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化进程和当代价值

2020-12-29林兆扬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百年来的艰辛前行,挫折、徘徊和伟大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启示颇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6—0056—07

[作者简介]林兆扬,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就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社会制度融合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诸多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哲学。它是基于人民立场的关于人的理论,是充分汲取了人类思想精华的科学理论,是致力于除旧鼎新的革命理论,是志在改变世界的实践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必然将人民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之上,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首先,人民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生产积累了不计其数的物质财富,创造了形式各异的精神财富,人民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无数个人力量的合力最终导致社会制度的或社会结构的变革;同时,劳动力的再生产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动力。社会关系伴随家庭的产生而缘起,社会生产伴随着人类的繁衍而存续。其次,马克思主义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要求人民群众处于奴隶地位。[2]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3]马克思通过发现价值源泉的秘密,一针见血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并试图掩盖这一事实的恶行,并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人本质之间异化的根源。最后,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出路。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解放的途径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共产主义运动出现新态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承认可以利用议会等合法途径进行斗争,但他们反对改良主义。基于对东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具备集体化生产关系的国家的研究,马克思提出了这些国家有可能在特定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步入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基于科学理论而形成的学说,却又不拘泥于成规陈说的条条框框。一方面,前人丰富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觀点,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指明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尽管受到威廉·配第的剩余价值理论启发颇深,但是它尖锐地批判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虚假面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承袭了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们对未来人类社会构想的天才火花,又发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物质动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此外,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学说,任何时候都不会故步自封。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也正是因为这一品质,马克思主义才能立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并在今天仍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从历时态上讲,马克思主义与其之前的科学思想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4]从共时态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具体的科学研究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5]

(三)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精神特质: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与生俱来的,这一特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诞生、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批判、否定、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中心线索。没有批判、否定、革命的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也难以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于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发展于与蒲鲁东机会主义、巴枯宁无政府主义、拉塞尔狭隘民族主义、杜林先验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等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其次,辩证法本身蕴含着批判精神。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扬弃”,即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要经历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便从根基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带有鲜明的革命性烙印。最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取决于其自身的无产阶级属性。无产阶级——最具有革命性的阶级——一登上政治舞台就充满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无产阶级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革命。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7]

(四)马克思主义独特的显著特征: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说,而是一门具体的、实践的科学。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广泛深刻的社会现实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断激化,经济危机频发,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的经典思想体系开始衰落,解决社会矛盾的诸多方案纷纷破产,时代呼唤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历史局限性,汲取了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成果,深入工厂,与工人阶级在一起,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学说。第一,马克思反对将人理解为抽象的、孤立的、单个的人,而主张将事物、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只有通过社会劳动这种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用以生存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资料。第二,只有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出发,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无产阶级正是在劳动生产的实践中遭到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环节产生。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方法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以实践为其目的和归宿,正是实践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哲学。

(五)马克思主义永恒的前进动力: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今天仍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是因为它自身能够随着世界和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首先,世界本身是发展的,因此科学的理论也是发展的。人类世界处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不可避免,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全球化问题和现代性问题不断诉诸科学理论以提供解决方案,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外部动力因素。其次,社会经济结构是发展的。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构也必然向更高层级发展,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9]思想上层建筑必然会随经济结构的发展而发展,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最后,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虽然摆脱了对物的依赖,但尚未摆脱人对人的依赖,出现了异化现象。社会现实和人的物质性活动不断发展,要实现人的解放和人向人本质的复归,有赖于一个不断发展着的理论,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中国化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历代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初步探索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在实事求是中初步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农村革命;肃清党内错误思想;在实践中检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把持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却难以为继,是因为毛泽东深谙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不论是在开辟、发展革命根据地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正是因为放手发动群众,中国共产党才获得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成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國的实际情况不同于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列强和国民党控制着大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较为弱小。故广大的农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供了空间,农村革命道路无疑是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作出的正确选择。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渡过危机转危为安的重要法宝。年轻的党缺乏政治、革命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三次“左”倾错误,其中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险些葬送党的事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是具备批判精神、革命和自我革命精神的,通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挽救了党,清除了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正确的革命思想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要改变世界,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将它作为批判的武器,转化为强大的物质性力量来改变中国。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10]毛泽东思想并不会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失去价值,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及诸多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正确思想,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创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善人民生活;继承和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打破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道路的思想桎梏;摸着石头过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和国家的工作的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农村,堆满了准备盖新房用的砖、水泥和沙石。[11]一个人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四个人。[12]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13]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强烈的批判和创新精神,破除了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的桎梏,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完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相结合,坚持总结经验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汲取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对改革始终持先试点再推广的立场。面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邓小平准确地分析了各种风险和威胁,为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14]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5]

(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丰富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巩固充实中更加坚定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将改革开放事业引向21世纪。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遵循邓小平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中的基本精神,以合理的速度发展经济,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原创性发展,理顺了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夯实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是党面向自身的一次伟大革命。世纪交汇之际,我国社会结构处在将变未变的阶段,社会新阶层出现;党的领导干部进入整体性交接时期,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党中央有步骤地进行国企改革,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并從奋斗目标、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建设、“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对外工作和加强党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重要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

(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统筹协调中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念;从诸多现实性问题出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取消农业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民,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党中央将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布局发展扩充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布局,并强调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17]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差、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发展问题频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科学发展观是在改革攻坚期和经济发展的高原期,是在与非典的抗争中形成的。深刻复杂的实践背景使得科学发展观同时具备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导向性和总结反思社会发展问题的启示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18]

(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深化升华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继承创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实践和习近平总书记任梁家河党委书记的基层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我国将在2020年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将为全人类的反贫困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我国正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将极大地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的场域由中国人民层面提升到了世界人民层面。党中央根据国情世情的变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扩充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命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社会民生领域、社会体制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及党自身的一场深刻变革。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一带一路”倡议等宏观战略提供了实践参考,在梁家河基层为人民服务的知青岁月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的渊薮和落实这一承诺的各项战略、政策的人文动力。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坚持消除绝对贫困与减缓相对贫困并重。[21]脱贫工作不能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终点,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形成于对经典理论的承袭,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考量,还定标社会发展前途,做出战略部署,是一套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

历史业已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过的一百年的历程为新时代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的制度。

(一)坚定不移将人民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旨归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故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旨归。首先,必须将发展好、维护好、巩固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建构一切社会基本制度的逻辑起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既是中国人民的美好希冀,也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22]其次,必须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发展和完善的始终。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曾经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挽救中国人民于帝国主义侵略的战火中,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现在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奔向小康,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最后,必须将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目标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能使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更加牢靠。

(二)坚定不移将科学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指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指引。首先,务必总结好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23]只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只有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克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对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神圣化的理解倾向,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次,务必基于新的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做出原创性贡献。对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4]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唯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前进。最后,务必在把握历史的基础上,对未来做出科学的规划。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培养并运用历史思维能力,以史为鉴、知古鉴今,汲取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前进方向,就能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走向未来。

(三)坚定不移将革命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否定的理论,故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源泉。首先,要坚守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内在品质。邓小平将改革开放定义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命就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时代表征。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要敢于担当,敢于涉险滩。其次,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诸多弊端亟待破除,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考验仍需警惕,社会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均急需调整,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只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现实性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活力。最后,要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本质上来讲是辩证否定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新事物,必然具备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只有坚持对旧的剥削制度的革命态度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才能使这一制度充满生机。

(四)坚定不移将实践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路径。首先,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今天日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空中楼阁。党领导人民在浴血奋战中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艰苦创业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探索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次,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和平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的检验,可以确证是正确的道路。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能形容我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复苏缺乏动能,全球发展不平衡和全球治理落后的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中国模式。

(五)坚定不移将发展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命运。首先,唯有不断发展完善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当今世界和平稳定是主流,但局部冲突仍然存在,各国竞争合作是趋势,但逆全球化思潮隐现,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发展困境、治理难题、执政考验成为世界性难题,但“中国之治”却独树一帜,不能不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其次,唯有做好长远的战略部署,才能推动伟大事业稳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条条框框,不是教条,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实现了前两步的战略目标后,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奋斗十五年,到21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后,唯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能够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科学制度体系,是最适合中国的制度,历史业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苏东社会主义事业的挫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表明,任何背弃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修正主义路线,终将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掘墓者,而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僵化、神圣化的理解也势必会将社会主义事业引向歧途。故只有充分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积累宝贵经验,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新时代的新局面,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2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新华网,2019-10-3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88.

[3]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0.

[4]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11][12][英]理查德·伊文思著.邓小平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3:304.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9.

[1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3、314.

[1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8.

[20]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1]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在浙江的形成与实践[N].人民日报,2018-01-21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79.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责任编辑:杨伟民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