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型实验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29马小惠于亚鹭黄志超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20期
关键词:卫生医学实验教学

张 杰,马小惠,于亚鹭,黄志超,郎 曼,吴 军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该课程具有预防医学的现场调查、采样与监测、实验室检测及分析等内容,同时还具有临床医学的临床实践性质,因此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主要包含验证、综合以及设计3种类型。而其中设计型实验能够让预防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实验教学预期达到的效果。本文就设计型实验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1.1 突出实验中的设计内容,按实验内容性质进行重新整合

目前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基本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实验操作步骤讲解以及实验结果获得上,往往忽视实验设计和结果的分析评价,这种“重中间、轻两头”的现象使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等同于医学基础课中的分析化学实验[2]。以这种验证型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不能使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从研究设计到结果分析再到评价处理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更无法满足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型、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需要。为此,根据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内容及本实验室具体条件,对原来的实验内容按其性质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例如将粉尘作业场所现场调查设计、粉尘含量及分散度测定、肺功能测定及尘肺阅片等原本孤立的实验项目整合为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将农药现场调查设计、有机磷农药的测定、人血中胆碱酯酶的测定等实验项目整合为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将有害场所现场调查设计、空气中铅的测定、尿中铅的测定、尿中δ-AIA的测定等实验项目整合为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等。通过对上述实验内容的整合,将原本松散、孤立的实验内容整合为一个较完整的综合设计型实验,通过整个实验过程,让学生能够较清晰完整地了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研究的全过程。

1.2 积极创造条件,将现场调查引入实验教学内容

以往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主要以实验室为依托,模拟劳动环境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学生通常只需要按照教师讲授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得出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活动很难使学生对实际现场环境有正确且全面的认识,无法提高学生分析复杂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此,通过多方努力,积极创造条件,与本地钢铁厂、石油化工厂、铁路机务段修理厂等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并得到大力支持。组织学生在相关企业生产现场参观,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内的模拟测量,而是深入实际劳动环境进行现场监测,教学模式也由之前简单的验证型实验转变为调查设计结合现场实施。通过将企业生产环境现场调查引入实验教学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系统规划教学过程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不是简单将原本孤立的验证型实验简单叠加在一起,而是通过实验教学全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践能力。如,整合以粉尘作业场所现场调查设计为主线的实验教学内容,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由5次实验课完成。第一部分在实验室由教师讲授现场调查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文献完成调查表设计。第二部分由教师带领学生对相关企业进行现场参观调查,并要求学生做到边看、边听、边问、边测。所谓“看”就是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职业有害因素现场,对所调查的内容进行询问并记录,结合教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仔细领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等相关知识;所谓“听”就是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认真听企业相关人员讲解并积极思考,对不清楚的地方积极提问;所谓“问”就是课前对调查内容进行整理并设计好调查表,现场对生产环境中的作业人员进行询问并记录;所谓“测”就是根据现场环境对相关职业有害因素进行测定,比如作业场所中粉尘、温湿度、气压等。第三部分在实验室内对现场采集到的粉尘标本进行浓度及分散度测定,并结合现场调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第四部分在实验室进行肺功能测定并请疾控中心专家讲解尘肺病。第五部分让学生对所调查资料做汇总分析和完成实验报告,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PPT汇报,最后,教师针对学生汇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总结。将之前职业有害因素调查、粉尘含量及分散度测定、肺功能测定及尘肺阅片等原本孤立的实验项目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设计型实验,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还让学生了解实践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工作具体内容,全面提高了预防医学生现场调查设计、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分析汇总、实验报告撰写及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3 注重过程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闭环式教学方法修正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都不是理想化、一成不变的,都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加以调整,以适应和匹配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及时对具体教学方法做出相应调整,从而完成“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方法修正”的闭环式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学效果反馈的主要手段。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上课提问、雨课堂问卷答题、实验过程评分、实验报告、小组专题汇报、网上课后问题解答等。形成性评价作为实验过程管理的主要手段被广泛采用[3],在本次教改研究中,在设计型实验中特别加强实验过程评分与小组专题汇报等环节。其中,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和特点分别设计实验过程评分表,在实验结束后,带教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分。通过实验过程评分,既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杜绝抄实验报告现象的发生;同时,带教教师可以掌握学生整体的实验参与度。此外,还特别重视实验小组专题汇报。例如,前文中提到的粉尘现场调查设计性实验,最后需要学生以3~4人为一组对所调查资料做汇总分析并进行PPT汇报,整个过程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通过专题汇报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带教教师亦可及时发现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并在后期教学中不断修正。

4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1 做好与实习企业协调对接工作

做好与相关实习企业协调对接工作,是设计型实验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由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课需要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因此,学生去相关企业现场职业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的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实验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进度设计时充分考虑各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提前积极与相关企业沟通,会同企业相关负责人一起确定现场参观实习的具体时间、参观路线、讲解内容等,绝不能盲目安排实验内容和进度,以避免实习课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冲突而导致不能正常开展现场实地教学。

4.2 学生课前预习质量有待加强

在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由于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使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花费较多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型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设计型实验课而言,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只依靠上课时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做出较高质量实验设计的,设计型实验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对课前预习给予足够重视,使设计型实验课获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4.3 不断提高带教教师专业素质

设计型实验中,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处在中心位置,可以说,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实验教学效果。尤其对青年教师而言,要积极申报科研课题,通过主持或参与各项科研课题,不断积累总结实验设计经验,并将其应用到设计型实验教学当中,使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验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4]。

5 结语

据粗略统计,我国大约有超千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人群超过2亿[5]。因此,培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综合性应用型人才以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6]。本次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提升了实验教学的层次水平,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团结协作意识,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顺利开展毕业设计。

猜你喜欢

卫生医学实验教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智取红领巾
医学的进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卫生歌
讲卫生
医学、生命科学类