际上让我们在驾驭资本、运用资本的实践过程中间,我们会解决一个迎头赶上的问题,也就是资本的自然发展所要求的趋势,跟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开始运用资本就形成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样一来,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在推进自己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天赐良机,整个世界资本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转折点,就是资本的道德化,它是资本自身历史过程中间的一种客观现象,而我们的文化禀赋又让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如鱼得水。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浸染着身处其中的每个人,中华民族所持有的传统文化主张社会本位思想,强调个体对整体的付出与担当。西方文化中秉持的是个人本位价值观,突出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体本位价值观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他们背后呈现出中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追求。“重整体利益是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儒家所说的“义 ”,从形式上看是一种道德准则,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指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才是符合“义”的。所以,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整体利益至上。墨家在这个问题上表述得更明确一些,其基本的政治主张是“兼爱”,即“爱利国”“爱利天下”“爱利万民”,同样是把整体利益作为道德准则的内容。可见,重整体利益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无疑,这种整体利益意识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2]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造就出有社会责任感、有集体荣辱观的时代新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升级换代,就是要把市场经济中强调个体本位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社会本位思想结合起来,用市场经济的内在激励机制鼓励个体充分挖掘自身才能进行社会创造,同时用传统文化中的社会本位思想塑造个体,让他们具有整体意识和担当意识,实现资本的道德化,达到资本的“自律形态”,它背后的资本家虽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家那样都追求自身利益,但在中华优秀文化的影响下,资本家追求利益最大化时,更能让资本更具道德性。“自律形态”的资本才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目标。我国现在正处在资本的“他律形态”向“自律形态”转化的过程,距离真正达到资本的“自律形态”,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社會主义市场经济直通共产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资源配置模式,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即“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它鼓励个体的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场所,使每一个人都有展现自身的机会;另一方面,运用政治权力的作用,对劳动能力弱,在竞争中落败的那部分人进行扶持,提高他们的劳动能力,展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劣变优”的特点。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就是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让劳动能力强的人通过自身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人再带动后富的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今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这场脱贫攻坚中,国家运用政治权力对贫困地区进行扶持,建立地方扶贫专项基金,对一些偏远山区进行科学技术专利转让等等,把扶贫、扶志和扶智三者结合起来,提高劳动能力弱者的劳动能力,提高他们利用社会既有资源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呈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劣变优”的特点。在市场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双重作用下,劳动能力强的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劳动能力弱的人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社会整体的劳动能力提高,从而形成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得到解决,人的需要将向更高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转变。马克思时代,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大机器,劳动资料技术水平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机器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存资料的丰富,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逐渐增多,他们大量进入生产领域,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创造,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致动要素由“物”转向“人”,真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致动要素转变成劳动者,鼓励个体劳动者进行发明创造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基本物质生存资料的满足使劳动形态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过渡,脑力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以精神形式的物化成果体现出来,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不同,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复制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物质产品则不一样,物质产品受使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有前有后,并且每次使用都会产生一定的磨损。这使得物质产品在进行社会分配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使劳动形态以体力劳动为主向脑力劳动为主转变,实现精神产品的共享,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状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所形成的资本“自律形态”,将更好地把资本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内,符合共同富裕目标和人类解放理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通共产主义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A.de Toqueville,Journeys to England and Ireland,ed.J.P.Mayer(1958),pp.107-10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1.
[4][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37.
[8]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
[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
[10]習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
[11]黄金花.论传统文化对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持[J].理论研究,2005(2).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
责任编辑:彭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