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康法改善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20-12-29马力
马力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mptom,VDTS)是因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视频终端引起的一系列视觉症状表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儿童及青少年可能成为主要受害群体。 VDTS 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因素复杂, 导致该病难以完全治愈,临床需探索更为客观全面的治疗方式,以帮助患者减轻或消除视觉和身心疲劳[1]。目前,西医对VDTS 以对症治疗为主,很难彻底治愈,不能增加机体对视疲劳的抵抗力。 针康法即头穴丛刺结合康复疗法,丛刺于氏头穴之枕区可治疗视力障碍和眼病。 基于此理论,该研究随机选择2019年1—12月收治的90例VDTS 患者,观察针康法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视疲劳诊疗专家共识》(2014) 诊断标准的90例VDTS 患者为研究对象,VDT 及每天操作时间分别在1年及6 h 以上,按照机械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在18~49 岁之间,中位年龄32.5 岁;病程在20 d~33个月之间,中位病程16.0个月;治疗前久视疲劳时间为(0.98±0.26)h,日视疲劳次数为(4.36±1.17)次,CIASR 总分为(55.67±13.92)分。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在17~50 岁之间,中位年龄34.0岁;病程在14 d~36个月之间,中位病程20.0个月;治疗前久视疲劳时间为(0.96±0.25)h,日视疲劳次数为(4.51±1.21)次,CIAS-R 总分为(56.78±13.65)分。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中位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久视疲劳时间、日视疲劳次数和CIAS-R 总分均数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采用眼外肌康复训练,1 次/d,35 min/次,5 次/周,20 次为1个疗程。 具体方法为:(1)让患者闭眼,用手指轻轻按压眼球2 min。 (2)患者闭眼,放松眼周肌肉,在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等穴位上点按5 min。(3)患者睁眼,头部不动,尽量让双眼向正上、正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共8个角度凝视并保持10 s 各6 次;让眼球顺时针转动6 次、逆时针转动6 次。 (4)患者闭眼,头部不动,医者在眼睑上适当加阻力,让眼球的运动呈轻度抗阻。尽量让双眼向正上、正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共8个角度用力转动并保持10 s 各6 次。 (5)选择一个物体放在患者眼前,盯住1 min,然后再移到远处,盯着远处的物体1 min,反复转换5 次。
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康法治疗,即在头穴丛长留针的同时给予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头穴丛刺法:选取于氏头穴七区中的枕区进行丛刺。枕区:从强间至脑户, 及其向左右旁开各1 寸的平行线;局部皮肤消毒后,应用直径0.35 mm×40 mm 毫针,针体与皮肤呈15°,斜刺入帽状腱膜下,深约30 mm,向下透刺,针后捻转,200 次/min,留针6~8 h,留针期间每隔1 h 捻转1 次,直至出针,1 次/d。
1.3 观察项目和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久视疲劳时间、日视疲劳次数,应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IAS-R 总分和症状积分,依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数。 根据疗效指数判定疗效:≥90%者判定为治愈,60%~90%者判定为显效,30%~60%者判定为有效,低于30%者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应用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 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久视疲劳时间、日视疲劳次数和CIAS-R 总分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久视疲劳时间、 日视疲劳次数、CIAS-R 总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久视疲劳时间、日视疲劳次数和CIAS-R 总
2.2 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疗效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 论
中医学研究认为,VDTS 常见病因为肝肾不足、脾胃虚弱、肝郁气滞、心血亏虚,进而劳伤心血,发生该病[2]。 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导致该病在大学生中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医学生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医学生VDTS 检出率较高(92.7%),眼部症状中眼干及视物模糊、肌肉骨骼系统症状中颈痛、 植物神经系统中困倦检出率较高,而在性别、专业上均差异不显著,平均每天使用时长、累积使用年限、视力正常与否、总体健康状况与VDT 检出率显著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每天使用时长、视力异常、总体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可增加VDT 综合征的发生危险[3]。 范孟楠等[4]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西安市1491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VDT 综合征相关问卷调查,VDTS 检出率为73.6%, 自我报告的VDT 操作相关健康问题中眼干、眼痛、眼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眼部症状的检出率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力异常、饮食习惯差、身体健康状况欠佳、不良VDT 操作习惯可增加VDT 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良好的睡眠精神状态、 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与VDT 综合征罹患危险性的降低有关,眼部健康、饮食习惯、睡眠精神状态、环境、个人体质及计算机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其发展,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佩戴眼镜、优化VDT 操作条件(设置VDT 显示器的空间位置、确保VDT 操作足够的照明、建立合理VDT 作业工间休息制度)、药物治疗(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维生素B12 滴眼液局部滴眼、 口服乳杆菌KW3110、口服越橘提取物、口服虾青素及芝麻素)为西医常用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传统医学可采用耳穴压豆联合推拿辨证治疗、眼周穴位摩灸法、壮医经筋疗法、艾灸集合眼部点按疗法和揿针联合滴眼液及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案,临床实践中应不断优化并合理应用不同治疗方案,促使VDTS 患者早日康复。
耳穴压豆联合推拿辨证治疗方案。 赵静如等[5]随机将选取的VDT 综合征患者62例(124 眼)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点眼,试验组同时进行耳穴压豆及推拿治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宣教,治疗2 周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久视疲劳时间、日视疲劳次数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耳穴压豆联合推拿辨证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VDT 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眼周穴位摩灸法治疗重度VDT 型视疲劳的临床方案优化研究。张祝强等[6]将180例VDT 视疲劳患者以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每组20例,疗程均为7 d,研究包括灸穴时间(0.5 min、1 min、2 min)、摩穴时间(0.5 min、1 min、2 min)、取穴方案(太阳+阳白+四白+攒竹、太阳+阳白+四白+印堂、太阳+阳白+四白),结果显示眼周穴位摩灸法采用灸穴时间2 min、摩穴时间1 min、取穴方案为太阳+阳白+四白的治疗方案可能为眼周穴位摩灸法治疗VDT 型视疲劳的最优参数组合,该方案减少了操作护士的劳累程度及操作时间,提高了每日工作量,减少患者支付费用,造福更多患者。
壮医经筋疗法改善临床症状机制的临床研究。覃峰等[7]应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治疗80例视屏终端视疲劳的患者,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IT)水平比治疗前明显提高,角膜荧光素染色(FL)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第14 d 相比较,治疗后的BUT 和SIT 水平明显提高,FL 积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83.75%,可见壮医经筋疗法可能通过提高BUT 和SIT 水平、降低FL 积分、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视屏终端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症状。
艾灸集合眼部点按疗法。 戴力鹏[8]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方便选取的96例VDT 视疲劳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艾灸集合眼部点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球结膜重度充血占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可见采取艾灸集合眼部点按方案治疗VDT 视疲劳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眼球结膜充血状况,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揿针联合滴眼液及认知行为治疗方案。张祝强等[9]将100例VDT 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同时联合揿针治疗(攒竹穴与太阳穴交替贴埋),治疗10 d 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VDT 视疲劳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研究还显示[10],VDTS 视疲劳与互联网依赖有一定的相关性,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进行认知的纠正和行为的干预,再采用揿针三联法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VTDS 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基于针康法之丛刺于氏头穴之枕区主治视力障碍和眼病的观点, 该研究随机选择90例VDTS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康法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久视疲劳时间、 日视疲劳次数和CIAS-R 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针康法可改善视频终端视疲劳综合征久视疲劳时间、日视疲劳次数,显著降低网络成瘾性,提高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