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四缝穴结合中药敷贴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功能性便秘89例
2020-12-29何妙玲李少娟罗惠桃
何妙玲,李少娟,罗惠桃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广州 510800)
功能性便秘(Function Constipation,FC)是指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为症状,并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胃肠道疾病。在0~3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患病率为8.4%,其中3月龄以下婴儿发病率最低占6.2%,2岁半至3岁儿童患病率最高可达10.0%[1]。西医目前采用缓泻剂、促胃肠动力药物或益生菌等治疗[2],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出发,随证施治,因此疗效较好[3]。笔者用点刺四缝结合中药敷贴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9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患者,经常规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男51例,女2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5.9岁,平均2.46±1.10年;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8个月,平均(3.26±2.60)月个。
诊断标准参考《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4]。持续便秘达1个月:①每周排便小于等于2次;②大量粪便潴留史;③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费力史;④排粗大粪便史;⑤直肠内存在有大量粪便团块。
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排出困难,面赤身热,唇红,口臭,磨牙,腹胀或腹痛,夜卧不安,纳少或纳呆,小便偏黄,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沉实或滑数,指纹暗紫。经直肠指检及腹部B超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多饮水,多进食果蔬类、粗纤维类食物,控制肉类及蛋类食物摄入量,控制膨化食物、碳酸饮料等摄入。培养良好就餐习惯;避免过度喂养,入睡前不进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适当运动,多腹部顺时针按揉。少责骂,多鼓励患儿。
取四缝、神阙、双天枢。先挑四缝穴。四缝穴位于手指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双手共8穴。神阙即脐中央,天枢在脐旁2寸处。患儿取坐位,穴位皮肤用碘伏棉签消毒后,用规格为0.45×16RWLB一次性注射针头,左手固定患儿手指,右手快速刺入穴位,直刺1~3mm,挤出少许黄白色透明黏液或血液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并按压针孔。患儿休息10min后平卧,用碘伏棉签消毒神阙、双天枢穴位皮肤,取便秘方(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当归、木香按3∶1∶2∶2∶2∶2比例打粉)混合粉约6g,用温水调成稠膏状,制成约1cm大小药饼,然后将药饼分别敷于其上,用抗过敏医用胶贴固定,3岁以下儿童约3h,3岁及以上儿童约4h,后自行撕揭。由于小儿畏惧挑治,在治疗前须做好安抚解释工作,同时操作手法宜轻,进针宜快。挑治7天1次,穴位敷贴连续5天,休息2天,1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随访1个月评定疗效。病情轻则不必满2个疗程,病愈即可。
3 治疗结果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治愈(2天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1个月内无复发)37例,占41.57%;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1个月内无复发)41例,占46.07%;无效(症状无改善)11例,占12.36%。总有效率87.64%。
4 典型病例
陈某,女,3.5岁,2019年3月初诊。大便干燥难解1年余。出生6个月后一直人工喂养,平素挑食,嗜荤菜厌蔬菜,家属常过度喂养。近1年来大便呈粒状,排解困难,曾口服益生菌、乳果糖等药物已无效,7~8天一解,需开塞露后方解,持续至今,伴腹胀、纳差、面赤、口臭,夜间经常惊叫、哭闹,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西医诊断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诊断为便秘(食积内热证)。治以健脾消积,清热润肠,通调腑气。点刺四缝及中药敷贴神阙、双天枢穴。治疗1个疗程后排便已经改善,质仍硬,但已从粒状变成条状,有进食欲望,夜间偶有哭闹,容易安抚,口臭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大便转润,容易排解,其余伴随症状也改善。嘱继续遵循常规指导,随访1个月未复发。
5 体 会
儿童常因粪便干结难解而抗拒排便,长此以往可致肛周发炎或脓肿、肛裂、痔疮或脱肛。因腑气不通而食欲下降,影响营养摄取。有研究表明功能性便秘儿童在生活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学校表现评分均低于同龄正常儿童[6]。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论》曰:“小儿大便不通者,脏腑有热,乘于大肠故也。”小儿脏腑娇嫩,若受邪热化,使食滞不行,腑气不通,下移肠腑。诸多患儿存在过度喂养问题,或过早添加超幼儿年龄段食物,或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腻之物,或幼儿贪玩,未能定时排便,从而造成阳明腑气不通,郁久化热。大承气汤大黄苦寒泻热,祛瘀通便,荡涤胃肠邪热积滞;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厚朴苦温下气,除满消胀;枳实苦辛破结,导滞消痞。加当归、木香和血润肠,通调腑气。
《奇效良方》谓:“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是穴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劳等证。”四缝穴与手三阳和手厥阴、手少阴经络有关,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挑刺四缝穴有通腑泻热、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功效。有研究表明,针刺四缝穴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瘦素水平,从而调节机体的胃肠功能,促进幼儿的食欲,对小儿厌食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7]。神阙穴又名脐中,《会元针灸学》解释道“神阙者,神之所舍期中也……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神阙穴属任脉穴位,无论是中医经络理论、生物全息观点、人体之“气舍”,还是西医胚胎与解剖学或现代生物学研究,都证明了神阙穴可以通百脉、连脏腑、调气血、和阴阳,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中有其独特的意义[8]。因此,神阙穴敷药,药力通过经气的运行,内至脏腑经络,外达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甚至皮肤腠理。贴敷药物的药力易于到达病位,可快速吸收药物而收效。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穴,系大肠的募穴。《针灸大成》云:“天枢主贲豚,泄泻,胀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此穴能疏调脏腑,理气行滞,消食,通利大便,是排除体内废物、废气,改善肠道消化功能的腹部要穴。研究发现,天枢穴对胃肠道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改善肠道蠕动障碍[9]。
综上所述,点刺四缝穴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具有通腑泻热,消积导滞作用,治疗食积内热型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