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高危作业风险精准管控模式构建

2020-12-29

机电信息 2020年36期
关键词:旁站许可管控

殷 华

(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湖北黄石435000)

0 引言

根据电力行业近年来的事故统计分析,80%以上的事故是由高危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导致的。比较典型的案例是2019年国内某电厂4.12检修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事故,作业人员在未办理作业许可审批单的情况下违规进入电除尘器内部检查确认灰斗剩余积灰情况,监督人员明知不钩挂安全带作业不符合程序规程要求,却未有效制止,最终因作业许可审批不落实、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监护不到位等原因最终导致该起事故的发生。

1 高危作业管理的内容

1.1 高危作业的定义

高危作业即高度危险作业,所谓“高度危险作业”是指对周围环境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活动。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高度危险作业包括户外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这些作业都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性。

高度危险作业的认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对周围环境有危险的作业(这里的周围环境是指人们的财产或人身的安全状态)。

(2)必须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危险性的作业。当高度危险作业的客体在没有被投入营运活动时,只是作为一种静止的物体存在,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险。即使造成损害,也不属于该种责任。

(3)必须是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方法,才能进行活动的作业。高度危险作业是在活动过程中产生高度危险性的,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安全方法进行活动,才能够控制活动中产生的危险,降低损害发生的概率。

1.2 高危作业分级管理

通过平台在线对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系统自动对每项作业任务的风险值进行计算,得出每项作业任务的风险等级,做到风险定性、量化管理,而高危作业管理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直接关联,高危作业涉及的风险等级直接决定该项作业所需要达到的管控层级,风险分级管控是对高危作业分级管控的前提。

结合国家、行业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标准,本系统将高危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分为四级,风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四级风险,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对应层级的管控,如当高危作业的风险等级为四级时,管控层级为专业级,责任人为责任部门的专业专工或安全员;当高危作业的风险等级上升为一级时,管控层级为公司级,专业级、部门级也需同时管控,最高管控责任人上升到厂级分管领导。

1.3 发电企业高危作业管控现状

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频繁发生,反映的是企业对高危作业的管理不完善:企业信息不对称,安全状态不能及时掌握;工程项目大量外包,外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专业知识薄弱,管理难度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彻底,行业标准、作业规范得不到贯彻;企业对各个环节风险因素不能及时预控。其核心问题在于高危作业过程中安全措施贯彻执行不够彻底。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贯彻执行不彻底已经成为造成现场安全管理缺失、事故屡次发生的重要原因。

1.4 精准管控高危作业的重要性

2019年湖北华电西塞山电厂大小外包项目多达180多个,平均每天开展高危作业项目10个以上。传统的高风险作业管理方式给外包人员及电厂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困扰,新进外包队伍对审批流程不了解,不知道审批责任人或找到责任人签字费时费力,职能部门无法实时获取高风险作业状态,作业许可申请单中的作业人员是否为实际作业人员现场监督人员也难以验证,这就导致作业审批渐渐形式主义大于实际作用。在当前严峻的生产形势下,传统的“人盯人”“事必躬亲”等安全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基于信息化手段构建科学的高危作业风险精准管控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2 高危作业信息化管理

2.1 高危作业管理流程

基于信息化手段构建高危作业风险精准管控模式。一方面主要通过运用互联网、工作流、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高效管控高危作业全过程各流程节点信息;另一方面将高危作业与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有效结合,实现每项高危作业前必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根据辨识结果确定作业风险等级和审批管控层级,切实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搭建高危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全流程闭环管控助力电厂精准掌控高危作业,对电厂的各类高危作业,如起重吊装作业、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等,从作业前准备(作业风险分析、许可申请、许可审批)、作业过程(作业告知、安全技术交底、旁站监督、可视化管理)、作业结束(作业告知、台账管理)三个作业流程节点进行精准管控,如图1所示。

图1 高危作业管理流程图

2.2 风险精准管控方式及创新

(1)高危作业许可流程化管控。对现场高危作业实现作业许可的流程化管控,包括作业许可申请、作业许可审批、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开展情况告知等,保证现场高危作业的规范性。

(2)高危作业审批流程自动推送。通过引入工作流,按照事先设置的审批流程,自动精准推送审批流程,并可实时了解高危作业审批节点及状态,节省审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解决刚来的外包单位不了解电厂高危作业的许可审批流程,找不到对应负责人进行审批签字的痛点。

(3)高危作业风险可视化管控。当天正在开展的高危作业按责任部门、作业单位、作业类型、作业地点、风险等级等重要信息通过风险告知终端实时展示,实现高危作业风险全厂告知,全员监管。

(4)高危作业监护工作落实到位。通过平台端或者手机端根据高危作业信息创建旁站监督(双监护)任务,并逐级分配下发,保证高危作业旁站监督(双监护)工作落实到位。旁站人员现场通过移动端开展旁站监督任务,实现监督定点签到、监督时长自动计算、监督内容实时上传、监督记录随时随地查看。

3 现场应用效果

自高危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并实施以来,湖北西塞山电厂高危作业许可申请信息填报得到有效规范,审批完成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高危作业必办高危作业许可单。自2018年12月以来,已累计处理完成高危作业申请4 000余条。旁站监督(双监护)人员通过使用移动端APP便捷开展旁站监督任务,让高危作业信息透明化、准确化、可控化在作业现场得到了落实,提高了旁站监督工作落实和开展的效率,基本杜绝了无人监管、无作业许可作业的现象,有效实现了对高危作业的精准管控,最大限度杜绝了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采用“平台+APP+显示终端”的信息化手段,实现高危作业精准管控工作的有效实施和落地,实现高风险作业信息可视化管理,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迹可循,便于领导者掌握各电厂安全生产情况,可以为安全决策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旁站许可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版权许可声明
版权许可声明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版权许可声明
监理旁站记录信息化应用实践
浅谈旁站监理的重要性
本期作者介绍
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